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創意考

國片時代的逝去,在於曲高和寡不親近商業

By Zen大
on
2007-07-03

國片時代的逝去,在於曲高和寡不親近商業

文/zen

今日見中國時報有導演投書,談到台灣電影產業積弱不振之問題,筆者對某些論點有不同看法。

首先,坎城影展和奧斯卡兩者訴求完全不同,奧斯卡基本上就是商業影展,能夠搭上,自然銷售長紅;坎城影展則多偏藝術人文電影,在台灣電影市場大小眾長期不分流經營的狀況下,在小眾國際影展上得獎,對於影片的銷售,實在難有重大貢獻。

論者說楊德昌的《一一》「重現真正屬於台灣精神的社會圖像與人文關懷」是什麼意思?再者,這樣的東西是台灣電影消費族群所關心的嗎?他能形成規模經濟,產生經濟效益嗎?在一個沒有大眾國片市場的市場推小眾電影,試問如何損益兩平?

如果,我們的電影人永遠跟消費者認知有斷層,電影人是可以用美麗的理論批判消費者俗爛不上道,但消費者卻能用更真實的行動抵制,使其毫無票房效益,而這才是台灣電影十多年來最大的問題:大小眾不分流,拍電影的全都搞上小眾藝術電影,大眾商業電影沒人拍,也沒人在乎市場的需求,導致觀眾不願進電影院看國片,市場急速萎縮。

再說的嚴厲一些,某些電影人寡佔補助金,用電影成就自己的藝術品味與國際地位,至於觀影者的需求,出資者的投資報酬問題,全都被以藝術之名拋於腦後。

其次,論者自己談到楊德昌導演之得獎片因發行版權問題,甚至無法進入台灣,正點出當今全球電影市場的現實面:通路與發行權。

今天說的現實一點,你國片在世界影展得獎又如何?台灣的商業電影院若判斷播放該片毫無經濟效益可言,依然會拒絕播放。或許有電影文化人不齒這類行徑,然而,做為文化創意產業的電影,所生產的是文化商品,他得先能賣錢,養活自己,才能談藝術貢獻,不是嗎?!

Tyler Cowen在Creative Destruction一書中談到,法國電影在二次大戰前的地位,正如當今好萊塢。然而,由於電影創作人日趨鑽營電影的藝術價值,從根本忽略的電影更是一項面對市場的產業,結果好萊塢興起,法國電影沒落。

當許多電影文化人批評好萊塢商業片的俗爛時,卻不曾細究好萊塢商業電影成功席捲全球背後產銷結構的細膩鋪陳。好比說,好萊塢一年其實僅出產兩百五十部片,但它設定的觀眾,卻是全球五千萬能夠消費的起的大眾市場,因此在電影題材的選取、製作到行銷、發行,全都按照市場需求鋪陳。

能夠擠身每年僅有兩百五十部新片額度的好萊塢商業片就像能大聯盟三十支球隊的二十五人先發名單一樣,好萊塢為了培養人才,也有類似小聯盟牛棚等制度,一但發現好的導演人才,便給他們八到十萬美間不等,先從小片拍起,再逐步累積實力。

然而,國片開拍時,鎖定的又是怎樣的市場?是台灣本土消費族群,還是國際市場中的菁英階層?我想從歷屆國片海外得獎名單,不難看出是後者,而後者在台灣能有多大市場利基,能否養的起一部電影的開拍?這也難怪國片只能走上補助金制度了!

