Browsing Category

愛情事件簿

2353aragakiyui Cm Gmo Life Is Going On


查看文章

觀看更多
心靈處方箋 愛情事件簿 逆社會觀察

不自覺沿用年輕時期擇偶條件的中年未婚人士…

By Zen大
on
2021-03-22

我們應該都有認識這樣的人,年輕時條件不錯,很多人追求或是不缺女朋友,然而,過了四十歲,卻依然單身。
這些人並沒有放棄找對象,還是很積極的聯誼與相親,然而,卻始終找不到合適進入婚姻的對象?雖然偶爾也談談戀愛,拍拖一下!
再仔細探問,會發現,這些人設定來找對象的條件,好想多年來不曾調整過,一直都是年少時的標準!
然而,自己已經不再年少。
雖說偶爾也有極罕見的案例,能夠根據自己年少設定條件找到對象,但是,多數人似乎就是一直尋尋覓覓,一直單身。
箇中原有不少,不過有一點比較少人意識到,那就是,設定的擇偶條件一直不變,很可能是自己的心理年齡也一直沒有改變過。
在現代社會,一直沒結婚而工作與收入不錯的群體,生活形態會持續維持在三十出頭歲,自己經濟開始較為寬裕的階段。
即便年紀已經四五十,內在角色年齡還是不自覺地停留在年輕人階段。
如果沒有特別自覺,找對象時,設定條件也容易仍以三十出頭歲時的想法來找,卻沒有意識到,自己設定的對象可能不會選擇現在的自己。
當然,富豪等級例外,這裡說都是一般中產階級。
沒有結婚的單身生活,三四五十歲可能都差不多。上班之外,下班後就是聚餐運動旅遊進修…,心智狀態比較難客觀調整進入下一個狀態,因為沒有堪用的參考模型,也就是沒有下一個狀態可以進入。
所以,我們這個世代有很多四五十歲的年輕人,以年輕人心態過著年輕人生活的中壯年人(生理定義)。
上述沒有好或壞的判定,如果選擇不婚也很好,但如果想要結婚,就比較不容易找到也願意選擇自己的對象,四五十歲孩單身但想結婚的人得建立新的擇偶模型,或許會有不少妥協,但,不要想成是和年少的自己設定的條件的妥協,而是不同客觀年齡階段有不同設定使然。

更多 Zen大開設的活動可以到【活動與課程】查看哦!

Img 5ffd0d36dc313


查看文章

觀看更多
心靈處方箋 愛情事件簿

表現出不在乎的樣子,就能拿下一切嗎?

By Zen大
on
2021-03-19

有些人跟人互動時,會故意說自己不在乎!
擺出一副什麼都不在乎的態度,因為,不在乎的人最大,沒人能夠強迫其屈服。
好比說,吵架時,擺出我才不在乎你要不要繼續跟我在一起;在網路上互動時,擺出你要不要回我訊息我都不在意;聊天時,擺出反正我就是要這樣,你不接受是你的事…
人們也知道不在乎最大,所以就被在不知覺間,被表態的不在乎反向制約了,屈服於對方提出來的要求。
人之所以會被制約的一大部分原因是,認知失調的再平衡。人都希望自己是好人,在不想當壞人的前提下,就會讓自己變得願意順從對方的要求,雖然是以你完全可以不用答應的不在乎態度來推進。
搞不好對方在乎的要命,只是知道擺出姿態,能贏得想要的而努力忍耐著。
說來遺憾,只有擺出比不在乎者,更不在乎的態度,才有可能抗拒被勒索。
前一陣子有個朋友跟我說,一個剛認識的女生,每天只回覆他兩句話,後來就乾脆放棄了!對方擺出你怎樣我都不在乎的態度,並不想被制約的他,也只能不在乎的放棄!
真的在意你的人,不會那麼一派輕鬆的鑽人心的軟弱制約你,好比說在網路上閒聊天,再忙都會找時間,跟你說兩句話或傳個簡訊(傳個問候簡訊或貼圖,是須要花多久時間呢?),關心你一下,問你好不好。
不在意你的人,就算很閒,也會跟你說:
我在忙,我沒空~我要去洗澡或睡覺了…
為什麼洗澡跟睡覺的說法是拒絕?
因為當前的網路通訊是無始無終的,我們通常就把訊息丟出去,對方有空就回,剛好都在線上就聊一陣子,聊到要去忙就中途離開,很少會特別跟對方說,我要離開,就只是走掉。
會特別打招呼是為了中止對話繼續下去,我沒空或我要離開的意思其實常常是-這件事情/這個人對我來說不重要,所以排不進行程表。
 
