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靈處方箋 愛情事件簿 經濟與生活

當消費主義入侵親密關係

By Zen大
on
2012-08-21

(本文發表於國度復興報)

網路上流傳一張老夫妻的照片,配圖的文字是一位記者請問這一對老夫婦:「維持65年婚姻的秘訣是什麼? 」

老婆婆說:「我們出生的那個年代教育我們,東西壞了要修理,而不是把它丟掉!」

老婆婆的一番話,準確地點出了生活在「消費主義社會」的人們,面對親密關係的問題。此一思考盲點,就連基督徒也經常深陷其中而不自知,那就是以「購物」的邏輯看待親密關係。

前一陣子,我們家網購一台烤箱。買回家後,試了一下,似乎有問題,打電話跟商家說,對方根本懶得了解問題出在哪裡,直接就說「換一台給你」!

再試著回想一下,當自己對購買的某項產品/服務不滿意時,通常會怎麼做?今天常見的選項,不外乎退貨、更新、丟棄,已經很少人會想忍耐著繼續使用。

買過電腦產品的朋友大概都知道,如果使用超過兩年,機器才出現問題,想送回去修理,很可能得到的回覆是「沒有庫存零件」。如果你堅持要修,廠商甚至會不客氣地跟你說:「買新的比維修便宜」。

如此便利的購買與換退貨的生活模式,會對人的行為習慣產生影響。曾有學者研究發現,20世紀初誕生的刮鬍刀片,養成人們用過/壞即丟的習慣,後來也逐漸影響其他行為模式,習慣了便利至上,用過即丟的生活模式,包括親密關係。

人們之所以越來越難以委身於愛情、婚姻,寧可選擇單身、不婚,和另一半產生不愉快或衝突就選擇分手或離婚,其實和習慣了用過即丟的購物模式有關。一夜情之類的行為的出現,不覺得和刮鬍刀片的用過即丟,很相像嗎?

社會學家Bauman曾經探討過此類消費主義邏輯入侵人類親密關係時所造成的影響。 Bauman認為,如果人與人的結合關係,就像其他所有的消費品一樣,不是通過長期的努力和偶爾的犧牲得到,而是一個人期望在購買時就馬上得到滿足(而且不滿意就能退貨換新或丟棄),他持續給人滿足的時間越久,保留和使用的時間越長。

如果無利可圖後,還投入很多金錢和努力,就沒有多大意義了,更別說為了保持此一合作關係而承受不適與痛苦,即便一個小小的不愉快或錯誤也可能導致關係中止或破滅,微不足道的意見分歧也可能造成嚴重衝突,輕微磨擦與不合,也能成為互不相容關鍵。

當人們習慣性地以消費主義的用過即丟的購物觀念看待親密關係時,愛情就從互許終身的承諾,變成一只隨時可以停止的契約,只要不看對方不順眼,對方做了什麼讓自己不滿意,就想著辦理退/換貨。

再加上今天的社會,離婚便得更容易,就像買到瑕疵商品要辦理退貨便得更容易一樣。人們可以輕易地放棄舊的愛情合約,重新到市場上挑選自己滿意的對象,於是便逐漸習慣以離婚作為解決婚姻問題的選項。

只可惜,愛情畢竟無法簡單地以購買邏輯來處理,雖然可以一而再再而三地回到市場上重新挑選。

人們只好不斷進出愛情,卻無法長久在愛情中繼續。

然而,深入一段親密關係所必然得碰到的衝突、磨擦,無法靠退換貨來解決,只能靠彼此願意委身於關係之中,靠關係出了問題願意一起修理,來逐漸磨合、發展出彼此都能接受的相處之道。

除非我們對消費主義的購物原則對親密關係經營的影響有所警醒,願意將消費主義邏輯排除於親密關係(乃至其他社會關係的經營)之外,否則一切聽起來很有道理的結束愛情的原因(他工作太忙,我們價值觀不合,興趣不同,生活圈差異太大,收入差太多,門不當戶不對,他老惹我不開心,他不喜歡看舞台劇,他的穿著品味很糟糕,他太敗金愛花錢…),說穿了不過都是我們受制於消費主義的購買邏輯而不自知的自以為是!

標籤
相關文章

1 Comment
  1. 回覆

    老王

    2012-08-21

    其實速食文化已經融入每個人的思想和血液之中,做很多事情直覺的反應就是求快求方便。所以速食的愛情也不足為奇!或許該試著反璞歸真,故意做一些比平常麻煩的事,或放慢腳步把一件事慢慢地做,用心享受這中間的過程與樂趣。

留言至 老王 / Cancel Reply

Zen大

曾居敦南,現住安坑。 我是職業作家/時事評論員,同時也是出版顧問、讀思寫文字溝通表達力的專業講師、網路部落客。 每年讀書(至少)五百本,寫文(至少)五百篇,演講授課(至少)五百小時。 本版文章歡迎個人或非營利單位轉載,營利單位轉載,請來信取得授權(切莫私自轉載)。

Zen大著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