台灣的國片也曾經興盛一時,甚至遠銷東南亞。然而,在人才培養與產銷制度不健全的狀況下,國片逐漸等同於藝文小眾片的代名詞,越來越偏離市場,遠離不懂文化解碼能力的市井小民。港片則不曾離開過俗民大眾市場,持續堅持拍著藝文界稱為俗爛的商業片,設法求活再一邊累積實力,近年來終於拍出無間道以及功夫足球、功夫等雅俗共賞的大片。

商場上有句俗話說,打不過就加入。韓國電影與其說從《魚》翻身,不如說是《我的野蠻女友》,但台灣電影界的論述卻始終瞧不起商業電影,不肯同流合污,結果就是毀掉一個原本在台灣有大好前途的產業。

筆者以為,國片問題不在於補助金,也不在於政府或相關單位願不願意出借場地拍片,更非政府不重視藝文活動(出版也算藝文活動吧?!政府也不見得多重視,但卻蓬勃的很),而在於台灣電影(人)沒有意識到電影做為文化產業,必須做好大小眾分流,商業片歸商業片,藝術片歸藝術片,建立規模經濟,各自發展,培養觀眾(也就是論者所說的缺乏宏觀國際視野,開啟市場新局的商業野心)。

而不是壟斷「電影是什麼?」的詮釋權,將電影與藝術片畫上等號,並天真的假設全台灣兩千三百萬人口都看得懂《一一》或《天邊一朵雲》。加上從業人員過於唱高調、曲高和寡,不肯放下身段,接近市井小民的心聲。再加上發行單位早對國片失去信心,結果惡性循環,逐漸被市場淘汰。

補助金只會毀掉國片,凡是走保護主義道路的產業,不管背後的理由多具正當性,都將在市場無情競爭下破局,國片正是血淋淋的例子,可惜台灣電影人似乎依然維持著藝文人的高身段,承接西方電影理論,渴望拍出令國際藝術電影圈滿意而非台灣土生土長市井小民歡迎的影片。

從我們所居住的土地出發,算拍幾步溫馨都會愛情小品,沒有難解的電影理論或影像語言又何妨?這些電影才是最真實展現一塊土地生命狀況的。一部讓人看了開懷大笑紓解生活壓力的電影,難道不比得獎更有社會貢獻嗎?

要拯救國片,除了電影人自立自強,積極融入市場,參予自由市場的競爭,認識觀眾,拍出消費者需要的電影(如《國士無雙》),重新找回市場對國片的信心以外,別無他法。想靠補助金或者任何制度保護,只會江河日下,讓消費者更加遠離國片!

標籤
相關文章

34 Comments
  1. 回覆

    wee

    2007-07-03

    學長從親近民眾和市場來談電影, 有別一番面貌. 對了, 上次麥田有人問起你電話, 慚愧, 之前你email給我的不知跑到哪了, 不知方便再給我一次嗎? 那個吉祥油, 效果好嗎?

    • 回覆

      Zen大

      2007-07-03

      版主回應
      油效果不錯
      電話的話 應該不需要了
      我知道是誰為何需要電話
      已經解決了…
      倒是最近你們家出了一本wow很讚阿
      2007-07-03 14:23:40

  2. 回覆

    shawyu

    2007-07-03

    不是功夫足球,是少林足球啦~~
    楊德昌、蔡明亮、侯孝賢的藝術電影,已經是很多國內外研究生的論文題目了,如果沒有他們,怎麼創造這些研究生的就業機會呀? 😛 而且這些電影雖然在台灣沒人要看,但是它們的海外版權應該也是蠻大的一筆收入喔!

    • 回覆

      Zen大

      2007-07-03

      版主回應
      海外版權應該賺不了多少錢
      至少無法損益兩平
      的確拉 很多人靠其維生
      我也沒說不好ㄚ
      只是希望也給商業片一條活錄
      別在生產電影人才時 就扼殺了走商業片的可能空間
      2007-07-03 15:11:51

  3. 回覆

    說的好

    2007-07-03

    蠻敢說的
    台灣其實就是需要這樣的聲音
    不僅是電影,文壇上也一樣的
    台灣流行的現象是&quot沾光&quot的炒短線
    文壇上有兩大現象:
    一是賣弄名詞,穿插歐美的表象
    二老是會聽到跟名人吃飯,然後如何如何…
    都是不求在內容上的創新
    而思考如何&quot沾光&quot的短線抄作
    在台灣電影,電視劇,文壇目前蕭條的景象
    誰又能沾誰的光?
    當然台灣人的創意是受肯定的
    重點是要把厚厚的一層殼拿掉
    不要&quot假仙&quot