這也是為什麼冷戰會迎來更長的冷戰,軍備競賽會引發新一波的軍備競賽一樣。
能夠以不在乎制約他人行為,除了真的不在乎所以坦然,就是擅長控制與制約他人。
隨便你、我不管你了、你高興就好、那是你的事情跟我沒關係、我才不在乎…,都是以表面不介意來反向制約對方的行動,可以根據我們希望的方向前進的常見說詞!
兩性關係的追求/互動技巧中,常有人說的欲擒故縱、欲拒還迎,就是玩弄我根本不在乎你這個態度來制約別人!
商務談判什麼,制約在所難免。
但我認為,人與人如果走到只能靠制約取勝,就算能夠贏得一時,長久也絕非好事。
因為,這並非平等互惠的交流,而是踩住人性弱點的痛處進行攻擊。
說真的,人跟人在一起,難免意見不同又爭執,若能能無後顧之憂、不怕被拋棄的,好好吵架,把話說清楚,而非靠人性心理制約對方,迫使對方屈服吞忍,也是一種幸福!
人生旅途上,最好還是能夠找到彼此在乎,彼此關心的夥伴。而非以彼此制約,互相控制或佔有的形式在一起,會比較好。
當然,這世界上就是會有人對你玩弄我不在乎你的態度,至於你要不要進入被制約的關係,最後的決定權還是在你?!
只是我可以說,被制約的關係同時也會是窒息的關係,你將難以得自由,而是被對方以一種看似放手的方式,牢牢掐住~

更多 Zen大開設的活動可以到【活動與課程】查看哦!

Aragaki02


查看文章

觀看更多
生活有感想 心靈處方箋 愛情事件簿 教育與學習

給朋友免費提意見不是不行, 而是不容易被採納不如單純陪伴就好!

By Zen大
on
2021-03-18

人生中有一些老朋友,沒事時不會聯絡,一聯絡就是有大事,而且已經嚴重到他在其生活圈中真的找不到人可以幫他時,才會出現!十多年前在網路上認識一個女生,聊得很來,恰巧住得不遠(捷運隔一站),後來就約出來聊天。
那時候她剛被遠距離戀愛的男朋友分手(對方劈腿),癡情的她竟然還隨身帶著前男友的照片,令我相當傻眼。
一陣子之後,就比較少密集聊天,每年會見上幾次,大概都是我約她吃飯或去他工作的地方探望一下。偶爾她開口約我見面,大概就是感情又結束了,回到單身之後,想找人吐苦水。
還有一個高中時代就認識的好朋友,我北上求學後他就投身職場,好幾年才見一次。某一年,突然跟我聯絡,才知道已經離婚,跟我們這些老朋友訴說那段婚姻裡的不堪。
說起來,我好像隱約有點責任,當初他想放棄那段感情,我們一些人都說可以再試試看,沒想到她的對象婚後大翻臉,讓他過得不是很愉快。
題外話,那次之後,但凡有人跟我談感情問題,我都勸離不勸合(定錨談話框架的問題)。畢竟,勸和如果順利就好,不順利的話感覺好像是我這些人出的主意害的!
總之,人生中,有一些老朋友久久不出現,一出現就帶著人生難題來求問,說真的,既然是老朋友當然也只能盡力幫忙。
早些年,但凡有人找我幫忙或訴苦,我總是開啟問題解決模式,積極幫對方想答案找方法。
後來我發現,這些答案與方法大多不被採納,跟性別無關(男女大不同說,女性訴苦是為了維繫關係跟單純訴苦,但我發現,男人也未嘗不是)。
再後來,雖然方法跟答案也還是姑且會說(畢竟對方會問),但就不那麼在意對方是否會去做,畢竟,他們希望從我這裡獲得的,表面上貌似答案,實際是被同理與接納跟肯定,還有陪伴!
說真的,老朋友的人生難題是很難幫得上忙的。即便是我專長領域,也願意免費協助,但是,總的來說,結果往往不如預期。
我認為,那是因為,朋友的主要功能在陪伴撐過難過與低潮,而非給予實際上的解決方法的建議。
解決方法的建議與執行,最好還是由沒有私交的專業人士來比較好。
當然,我相信也有老朋友卻也幫很多忙的情況,但是,至少久久才見一次,見面就要提人生難題請求幫忙這樣的情況下,老朋友能幫的有限。
如果是平日裡就一直有往來,對老友的現狀也相當熟悉,且對方也真的會將建議聽進去而非只是權充參考之一,或許真能幫得上忙!但無論如何,總是老朋友,所以,說說建議,聽聽訴苦,陪對方跑一段人生低潮,雖然久久才見面,還是沒問題的。只是,真的就幫不上什麼實質的忙。

更多 Zen大開設的活動可以到【活動與課程】查看哦!

