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一人商業模式/收入組合-以寫作為例
早上讀了一篇文,是一位經營地方書寫的文字工作者對於靠寫作維生不易的感慨。
讀完之後,我自己有些感想,覺得應該寫一寫,即便可能有些人不認同,但我想,至少跟不排斥但不知道該怎麼做的朋友分享分享我的作法!
我向來認為,想要靠寫作活下去,就得考慮建構自己的商業模式或收入結合,不要想著可以靠自己一己之力去教育市場改變成我們理想的狀態,也不能只有個人遠大夢想的堅持,還要想辦法找出存活利基(過去曾經因為堅持這個想法與一些純粹的文化人有過幾次爭執,呵呵)。
我想了想,也許可以分享一下一人工作者如何發展自己的多元收入組合模式,避免收入來源過度單一或過度仰賴非市場力量造成現金流不足的困擾。
以前在Soho讀書會與我自己的寫作職涯發展歷程的活動中有分享過一些表格,簡單彙整一下,寫成這篇一人商業模式/收入組合,跟大家分享分享(上述兩個活動都有線上版,有興趣可以報名參加)。
先說說我自己目前的收入組合,大致上就是下列的九宮圖:
收入組合圖
寫作(專欄)
寫作顧問/個人諮詢
線上活動
(含網站廣告收益)
圖書版稅
Zen大的收入來源
理財/投資
個人代筆
演講與授課
(公開班/內訓)
團購抽成/其他業配
不過,雖然我列出了八項,實際上我可以做的不只上述八項,只是上述八項這幾年比較有在經營。
其他以前我有做過但現在沒有承接,或雖然我不擅長因此沒有做,但是有志寫作的人可以投入的,還有像是個人家教、開發桌遊、校稿、翻譯、劇本撰寫、企劃寫作代筆、補習班教學、舉辦活動,向政府申請專案補助、參加文學獎競賽、承接公關公司轉包、主動洽談商業合作等等…
總之,在這個部分,我想要說的事情只有一件,不要讓自己只有單一收入來源,要讓收入來源多元化(至少要有三種不同來源),最好彼此之間是低度相關,避免收入來源過度倚賴單一領域,以免系統性風險出現時無法支應。
就算聚焦在寫作這一塊領域,也就是我從事Soho工作前十年的主要工作項目,我也是以同樣的原則去開展寫作主題,進行風險分散。
下圖是我將過去專職寫作時期的寫作項目,細部拆解開來的項目類型:
專職寫作時期-寫作收入組合圖
固定專欄
出版顧問
推薦序/書評/導讀
圖書版稅
(企劃組稿)
Zen大的收入來源
雜誌採訪寫作
個人代筆
公關公司轉包
報章雜誌投稿
舉個例子,報章雜誌投稿跟專欄寫作是很不一樣的,前者是自行主動完成稿件後投遞,等待審稿,後者是媒體單位的固定邀約。
我知道不少文字工作者並不會主動投稿,大多坐等他人邀約,但是,這樣的收入會少很多,因為版面媒體有限,且沒有一定的知名度很難獲得邀約。
上述第二個寫作為主的組合收入圖表裡,光是專欄跟報章雜誌投稿這兩項還可以再來出來做細部分解,就是下列第三個九宮圖表:
專職寫作時期-投稿與專欄收入組合圖
時事評論
推薦序與書評導讀
出版觀察
兩性文章
Zen大的收入來源
部落客業配
職場文章
信仰勵志類文章
徵文比賽
若將較為長期的寫作相關的合作單位加總起來,同一段時間內約莫有將近二十個合作程度不一的合作單位,至少橫跨五到六個寫作領域。
這些做法,都是為了避險,我自己印象最深刻的幾次經歷,一是媒體版面不斷縮水,刊登字數不斷減少,稿費不斷往下砍。另外,兩性文章約莫跨過某個時期後,開始啟用大量的心理諮商背景的寫手,其他領域的寫手相繼邊緣化,出刊量有一段時間少掉很多。
(部落客業配這一項寫的不是廠商找上門的,而是張貼在部落格發案社團上的基本業配,一篇只有一千五到兩千五塊之間,必須自己寫信主動去應徵爭取的業配,這是不少有志於部落格經營者最開始的標配,不過,這塊我做得很少,主要是我不太經營業配,但有做過幾個特殊案子,姑且列在這裡給大家參考。)
其他像是圖書銷售金額不斷下滑,版稅越來越難賺(雖然以前也不太好賺)等等,甚至有一些寫作主題後來在媒體上根本找不到版面可以投,直接從寫作領域中蒸發。
想靠寫作維生,除了自己有明確的寫作主題方向跟不錯的文筆外,還有一點很重要的是,應該先好好認真的盤點市場上既有的付稿費媒體或相關單位的資訊,全部蒐羅起來,認真地評估分析,安排投稿或毛遂自薦合作的可能性。
不要只是埋頭寫自己想寫的東西就好,付出無法在市場上換到相對應的報酬有時候是市場不需要有時候是自己沒有好好研究市場,寫作維生跟單純寫作是兩件事情,前者必須適度地將寫作當成商業看待,找出自己專屬的商業模式,建立自己的收入組合,才能長長久久的經營下去!
個人商業模式
如果是不知道如何建構商業模式,下列一些提問可以協助你找出自己的專屬模式:
我想要 經由_______(做甚麼事情)______(幫助)________(什麼人)
價值主張(如何幫助客戶?)
目標客層(你要幫助那些人?)
通路(別人怎麼知道你?擬透過何種方式服務?)
顧客關係(你如何與顧客互動?)
關鍵合作夥伴(誰能幫你?)
關鍵資源(你是誰?擁有甚麼?)
關鍵活動(你能做哪些事?)
收益流(你會獲得甚麼?)
成本結構(你要付出甚麼?)
附註,一人工作者有自己的接案或開拓案件的管道,以下整理一些給大家參考:
收集潛在客戶的名片
購買名單
親朋好友介紹(弱連帶的威力)
上網尋找相關徵才消息
參加相關領域的競賽
同業案主轉介紹
老東家是最好客戶
發送廣告訊息
發送電子郵件
專門人才資料庫登錄(黑秀網)
跨產業聚會交流活動
舉辦講座活動(量身打造訊息)
舉辦讀書會
結盟聯合行銷
與經紀公司/人才仲介合作
培養媒體關係
經營媒體專欄
接受媒體採訪
擁有固定的媒體版面
承接再轉包案件
建立自己的社群/社團/網站/電子報/部落格/粉絲團/會員名單
建立自己案件來源管道
分析案件來源的占比
記住客戶不能只有家人或朋友(生意不能靠道德騷擾達成)
徹底掌握理解自己能力者的人際網絡
想知道更多關於Soho生活的Know-how可以參考人人當老闆 文化創意考 在地想出版等區塊的文章,當然也歡迎大家來參加我的鍛造自學力與文字變現力的系列課程,或是選購我的成為職業作家一定要知道的50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