    • 回覆

      Zen大

      2007-07-03

      版主回應
      是阿 文壇我就不想多說了
      最近在讀一本文學獎集結
      竟然看到明顯抄襲外國作品概念精華的作品能獲得首獎
      然後 獎棍一堆
      今天我才在想 為何我們的文化人電影人如此愛名而不削利? 真的如此嗎? 還是躲在自己的小世界裏 自己爽 根本不敢讓自己被放到市場去考驗一下 然後再動不動就說人家通俗的東西是爛的
      可是 我看也沒多好ㄚ
      就像純文學 我讀起來 有些也只是像文筆比較好的勵志文章而已 也是勸人向善 為何又要看不起勵志書作者?
      搞不清楚商業與消費主義 搞不清楚大小眾分流 搞不清楚高雅通俗與爛的分別
      假仙我倒不認為 我比較認為他們是內化了 從根本就相信這套
      就像我最近在讀一本茶文集 全部都是收文人寫茶的 通書讀下來 就覺得 中國文人真的太愛故作姿態 故做風雅……
      2007-07-03 15:21:31

  4. 回覆

    沒錯

    2007-07-03

    閣下把俺的內心話一骨腦兒都給說了出來
    讚!爽!
    不過要改變,卻需要一些時間
    既得利益者的排他性很強
    我想或許一些發表管道或獎項
    都不知不覺地被影響了
    蕭條不是沒有原因的
    當發現台灣電視劇與自己的距離比韓劇還遠
    或是台灣文學的距離比唐朝還遠,比法國還遠
    就感慨萬千

    • 回覆

      Zen大

      2007-07-03

      版主回應
      你知道我想什麼吧
      比中國當前還遠 還遜
      這才是最可怕的
      另組一團是種方法
      還有 既進入市場 也寫評論 不讓少數文化精英把持評判權也很重要
      分庭抗禮 尊重但競合吧 有競爭是好的
      都是大眾文化或商業化也不好 只是像台灣這樣都是精英小眾 似乎也不健康 我常講 俗民大眾需要一些很簡單的通俗的好笑的文化商品 發洩發洩生活壓力 這很重要 排解壓力囉 否則彎彎為何賣的好
      但也不是說台灣人不能看好東西 你看世界是平的 達文西密碼 甚至追風箏的孩子(據說賣了四十萬了) 也都賣的好 甚至像蘇偉貞的時光隊伍 張大春的戰夏陽 董橋 舒國治 不都是又好又叫座嗎?
      我才不信那些什麼解構理論 意識流搞出來的作品能感動人心 反應社會
      文藝有各種功能 實驗 為藝術而藝術是其中一種 反應社會需求也是很重要的一種 但卻被台灣藝文界給偏廢(或矮化)了
      2007-07-03 15:35:57

  5. 回覆

    沒錯

    2007-07-03

    最近找書卻要不得不買簡體書的頻率愈來愈多
    真的有一點恐慌
    常會覺得台灣怎麼搞的
    韓劇的&quot順風婦產科&quot給我的震撼很大
    完全對韓國人只要面子不要裡子的印象改觀

    • 回覆

      Zen大

      2007-07-03

      版主回應
      兄臺您只是買簡體書而已(我也買很多啦)
      我在出版業 看的更多的 是簡體書版權和文稿大舉入侵台灣 儼然成為歐美日之後的第四大版權引進國阿
      韓國人對外團結 對內可是很能拿自己開玩笑以求進步的 你看很多韓國商業片都走搞笑溫馨再帶點人生道理路線 十足複製好萊塢和香港商業電影 但他們不擔心阿 因為他們了解 要先求有 再求好 不是好高騖遠不切實際的只想著雲端的美名
      然後在苦哈哈的到處鞠躬拜託經費進來
      一個人拍藝術片我能了解
      一群人拍我也能了解
      但整個產業的人全都在拍 而且幾乎沒人敢說我想拍商業片(就像你混在文壇 寫文學獎出身 但竟然說我想去寫勵志書或大眾書一樣 會受到的冷眼和排擠 簡直比日本校園凌霸還要兇猛吧)
      我實在無法了解 那根本就瘋了
      2007-07-03 16:06:17