9b184914a4ad4cdeb695078efd5c8976 Th


查看文章

觀看更多
心靈處方箋 愛情事件簿

年少時,拙於解讀男女互動的訊息…

By Zen大
on
2021-03-17

年輕時候,對於男女人際互動的訊息解讀很不了解。
高中時有個不甚熟的學妹,聽說我重感冒買食物來給我,還在宿舍陪我吃。後來大家出去逛夜市會挽我手,都不知道這人是太大方還是…,完全沒辦法判讀?
研究所時追女生追到被對方明示說,你是不是應該說什麼(告白然後開始交往)?還在對方鼓勵之下,才勇敢說出喜歡對方。
徒增很多笑話,也常自尋煩惱,甚至很多事情的理解,是後來聽其他朋友解析,才知道到底發生什麼事情?
也不知道是幸還是不幸,好像就是比較不懂解讀他人發來的資訊意涵,常常表錯情會錯意(好老派的說法)?
好比說,很久以前,有一次跟朋友去喝酒。
店裡人不少,後來來了一組客人,坐我們隔壁。
店裡很擠,冷氣頗大。
不多久,那組客人有人開口跟我借了外套,說是冷氣太強。
開口問的是男生,但是要披的是女生。
既然人家開口,也不好不借,只好就借了。
過一陣子,他們就走了。
當時我只想說,還好他們沒有待太久,不然我想走人了對方卻還披著外套,不好開口要回來!
那時候好像還沒有社群網站,對方走的時候要了我的聯絡方式。
當時同行的友人還很奇怪,覺得幹嘛特地跟我借外套?
如果剛進來,很冷,可以換一家店,反正人也不少。
再者他們自己就好幾個人,也有外套啊…
沒多久就傳訊來說要謝謝我借他外套,要不要一起吃飯?
我覺得也不是什麼大事,加上好像也約不到時間,對方就沒再問了。
現在回想起來,可能我釋放的都是拒絕訊號吧?!
實際上,我是根本沒有在意這件事情,不覺得值得特地道謝吃飯。
可能有人會說,那也沒什麼!
雖然說是也沒錯,但是,能夠理解人際互動的弦外之意,感覺比較威的樣子!
現在好多高價課程都在賣這種解析互動訊息,雖然我自己後來也學了不少,但是,當年真的是不怎麼懂?
犯錯得罪人了不知道,錯過了值得往來的人可能也不感不覺!
年少時好像只在乎自己的訊息能否發送出去,只在乎自己的想法能不能被對方接受,卻沒想過能否正確解讀來自他人的訊息,難怪感情談得很不順利?
因為,這其實也是一種無法平等交流、禮尚往來,甚至充斥主觀投射的認知扭曲狀態(我覺得應該蠻多人跟我有一樣的狀況,甚至年長之後仍然無法客觀評估真實與人有效交流與往來)!
好比說,曾經有段時間,認識一群很愛喝酒的女生,還曾經跟他們一群人一起去香港玩。
某次,他們帶了一個女生來,席間也沒聊什麼,只是走的時候借走一本書。因為我書很多,也不好拒絕。
然後,這個借書的人就沒再跟她們來過了。
直到半年後某次才又出現,突然就跟我說起家裡的事,跟我告白,問她可不可以當我女朋友?
我其實嚇了很大一跳,因為我實在看不出來這個告白的成立要件是什麼?畢竟才第二次見面?
我對其毫無所悉,所以,必然只能婉轉段拒絕了對方(從這一點來看,一堆男生莫名其妙就跑去跟心儀女性告白,不被打槍才怪?對方可能根本就不認識你,怎麼可能接受?)。
我說,你好像晚了好幾步,上次我單身,現在已經有對象了。後來,這群人也就都沒有再出現了。
回想起來,酒吧那次,可能也算是被間接搭訕呢!?
雖然實際上還得在年少時發生過幾次被女生告白的經驗,像是國中被隔壁班兩個女生告白過(因為經驗太少,所以幾乎都記得),其中一個還半推半就的被約出去約會了一次(非常尷尬的約會,當年國中生也不太能幹嘛,就是在市區喝個飲料就結束),雖然大家都說很可愛,但我就沒有感覺,還被當年很熟的朋友嘲笑。
高中因為參加社團,跟比較多女生有互動,但因為那是個升學為主的時代,幾段若有似無的感情都沒有開始就宣告結束。
後來則是大學去東南亞時,被當地地陪學生表白(一次在越南,去菲律賓時碰到兩次,其中一次是日本人,一次是越南人),被笑說我可能比較像當地人的樣貌!
回想起來,年少時我好像對不是自己主動產生意向性/興趣的事情很無感,我對別人釋放的主動訊號很無感,甚至會迴避(搞不好是獅子座的性格使然)。
我似乎知道自己對某人沒有興趣時,就不會產生想要繼續深入認識的想法,會關閉來自對方的訊息的解讀!只以自己以為的方式與對方互動,卻忽略了對方產生的感受,以及透過回應試圖告訴我的事情?
年輕時還曾經造成一些人的誤會,像是社團曾經有人十分肯定的說我有追她,但我絕對跟你不熟(也知道誰喜歡這個人,以及我明明喜歡你的同學大家都知道)…

更多 Zen大開設的活動可以到【活動與課程】查看哦!