  6. 回覆

    優格妹妹

    2007-07-03

    記憶中最好看的台片 就屬&quot星星知我心&quot吧
    那部電視劇超級棒的 可是卻像絕響一樣
    好像沒看過類似的… 國片真是因為不走商業所以落寞嗎
    還是 沒有新意 所以流失新一代的觀眾群?…
    至於電影 我懂的不多 在紐西蘭的話呢
    他們分的很清楚 好萊塢的電影都在電影院放
    而藝術電影則多是在電影月 或是特別公司贊助舉辦才有
    一般在這邊會去消費藝術電影的人 程度大多比較高
    (我很少去看那些可能看不懂&劇情又很黑暗的歐洲電影囉)

    • 回覆

      Zen大

      2007-07-03

      版主回應
      紐西蘭的藝術電影 大概和台灣一樣
      都是有電影節或特殊場所播放
      商業電影院還是得播放商業片才能存活
      不過 我想某種程度上台灣電影人也壟斷台灣觀眾對於世界電影觀眾的分流機制的了解 然後對自家媒體誇大自己的成就 反正 台灣人沒什麼國際觀
      2007-07-03 18:42:07

  7. 回覆

    國王

    2007-07-03

    很多的表象也只是像國王的新衣一樣
    都會破滅
    一種靠時間的自然淘汰
    一種靠直覺的勇氣去戳破

  8. 回覆

    shawyu

    2007-07-03

    會不會有一個原因是,
    反正台灣觀眾愛看好萊塢商業片,
    台灣的電影公司再怎麼拍也拍不過好萊塢,
    乾脆就把這塊大餅讓給他們好了,
    自己專心搞小成本的藝術片,
    還可賺點國際聲譽?

    • 回覆

      Zen大

      2007-07-03

      版主回應
      這也是可能的原因之一
      不過 可惜因為有香港和韓國電影產業當例子
      似乎不可能是這條路
      就我觀察 比較像是養成電影人的過程中 藝文電影的評價絕對性的高過商業電影 就像寫文學獎出身的看不起寫暢銷書出身的 不覺得他們是文人或作家一樣 並且自己不削去寫
      因為 台灣若要拍商業片 是很有本錢的 有大亞洲市場可以吃
      不過 國片本身就是一個弔詭的字到是另外可以討論 全球化時代 人才來自全世界(出資的猶太銀行家 來自全世界的電影工作者 題材和銷售網也遍佈自全世界 拍攝地點倒是多半在美國) 好萊塢就是如此 但卻基本被當作美國文化
      2007-07-03 18:50:51

  9. 回覆

    電視

    2007-07-03

    我認為絕對不是
    因為電視劇也同樣的情況
    在數量上與質量上,都與韓劇相去甚遠
    而且,說真的
    台灣一些電視劇總讓我有距離感
    好像是別的國家拍的內容
    反倒是韓劇往往令人驚豔

    • 回覆

      Zen大

      2007-07-03

      版主回應
      你說的距離感 就是藝文氣息
      台灣電視劇也有很鄉土的
      但是被那些厲害的導演罵的很兇阿
      還有 你的絕對不是 是不是什麼看不懂耶
      2007-07-03 20:27:41

  10. 回覆

    電視

    2007-07-04

    簡單而具體地說(當然只能舉例,無法一概而論)
    同樣是生活的喜鬧劇集
    像韓國的順風婦產科與台灣的向左走向右走
    韓劇會有彷彿就是周遭的親友所發生的事
    而台灣拍的,就是覺得很硬,很假,好像誇張舞台劇
    倒不是因為藝文氣息的影響
    像大陸電影:一個都不能少
    伊朗電影:天堂的孩子
    雖然生活背景不同,有所差異
    但絲毫不影響,觀看時的情感共鳴
    我想說的意思是這種距離感
    台灣有些作品總是參雜一些
    讓我無法置身事內的因素
    如果連外國的作品都沒有那種距離
    我想在台灣也應該不是族群的因素
    以上純屬個人觀點