Adaymag We Can Not Become Monsters 02 E1539592832466 770x461


查看文章

觀看更多
心靈處方箋 愛情事件簿

不再各自回家…

By Zen大
on
2021-03-16

半夜做了一個夢。
夢裡,我住在鄉下海邊,工作是守燈塔。
女朋友本來也在。不知道來探望住一陣,還是原本也住在這邊?
某天,女友突然跟我說,得搬回都市了。
我說,嗯,好。
開始陪她整理東西,打包收拾行李。
各種各樣的東西,其中有一袋子裝了一堆沒寫過的稿紙跟已經寫了東西的稿紙。
後來,女友就說沒寫的那包給我好了,我就收下了。
整理的差不多,我們開始去拜訪朋友,聚餐啊,道別的…。
到了真正要走的時候,我突然心理萌生一股不想他走的心情,對他說,要不我們結婚吧?!
夢裡沒得到明確答案,但,不像是答應了,也好像沒有不答應。
後來,夢境又轉往其他故事場景去開展了。
醒來後在想,會產生想在一起的某個衝動(大腦大量分泌多巴胺),也許是某一次要跟喜歡的人分開時,內心出現的捨不得,覺得如果此時放手,就可能永遠會失去這個人了?
此時,自己開始思考,是否要跟他一直在一起?
好像跟對方一直走下去,選擇不用再告別分開的交往方式,也很不錯?
於是,就想要跟對方結婚,建立家庭了!因為結婚後,兩個人無論暫時分開去哪裡忙什麼,最後,都要回到這個家,而不是原本的住處或家庭。
不希望分開比在一起時間長,更希望彼此是回到對方身邊,一起走回同一個地方,而不是各自回去某個地方。
我又想,也許這是為什麼即便沒有小孩也想結婚的原因?因為,想回到有這個人存在的地方,那裡可以安歇。
願想找到一起回家的人,都能實踐!

更多 Zen大開設的活動可以到【活動與課程】查看哦!

Unnamed


查看文章

觀看更多
心靈處方箋 愛情事件簿

不再沒力與哀愁的給予者

By Zen大
on
2021-03-15

一直多年後到讀了給予這本書,才慢慢比較釋懷,能將自己原本視為缺陷的人格特質,當成優點看。
從小開始,我就發現,自己在各種人際關係中必須好像必須扮演主動給予者,否則似乎不會有人想和我建立關係?
甚至,給予付出真心之後,仍然換來背叛與傷害。
並不是只有追求異性時需要主動(有些人可以完全被動,並不分男女),交朋友或工作好像也是。
(客觀事實或許並非如此,一方面我也知道,工作上有很多貴人無償的提攜與幫助,但是,當年的主觀認知有很大一部分是這樣認知,這就是人的認知盲點,主觀現實與客觀現實偏離,在認知失調的再平衡中,選擇相信自己建構的真實而非客觀~)
再後來才理解,這些所謂的給予當中,有些只是一廂情願,對方既沒開口要求,且我給的也不是對方需要的。好比說,朋友並不想聽你跟他說他的對象很糟糕應該分手,朋友只是希望你聽他訴苦。
更嚴重一點來看,給予甚至成了作為控制對方跟自己建立並爾後主導關係的手段。
直到一些感情反覆出狀況,在那之後,我想如果不改變就只能通向滅亡,才慢慢學習調整給予的方式。
好比說,不隨便擅自主動給予,等到真正了解對方的需求,才必要且適度的給予。
接著,等待反應,如果沒有出現禮尚往來原則,或者對方明確拒絕,那就停止。無論是針對哪一種關係的經營,無論對方是否真的需要這些。
再後來,當我自己逐漸比較能夠肯定自己時,我發現,原來,能夠且願意給予的人是有福氣的,看似輕鬆好命不虞匱乏的收受者,並沒有高自己一階,只是與人往來所存在的不同形式。
有些人要等到某人遞出邀請,才能加入這個互惠循環系統。這些人不是補給予,只是一開始是反應者,接下來就會進入禮尚往來原則,互相饋贈與幫助,give and take循環。
最後提醒自己,遞出橄欖枝後,莫強求,等待願意接下的人回饋善意,建立良性互動循環。至於一直要你付出卻不給予的,或是對你的給予沒有任何反應的,不如就說聲掰掰別再聯絡了!
 
 

更多 Zen大開設的活動可以到【活動與課程】查看哦!

1528428816 3212871027 L


查看文章

觀看更多
心靈處方箋 愛情事件簿 逆社會觀察

有些人分手,是因為成長速度遠超另一半!