    • 回覆

      Zen大

      2007-07-04

      版主回應
      這種距離感
      我想 也是和戲劇裡使用的符碼太過精英 甚至太過來自西方 結果無法充份詮釋本土特殊性
      這是台灣各產業特別是文化和學術界很大問題
      君不見學術論文研究台灣 但全都引用西方社會脈絡下建構出來的理論嗎?
      2007-07-04 08:22:33

  11. 回覆

    迷思

    2007-07-04

    教育上可能要擺脫&quot獎&quot的迷思
    也就是&quot表面&quot鍍金的迷思
    台灣學生對於世界上
    那一個作家是那一國人?寫過甚麼書?
    那一年發生甚麼戰爭?
    常以倒背如流自豪
    事實上,可能作者的一本書都沒看過
    然而,網路的時代早就已經取代背頌的功能了
    譬如說版主著眼的美食
    也有打著表面名號,穿鑿附會的現象
    義大利美食,法國料理,左岸咖啡,英倫奶茶等等
    包括在書籍上也有類似的情況
    事實上以自己熟悉的事物與情感作出發
    並不低俗
    甚至就是藝術上可貴的獨特性
    而不是賣弄專有名詞,打亮表面名號

  12. 回覆

    Muse

    2007-07-04

    看完zen兄這篇,心頭思緒萬千,一時半晌也說不出個所以然,故在此針對zen兄的文本,斷章取義地談些自己的想法。
    楊德昌的《一一》為了抵制台灣發行環境以及對待國片的粗糙態度而拒絕在台灣映演,對於這件事,我的確很不諒解,台灣人拍的電影不給台灣人看,即便有其做為抵制發行商的抗議手段這般理由(好比金曲獎客語專輯拒領獎座的抗議事件,有骨氣),卻還是令台灣觀眾感到疏離與背棄之感。
    這讓我想到蔡明亮,身為馬來西亞華僑的他,從來就以台灣導演自居,即使作品在台灣市場銷售不佳,然而,無論他的電影在國際聲譽多麼崇高,他念茲在茲的還是台灣這塊土地的觀眾,就算要他沿街拉票也在所不惜。身段,無論在哪個專業領域,都是與世界接軌的唯一道路。
    台灣自從60年代走上「作者電影」,直到80年代「新電影」揚名國際影展後,便一路來到谷底,終致電影工業完全瓦解,有人歸咎於那些如今是大師級的導演們把台灣電影之路走窄了。我想,這不僅與當時世界電影創作的脈絡有關,加上「作者影評」和一些媒體人的推波助欄,才導致新電影的勢力更加確立。這是無法避免的演變過程,那個年代自有其時空背景與貢獻,不過是時勢造英雄,對於大導演們也無須太過苛責。
    然zen兄所言,「大小眾不分流,拍電影的全都搞上小眾藝術電影」,大抵是新一代的電影後進全都是吸吮這票大導演的奶水長大,模仿與跟進,無可厚非。至於大小眾不分流,或許與當時環境有關,當時,新電影才是大眾(亦有叫好叫座的作品),而後進們新手上路,能使得資金不夠寬裕,自然也以低成本的人文電影入手練電影,可理解。
    「大眾商業電影沒人拍,也沒人在乎市場的需求」這句話頗嚴重,商業電影早期有瓊瑤,後面有朱延平,還是有人拍,只是市場區隔壁壘分明,而新電影在國際影展的光芒太奪目,於是成了如此光景。每一個懷抱電影夢的人,都在乎市場需求的,有市場才有下一部,如同寫書的作者,唱片製作人與歌手,只是方向不對且修正不及,漸漸分出兩種人,一種追求自我突破、藝術價值提升,走出個人路數,成了大師;一種便被市場淘汰,另謀出路。任何產業都一樣,未必要戴著放大鏡來看台灣電影工業。
    「某些電影人寡佔補助金,用電影成就自己的藝術品味與國際地位,至於觀影者的需求,出資者的投資報酬問題,全都被以藝術之名拋於腦後。」台灣電影圈確實有些舉著藝術大旗搖擺過街的老鼠屎,不過這點不用太過擔心,出錢的老闆和睿智的觀眾,很快就會給這些人一個了斷。
    「台灣的商業電影院若判斷播放該片毫無經濟效益可言,依然會拒絕播放。或許有電影文化人不齒這類行徑,然而,做為文化創意產業的電影,所生產的是文化商品,他得先能賣錢,養活自己,才能談藝術貢獻,不是嗎?!」贊成,,所有開電影院的都是商業經營,而非公益團體,片子賣錢才是重點。但這又牽扯到八大的暴力強迫推銷,就算電影院有心騰幾個時段放國片,八大的片單卻因此消化不完,下次有強檔大片時就不給你家放映,試問有哪幾個電影院敢對八大說不?雖說國片不夠爭氣,但外國人的壞心眼也不該被合理化、隱性化。
    「國片開拍時,鎖定的又是怎樣的市場?是台灣本土消費族群,還是國際市場中的菁英階層?」這兩年情況漸有改善,大陸、東京、韓國的電影創作各有政策或民風侷限,反觀台灣的市場最是自由(除基本片型之外,同志、異色、政治都可以發揮),已有諸多新導演注意到這點──國片有諸多有利條件可以滿足國際市場的需求,且國外版權收入絕對高於國內市場(就算全台灣都捧場某部國片也不敵),眼界打開後,未來立足國際的面向便會更加多元。
    「在人才培養與產銷制度不健全的狀況下,國片逐漸等同於藝文小眾片的代名詞,越來越偏離市場,」電影人才的確有斷層,畢竟有很長一段時間,台灣只看得到好萊塢和大師國片,其他的片型取得甚難,加上台灣下一代對於文字和影像的駕馭能力日漸薄弱,編劇寫不出合理的故事、像樣的台詞,年輕演員連話都說不清楚,更遑論有聲音表情的對話。
    且糟糕的是,電影夢想家們人人都想當導演!音效、燈光、攝影、剪接、特技,這些電影工業中不可或缺的技術卻沒人想要學,真正要培養出可獨立作業的人才可不是一時半刻就能速成的。沒有螺絲釘,只有大榔頭,何來工業制度可言?現下只能援引國外技術團隊,讓新人們從做中學,建立出自己的專業班底才是上策。(香港電影也是借重好萊塢才逐漸有了自己的技術與風格,好萊塢想耍功夫、吊鋼鎖,也是靠香港武行與特技才搞定的。)
    「台灣電影(人)沒有意識到電影做為文化產業,必須做好大小眾分流,商業片歸商業片,藝術片歸藝術片,建立規模經濟,各自發展,培養觀眾(也就是論者所說的缺乏宏觀國際視野,開啟市場新局的商業野心)。」我比較贊成一派說法:電影沒有商業與藝術的差異,只有好看與不好看的分別。所謂商業(賣座優先)與藝術(影展成就)分流、類型分眾片,必須是在一個什麼片都有的綜合市場成型的前提之下,才能去歸納、分流派。
    若一開始只做專賣店,而沒有其他同種類但不同功能商品的刺激,或許慢慢也能做出專業度,但很快也會步向專而窄的死胡同。這幾年國片產量仍然不穩定,但可喜的是逐漸看到更多新面貌,喜劇、驚悚、同志、鬼片……姑且不論品質好壞、到不到味,至少新一代的電影人正以各種可能的形式向觀眾發出吶喊。
    「補助金只會毀掉國片,凡是走保護主義道路的產業,不管背後的理由多具正當性,都將在市場無情競爭下破局,國片正是血淋淋的例子,可惜台灣電影人似乎依然維持著藝文人的高身段,承接西方電影理論,渴望拍出令國際藝術電影圈滿意而非台灣土生土長市井小民歡迎的影片。」國片補助金的確是一個不甚完美、爭議極多的機制,但是引朱延平的說法,至少留一口氣在,先求活下來,才能有未來。
    畢竟拍電影可不是加盟35元咖啡店,沒個八百、一千萬哪夠使花?但電影功力卻又得一部一部練才能練出來,初出茅廬、沒錢沒名氣的年輕人,哪繳得起這麼高的學費?現階段補助金的功能好比就學貸款、青創貸款一樣,是國片東山再起之前,給台灣有心致力電影工業者活下來的唯一支援。
    如果你覺得國片補助金補助的,都是些沒前途、拍自爽的個人電影或劇本,那麼該檢討的應該是那些在位的評審們,為何要把資金給這些人?就像文學獎的弊病一樣。若能把在位者的腦袋換一換,給一些有不同想法的電影新生代多點機會,或許台灣電影便能走出新電影的陰霾。
    至於保護,國片政策是談不上的,否則就不會給好萊塢壓著打。目前亞洲電影市場,保護主義最盛行的就是大陸,外片配額比例約10%;韓國則是態度最強硬:搞個釜山影展,廣發英雄帖,把國際大片商全部請去,然後頒獎結果告訴你,還是我門家的片最好!法國也有所謂保護政策,看電影是平價消費(台灣票價還是偏高),從老到幼都很熱衷的國民娛樂,且外片與國片比例恰當,沒有外商打壓本土的問題。台灣政府若有心照顧國片,光給魚吃是不夠的,得從政策上好好借鏡國外才是。
    牢騷許多,還請Zen兄海涵!