By Zen大
on
2021-03-12

超越的這個人,當初認識情人時,還遠遠不如,但卻心生仰慕,積極向其學習,也向其周遭的強者學習。
不多久,已能比肩。
本以為,情人應該會持續成長,沒想到,情人已經在社會找到落腳之處,安居下來,靠著原本擅長的事情營生,且打算如此終老,就算再成長,也是緩步,不再大步向前!
然而,你卻還想繼續往前走向上挑戰,只好向情人告別~
如此反覆,幾年過去,你已經成長到讓人望其項背的地步,傑出的你,開始思考,是否不應該繼續這種學習模式的戀愛關係,但卻又找不到其他模式,於是和眼前的情人雖然繼續在一起,卻沒了熱情,只是也找不到離開的理由…
學習很好,因著感情而激發成長也很好,或許應該找到也和你一樣想持續成長的人。
固定型性格的人很難跟成長型性格的人長久在一起,除非接受了愛情裡有一方可以停下來,只有自己一個人往前行。
可是,感情是兩個人組成,朝著共同目標邁進的團隊,當一個人不想前進而一個人躍躍欲試,很難不在某個地方彼此道別。
不是誰對誰錯誰好誰壞,只是沒能碰上能跟你持續學習成長,保持相似速率往前進的對象而已。
–跟誰談戀愛才是談戀愛?-
日劇我的女兒交不到男朋友,其中有一集的橋段是,一堆大人在聊女主角根本不知道自己喜歡的是誰,正在跟誰談戀愛?
她以為自己喜歡的對象,只是對愛情的某種憧憬下的選擇,實際上跟她更像談戀愛的,是另外一位!
編劇想透過女主角的言行對很多人說,你們以為的戀愛其實不是,真正跟你們戀愛的人與戀愛的樣子,可能不是你想像的那樣~
答案是很老套,但是這個表達過程很有意思,當事人其實不懂戀愛是什麼?談的自然不是戀愛,最後也一定會結束!
也不是反覆經歷很多次就會懂,而是有一天了悟之後,選擇的標準改變了,才會真正進入戀愛。
就像我可能不會愛你裡傳達的訊息,對一個人光是有怦然與衝動,戀愛是無法成立的,你不可能以後跟一個人做任何事情都持續維持著怦然,那根本沒辦法過生活~
很多時候,是我們自己偷換概念了,錯把A當成B,例如把迷戀當成戀愛,那自然無法成就戀愛,只能一直小鹿亂撞~
#相處自然不做作#有事發生時你第一個想傾訴的異性
 

更多 Zen大開設的活動可以到【活動與課程】查看哦!

Main.jpg.355x237 Q95 Crop Smart


查看文章

觀看更多
生活有感想 心靈處方箋 愛情事件簿

對方有興趣的是你的能力與專長,還是人生事蹟與軟弱?

By Zen大
on
2021-03-08

應該有個問題,困擾過不少男生?
明明我最近好一陣子,跟心儀的對象聊得很開心,他都有回應,秒回不說也不會用我要去睡了打槍,甚至聊到道晚安或早安…,自以為我們變親密了,結果開口約對方見面被打槍,或是開口告白被婉拒?
雖說被婉拒的原因有很多,聊得來未必就會喜歡,很可能是對方對你會或正在做的事情感興趣,想學習,所以拼命問。
看起來很熟絡,其實只是大量的事實性資訊交換與交流而已,並不涉及人生的交代。
好比說,你熱愛旅遊與美食,很懂玩樂吃穿,對方經常跟你聊的都是吃喝玩樂,每次你打算在此基礎上延伸說一下當時的生命史或情感經驗,對方就已讀不回,或跳過繼續講旅遊與吃喝的事情。
你可以試著回想一下,當你在跟對方聊天時,是否提到自己正在做的事情或專長的事情,對方就很認真追問?但是偶爾穿插提到自己過往的人生發生的事情,包含自己的情緒感受時,對方就不置可否地跳過忽略不延續話題?
如果有這個狀況,那麼,你覺得跟對方聊得來,很可能只是對方需要你,怕你不想跟他分享,所以擺出比較親切與討好的姿態,向你求教而已!
並不是對你有意思。
就好像在商場上,銷售人員想賣你東西,他會表現出熱絡討好,並不代表他喜歡你。就算他真的喜歡,也只是把你當成好客人的喜歡,沒有其他的了!
特別是某些真的蠻專業也不吝於和人分享(好為人師)者,容易引來對你的專業領域有興趣的人的追問,或是人家跟你相處,基於禮貌客氣,怕搞砸場子變太冷很尷尬,所以就陪著你聊安全話題,能讓你講得盡興,他也不需要付出太多心力!
總之,如果雙方只停留在事實性資訊的交代、討論與交流,沒有涉及雙方個人私密情緒或人生故事的分享,或者單一方分享了另外一方卻不想評論或延伸,那麼,那種聊天的熱絡只能當成社交客套,對方對你並沒有更多的情感存在!
即便,對方可能會跟你說他自己的人生故事,說自己的秘密,說他的感情事,徵詢你的意見,但是,只要你做同樣的事情對方卻忽視不理或客氣禮貌的說兩句就轉開話題,那麼,結論還是一樣,他對你沒有意思。他可能認為你基於某些他判定的理由,可以給他的人生故事一些建議與提醒,所以開口跟你說內心故事,並沒有要跟你交流你的,只是把你當諮商對象而已!
真正可能走入感情的對話,必然會經歷一段漫長的生命史的交流與重新統整,雙方都願意跟對方分享自己的軟弱與曾經的不堪,且會在此探討上越來越深入,讓對方覺得,彼此都已經徹底坦白在對方面前,從而建立起一種難以言喻的親密感與共同感,此時,方有可能往那個方向去(但也不代表能開啟交往或交往後後就能順利,感情之事還有非常多的機緣不湊巧都可能毀掉)!
姑且以本文跟那些搞不懂為何你明明跟喜歡的對象聊得很開心,對方卻對你毫無意思的事情感到困惑者分享。願你將來能找到和你一起交流生命史,願意傾聽回應並延伸討論你人生故事與情感的人生夥伴。
祝好運!