    • 回覆

      Zen大

      2007-07-04

      版主回應
      內行人寫的果然就是不一樣
      真是見笑了 我的這篇文章
      感謝指教
      我才是從局外人眼光發發牢騷
      可惜的是 你都能看的如此清楚 反而電影人自己看不清楚阿
      2007-07-04 08:27:23

  13. 回覆

    韓劇

    2007-07-04

    韓國電影從&quot我的野蠻女友&quot揉入古典音樂
    帕爾巴哈的卡農,呈現了特殊的風貌
    後來也有蕭邦的離別曲,巴哈的作曲
    都是古典音樂最為人熟悉的曲子
    韓劇也有類似現象,
    加入經典老歌
    藍色生死戀中的愛的羅曼史
    加入一些有加分的原素之後
    也可以吸引不同的客群
    台灣則比較注重配合新人流行歌曲的打歌
    當然有利有弊
    韓國的戲劇的確有其背後用心與文化思維上的獨特

    • 回覆

      Zen大

      2007-07-04

      版主回應
      我覺得要振興一個產業 不要怕先模仿
      郭台銘說的 抄然後超
      學界更有不少研究證明模仿是創新的開始
      可惜阿 可惜
      台灣文化人讀太多世界級作品
      眼光被培養的太刁鑽了
      甚至認為觀眾的眼光都和他們一樣高
      結果生產者和消費者的落差出現斷裂
      無法溝通的結果 市場持續萎縮
      2007-07-04 11:28:58

  14. 回覆

    成功

    2007-07-04

    十年多前,工作的關係,會碰到韓國人
    當初的印象並不很好
    後來亞洲經濟風暴,韓幣貶值一半
    我腦海的畫面會出現&quot流淚吃泡菜&quot的樣子
    做夢都不會想到
    幾年之後,台灣的電視都是韓劇
    甚至把日劇,港劇,打的落花流水
    驚訝於世界微妙卻巨大的變化力量
    老天的的確確把成功留給所有默默用心的人

  15. 回覆

    CARLOS

    2007-07-05

    贊成台片多拍點貼近民眾的雅俗小品
    但我不認為台片全然那麼難以接近
    也許台灣一般大眾對於電影的鑑賞已經低落到某種程度了,也許能力是有,卻被高度功利取向的社會風氣矇蔽了
    偶爾看到第四台重播的古老台片
    有一部&quot黃袍加身&quot,裡面描寫的台灣市井小民的喜怒哀樂,應該是大眾能夠接受,又能有較深刻內容的
    例子(抱歉我看的電影很少,只能夠講自己知道的)

    • 回覆

      Zen大

      2007-07-05

      版主回應
      大眾本來就是低落的 所以需要不同位階的作品 讓最低階的大眾循序而上 這是務實的看法 但大多數知識階層都因為書讀太多 解碼能力太強 早就不知民間疾苦囉
      2007-07-05 13:32:11

  16. 回覆

    cam

    2007-07-05

    版主一直強調&quot讀太多書&quot
    很難與&quot商業蕭條&quot畫上等號
    金庸的涉獵與領略不可謂之不深廣
    也沒看出他的小說與大眾有任何藩籬
    不知道版主的結論是那裡來的?
    應該是讀太少
    導致的偏狹與障礙

    • 回覆

      Zen大

      2007-07-05

      版主回應
      金庸不過一例
      凡通則必有例外
      金庸也不過寫了十四本小說
      看看每年文學獎寫了多少掉書袋的東西
      2007-07-05 13:49:34

  17. 回覆

    cam

    2007-07-05

    掉書袋的現象是&quot讀太少&quot與&quot沒讀通&quot
    不是讀太多
    諾貝爾文學獎的世界級的作品也沒有這樣的現象
    曾經一段時間從事教職
    講台上一定放棄特有的專有名詞
    &quot專有名詞&quot的用途只是同行之間
    縮短溝通時間與精準的傳達
    否則就只是意圖獲得別人疑惑的眼光的虛榮而已
    其實就內容而言,並沒有深層的洞見
    像知名人士詹XX某時間寫的東西
    把名詞拿掉,就空洞無一物了
    版主說是例外
    我寧願相信讀者的智慧

    • 回覆

      Zen大

      2007-07-05

      版主回應
      隨便囉
      你高興就好
      掉書袋的人是否讀太少 或沒讀通 我反而不敢說
      因為掉書袋的原因很多
      至於你願意相信什麼 跟我觀察市場看到什麼 不必然需要一樣
      我談的是實然 應然如何 我想誰都有自己的觀點
      2007-07-05 14:31:52

  18. 回覆

    cam

    2007-07-05

    sorry!多有得罪!
    但是以金庸的產量在文壇上知名的作品
    也算是佼佼者,夠睥睨群雄
    以聖.修伯里寫的小王子
    這部在西方的印刷數量號稱僅次於《聖經》
    也是薄薄一冊
    杜思托也夫斯基的作品翻譯成中文的
    也少於金庸
    實在看不出所謂的&quot僅十四冊&quot的真正意思

    • 回覆

      Zen大

      2007-07-05

      版主回應
      我說金庸僅成書十四部拉
      呵呵
      也沒什麼得罪不得罪的
      我是產業人 所以討論很多產業問題 不能光談理想 得談務實面的東西
      否則 光談理想就等於沒談 對業界沒幫助
      抱歉囉
      2007-07-05 17:06:00

  19. 回覆

    Light寶貝

    2007-07-06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到目前台灣有另一股媒體力量正在醞釀發展呢? 那就是紀錄片。或許他們的剪輯配樂視覺效果沒有一般電影精彩。但是他所呈現出活生生的台灣生命力卻很迷人呢。不管是南藝幫學長姐拍的無米樂、三叉坑、翻滾吧男孩….或是吳乙峰老師拍的生命…或許可以提供給想看一些貼近台灣的片子的人一些參考喔。

留言至 Zen大 / Cancel Reply

Zen大

曾居敦南,現住安坑。 我是職業作家/時事評論員,同時也是出版顧問、讀思寫文字溝通表達力的專業講師、網路部落客。 每年讀書(至少)五百本,寫文(至少)五百篇,演講授課(至少)五百小時。 本版文章歡迎個人或非營利單位轉載,營利單位轉載,請來信取得授權(切莫私自轉載)。

Zen大著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