更多 Zen大開設的活動可以到【活動與課程】查看哦!

110104czigxgkvddd7slds


查看文章

觀看更多
生活有感想 心靈處方箋 愛情事件簿

分手的酸楚與分離焦慮的痛,需要時間讓身體裡的能量消耗完畢…

By Zen大
on
2021-03-07

 
最近一個好朋友被分手,剛開始問他還好嗎?總是裝堅強的說沒事,後來,慢慢聊得多了,聽得出來並不是真的沒事,只是男生通常比較壓抑,而他也屬於自我克制力極強的人,也就是說,試圖強壓下自己難過哀傷的部分,希望讓生活能如常運轉,持續下去,不想因為被打擊而擊倒…
這心情我完全能了解,畢竟錯的不是自己時,看到對方好像暫時過得好,不想認輸。
不過,太過壓抑而不宣洩時,那只是自己主觀判斷,實務上來說,身體會從其他方面流洩出問題狀況。
好比說,莫名地開始身體出狀況,小感冒或腹瀉,脾氣變差沒耐性,對一些事情提不起勁等等。
與曾經親密過一段時間的人分開時,雖然理智上知道發生什麼事情了,但身體與情緒卻未必就能馬上釐清,身體記憶往往是無意識且自動化的,有自己的節奏感,到了一段時間就會浮現,有點像禁斷症狀,當然可以刻意用理智去壓制,但是,一味壓制不宣洩並不健康。
分離就是會有分離焦慮,分手就是會想念,這常常跟道德是非對錯沒有關係,不是誰甩誰或誰辜負誰的理由說清楚講明白就可以,身體就是得經歷一段想要索求對方的溫暖而得不著的失落感、分離焦慮,必須花一段時間讓這些情緒順暢地跑完,讓整個反應系統慢慢的衰退變弱然後消失。
也就是說,與對方習慣性互動後產生的能量交換,會在體內形成某種系統,突然中斷之後,會需要一段時間才能真的從系統中消失。
那是真的很痛苦,身體並不管理智上歸納出來的理由,身體有自己的規則。
喪偶之痛跟被劈腿分手之痛,對身體來說都是失去了親密愛人的痛,那種撲空的空虛無奈失望憤恨與分離焦慮,不是理由正確就能緩解!
那麼,要怎麼辦?
比起壓制,疏導宣洩加上適時的正念療法可能會比較好。
該難過該哭的時候就哭吧!
不要因為自己是男生就壓制淚水,不要因為自己是被劈腿錯的是對方心生不甘就覺得不能哭,你哭不是因為對方,而是為了讓自己的身體走過那些痛楚,讓能量可以早日宣洩完畢。
適度的認識新朋友,取得正向的能量灌注,但不要急著談戀愛。
為什麼有些人分手後會趕快談戀愛?
就是希望找到新的能量供給對象來接手,對身體來說,只要有溫度與親密互動持續餵養著原本存在的習慣,有時候對象不是同一個,雖然效果差了點,但遠勝過沒有對象提供能量,所以會積極找尋新的人選。
但那就是快溺死時的抓取浮木行為,最終修成正果的情況極少,只是將自己無法承受的問題丟給對方。
當然如果你真的快活不下去了,也許是個救急的方法,但是,不久之後會有副作用,請好好承受。
認識新朋友,多跟其他人連結並發展健康的能量互動關係,雖然親密程度無法像戀人,所以,難免深夜時刻還是會有一些難過空虛覺得冷,但是,足夠健康的能量交流還是可以讓自己緩解分離焦慮之痛。
最後,不要讓自己陷入持續回想過往戀情的制約。根據想像力練習的研究,一件事情在腦中鉅細靡遺地想上好幾次,得到效果跟真實做的情況差不多。
所以,分手後盡量最好不要回憶過往,無論是痛苦還是甜蜜,都只會強化大腦神經傳導物質的分泌,讓走出創傷這件事情拖得更久。
多年前我認識一個學姊,他曾跟一位條件非常好的男生交往過,分手後始終走不出痛楚,多年來持續單身,不再想接受新的對象,即便他本人的條件並不差,但是,他的大腦已經只活在他建構起來的感情故事中,走不出來了!
分手很痛沒錯,但是遲早有一天,跟你攜手一輩子的情人先你而去時,你還是得承受整套的分離痛楚,而且會比現在還痛,因為你跟這個人走了一輩子,經歷了酸甜苦辣,共度了許多難關,一起活了好長一段時間,早已融入彼此靈魂生命中…
想及此,不覺得現在年少的分手之痛的處理是個對將來很有用的預習嗎?
好好承受分離焦慮的寂寞酸楚,解除能解除的,擔下其餘其他的,等時間來化解系統能量衰退過程中的苦痛吧!
願你能夠順利走過這一關,進入新的親密關係。

更多 Zen大開設的活動可以到【活動與課程】查看哦!

43957840041 1e0d1c010f O


查看文章

觀看更多
心靈處方箋 愛情事件簿 逆社會觀察

第一次約會就吃米其林,真的好嗎?

By Zen大
on
2021-02-25

最近跟一些仍然單身,但經濟有點實力的男性友人聊到「第一次約會去什麼餐廳?」這個話題。
我先說,這裡談的,不是男生打算用高檔餐廳密集攻勢砸昏女生的部分,而是不約高檔餐廳女生就推託約了就馬上答應,以及,這個觀察只是一部分的個案累積而成的小區,並非放諸四海皆準的通則。
只不過,在某些社會趨勢的結合下,似乎儼然成為一股次文化,影響了不少未婚青年男女,也造成不少找尋對象的焦慮。
除了描述一下該現象,也想談談促成此一現象背後的結構性力量。雖然,個人未必能夠改變,但是,搞清楚到底是什麼因素在影響也是不錯的!
朋友說,最近幾年認識的女生(不論是否年輕或面容格外出眾),第一次約會時,都有要求往高檔餐廳去的趨勢(甚至極少數人非米其林不吃)。如果想約自己覺得不錯但是價格稍低的餐廳,馬上就會碰軟釘子~
客氣一點的用暗示的,主動一點的甚至幫你先預約好了,讓你不得不赴約!
贊同選好餐廳派的觀點是,檢視男性的誠意與實力。
檢視誠意與實力,我很認同,畢竟要結婚,誰都想找經濟基礎比較好的,完全可以理解。
只不過,在過往的時代,不會第一次見面就以如此方式進行檢驗。如果說是為了免去多約會幾次的時間成本,那麼,是不是在閒聊天階段就完成判斷與篩選會更有效率?
我自己並不是不贊成選好餐廳約會,當年單身時,若是朋友介紹的對象,基於禮貌等各種因素,也都會挑選比較好的餐廳,免得失禮。
此外,眼下選所謂好餐廳的標準,若不是米其林推薦就是網紅網美店,餐點未必好吃,裝潢都很高級,價格也都不斐,照片拍起來是尊貴非凡。
我在想,這才是當前約會非得選好餐廳的關鍵。
也就是說,那些會在一開始就想約好餐廳吃飯的人,平日裡就算不是約會,只是朋友聚餐,也都會選好餐廳。
如果經濟實力能夠負擔得起,那自然無妨,想吃什麼就吃。
問題是,並非如此。
有些人的經濟實力不夠,但是外貌資本或社會條件可能還不錯,於是就以約會找對象為由,找尋能夠讓他們上高檔餐廳的人選。約會能找到好對象固然不錯,找不到也無所謂,至少拍到好照片,可以上傳社群平台,跟其他朋友們展示!
我認為,這一點才是如今初次約會的成本支出逐漸被拉高,非往好高級餐廳去不可的關鍵所在。
然而,這個現像背後還有原因,那就是愈來愈多人生活在網路社群平台上,將每天出入高檔餐廳或精品名牌店的網紅網美的生活方式,當成理想生活的指標,甚至誤以為是理想生活的日常,希望自己的生活也能如此的成功?!
問題是,很少人深入去了解,為什麼那些看起來似乎都沒在工作都只是在玩樂的網紅網美,能夠消費得起這些要價不斐的餐廳或生活型態?
除了少數出身富豪的千金型網美,少數嫁入豪門的正宮型網美,少數事業有成的女性企業家(包含做網路直銷類型的),或少數被人包養的情婦小三型網美,以及大量的業配合作之外,還有一種是刻意用奢華生活吸引觀看者的好奇,負責鼓動觀看者的慾望,令這些人感到好奇,前來詢問,好令其上鉤!
最後一種類型的合作對象相當多元,貴婦千金創業主都可能合作(廣義來說也都可以稱之為業配),背後操盤手的真正目的,是吸引羨慕其生活進而登門詢問者,透過各種商品或話術,最終詐取其錢財(就跟網路上另外一種常見的吸客手法很像,大量跟名車與現金合照,營造老子有錢/你跟著我也可以跟我一樣有錢的形象)。
因為奢華炫富產業鏈而被騙上當的人有多少,我不知道?很多人應該還是繼續過自己的上班族生活,下班休息的時候逛逛網紅網美的社群平台,羨慕其每天能夠出入高檔奢華餐館…
直到有一天,有人問自己要不要一起吃飯,有個不錯的朋友想介紹給你…,自己也有了約會時,腦中直覺會浮現的理想約會場景,很難不是每天看習慣的網紅網美的餐廳或飯店。
行為經濟學說,這是可得性捷思謬誤,就是平常我們接觸最多的訊息,在大腦需要尋找相關訊息時,率先浮上腦海的部分,甚至誤判以為是常態的部分!
也就是說,習慣大量觀看網紅網美生活照或影片的閱聽人,對於消費級數的判定,不自覺的被消費升級了。就好像明石家秋刀魚的綜藝節目東大方程式中,有一集的來賓說,現在的男生在網路上大量觀看網紅網美照片,不知不覺間讓自己在擇偶時的外貌標準墊高了。
實際上,的確當代女性的容貌水準也集體提升了,因為牙齒矯正技術與微整形還有健身等相關照護身體產業的技術發達,加上原本的美妝美髮等產業的持續升級,許多人或許生下來只有中等之姿,經過多年努力改造調整,也都蛻變升級了!
這群蛻變升級後的人種,參考團體當中可能少不了網紅網美乃至頂級名模或藝人貴婦,於是,就這樣,一整個有助消費升級的超大規模的生態圈誕生了。
生活在其中的人,很難跳脫出來選擇尋常的家庭餐廳或街邊小店作為約會場所,因為,她們的日常乃至自我期許,不容許!
不管人家的日常如此奢華是真正有實力還是姜太公釣魚,關鍵是,我們無法認清自己並不是照片中的人,我們不願承認自己的真實社會光景跟影像中人不一樣,反而放縱自己活在自己腦中的投射想像中~
寫了這麼多,並不打算評判對錯,這相當程度是社會結構促成的行為變遷。只要我們繼續生活在虛擬數位世界,大量接觸網紅網美的誇富宴式消費主義生活,將少數人的生活視為常態並且認為自己有為者亦若是,也要跟隨效法,那麼,這個生態圈就會持續下去,甚至不斷往外擴散。或許身處外圍者不要求天天如此,只要求特定日子偶一為之,但是,這個特定日子必然會包括第一次約會,甚至從而演變出很多很多的第一次約會(卻不見得有第二第三次約會)~
稍有聰明且心機的人,就知道如何將自己的偶一為之,透過某些機制擴大。
我相信,上述現象並非人人如此,不過,的確存在,至於該怎麼跳脫,或許讓自己的生活中少一點網路來的消費資訊,在網路上認識聊得來想約見面的人之前,多詢問其日常生活的資訊來源與意見領袖,甚至多一點透過真實日常生活的機會認識朋友。
好餐廳不是不能去,有了穩定情誼或彼此信賴關係之後,定情之日或是周年紀念都是慶祝的好選擇,但是,未來都還不知道有沒有一撇,就要上高檔餐廳還要對方買單,除非財力雄厚,在我的認知裡可能還是覺得不是那麼妥當,不管是被請的人還是請客的人,能夠三思是最好!
中價位的幽靜餐廳,我覺得更適合約會。餐點不會難吃,可以好好說話,彼此交流,而不是忙著拍照曬生活卻把約會對象晾在一邊,你說是嘛?
這些錢若能省一些下來,好好投資,累積自己的生存自由度與未來選擇豐富性,很可能將來回頭看會覺得慶幸當初沒有就這麼吃掉喝掉(甚至有些餐廳還不怎麼好吃,只是名氣大)!
 
 
 
 
 
 
 

更多 Zen大開設的活動可以到【活動與課程】查看哦!

Zen大

曾居敦南,現住安坑。 我是職業作家/時事評論員,同時也是出版顧問、讀思寫文字溝通表達力的專業講師、網路部落客。 每年讀書(至少)五百本,寫文(至少)五百篇,演講授課(至少)五百小時。 本版文章歡迎個人或非營利單位轉載,營利單位轉載,請來信取得授權(切莫私自轉載)。

Zen大著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