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標籤

證據

教育與學習

批判是針對證據提出質疑;批評則是針對論點主張(極其提出者)的反對…

By Zen大
on
2023-02-24

批判是針對證據提出質疑,批評則是針對論點提出反對。
前者關注事實資訊是否足以支撐結論,後者只是為了反對而提出反對意見,且不一定會附上證據。
批判針對的是證據,所以不管論點自己是否支持,都可以進行批判。而且,某種程度上來說,自我批判,也就是批判自己提出的主張的證據可信度,比質疑/批判他人的論點的證據更重要。
至於批評,通常只會針對自己不認同的論點,甚至針對提出不認同論點的人進行否定。主要針對其他人,較少針對自己(邏輯上不太可能發生)。
社會學非常重視批判思考,社會學的想像力認為社會學三大思考路經,分別是歷史學的想像,人類學的想像,還有批判的想像力。
社會學的批判思考,就是質疑現狀,不把現狀當成理所當然,而是去思考,如果現狀不是現狀,那會是怎麼一回事?
這些質疑跟思考都是針對論點的證據,也就是主張背後的根據與依據,理由與事實的檢驗。
社會學導讀主題讀書會(錄影線上版)

人人當老闆 生活有感想 職場煉金術 心靈處方箋 逆社會觀察 教育與學習

不要動不動就說別人不懂…

By Zen大
on
2021-12-12

在粉絲團那邊有則文章,不知道怎麼的,有個人留言開始談藻礁。然後,一開始有人嗆他,卻也有人開始跟他認真談。
那段討論斷斷續續,但緩慢推進。
直到剛剛,看到有耐心的那一位,大概是被另外一位的語氣激到了(貼了很多他的在唸博士的學長的意見,還時不時補上~如果你看不懂的話…,這種對於對談毫無幫助的文字),只好抖出身份(是在國立大學教過書的人,也就是能教或決定他的學長能不能畢業的人)。
經營言論工作很多年之後,不時會碰到那種很愛擺出高姿態來瞧不起人的言詞表達方法。
說真的,真正高學歷且聰明的也有,但不多。
那個好像是一種起手式,用睥睨來強化自己的論點的可信度與效度。
對於這類型的言論,我有時候也會有一種,你到底在講什麼的感嘆。但是,盡量提醒自己,不讓自己站在那種看你沒有的態度上去發言。
不管什麼立場的支持者,都那種很愛擺出那種看你沒有,覺得你是笨蛋,只有我最聰明,我來好好教育你等態度講話的人,說實話,真的讓人很厭煩。
特別是還喜歡長篇大論一堆,自以為的大道理,卻每一句都在責備人跟攻擊人,還時不時質疑對方是否能看懂的人,更討厭。
就沒辦法好好的講好一句話嗎?
就不能只用證據資料陳述意見嗎?
非要把攻擊式的情緒修辭跟資訊混在一起講嗎?
沒學過邏輯思考的人可能會被唬住,學過且經常用的人,只看根據與證據,那些詭辯修辭技巧或是攻擊認知的言詞,大多都是輕輕撥開,不會太當一回事。
想起學生時代,總會在論文發表會場碰到大學部學生拿著教科書質疑台上的學者,那就好像拿著Google衛教文章質疑專科醫生一樣,不是沒有正確的可能性,只是大部分情況可能是自己都不知道自己錯在哪裡,被自己建構的完美循環論證給困住了!

書籍品評介 閱讀資訊饗 寫作有方法 心靈處方箋 教育與學習

蘇格拉底提問法

By Zen大
on
2021-07-02

這兩本書(思考的框架與模型思維)都是從蒙格提倡的思維模型出發,撰寫的思考方法作品(不少思考工具兩本都有提,但是解說方法不同)。
其中思考的框架中有一章提到建立第一原理(中國有本書也以此為主題,但是還沒有這一章寫的精準),其中一段提到蘇格拉底提問法。
蘇格拉底提問法可以說是西方發展知識的硬核工具,說是思考法段第一原理也不為過。
本書中整理的操作步驟流程,簡單好懂,覺得應該成為每個人必備的思考工具,簡單整理在下面給大家參考!
蘇格拉底提問法
1.說明你的想法,並解釋想法的起源?-我為什麼會這麼想?我到底是怎麼想的?挑戰假設-我怎麼知道這是真的?如果反過來想會怎樣?
2.尋找證據-我如何支持這個論點,來源是什麼?
3.考慮其他觀點-別人會怎麼想?我怎麼知道自己是正確的?檢視後果與影響-如果我錯了怎麼辦?如果我錯了會導致什麼後果?
4.質疑原始問題-為什麼我會這麼認為?我是否正確?我可以從推論過程中得出什麼結論?
蘇格拉底提問法讓我們不再只憑直覺或被強烈的情緒反應影響,可以建立經得起考驗的概念!
整合思考方法主題讀書會 

心靈處方箋 逆社會觀察

學術人追求科學證據,生活人追求使用有效!

By Zen大
on
2020-11-10

對學術人來說,安慰劑效應或仍無法被科學理解的因素,或許必須被挑出來確認清楚,加以排除,好檢視科學想驗證的東西的實際有效程度。
不過,我們是生活在日常生活中的普通人,學術人那些檢核標準,其實真的不需要全盤接受,畢竟我們又不寫論文。
對普通人來說,有效果最重要,管他是不是能夠通過嚴格的科學檢驗標準,安慰劑效用也無妨,超自然的奇蹟也可以,只要能夠有效解決問題就好。
我並不討厭學術探討時追求嚴謹的純粹,在學術領域也的確有必要。
但是,學術標準試圖也成為日常生活的唯一檢核標準時,會排除了當下雖然還沒有辦法驗證但也並非沒有效(只是通不過科學標準的檢核)的可能性。
或者說,是否已經認為沒有科學不能檢核或掌握的事情?
科學是柏拉圖圈,永遠有柏拉圖圈之外的不可知的世界與力量在產生我們仍然無法理解的影響力!
當未知出手,當敬畏未知而非以這不科學排除之!
但是,也請務必小心不要被打著未知可以幫助你之名以不合理高價兜售商品/服務之組織或個人或騙!
未知只能敬畏與期望降臨,或許可以主動尋求,卻不可能被商品化或系統化,更別說成為凌駕科學嚴謹的有效性保證(若真如此,早就經過系統性研究被納入人類的已知,被科學造冊納管)!

教育與學習

以為自己有努力,是生活中最大的自欺欺人

By Zen大
on
2019-12-12

很抱歉的想要來說一個不討人喜歡的話題

有些人口中說的

自己買很多書的所謂很多

其實根本不多

只是在自己的有限認知與周遭環境比較下的結果。

 

您只是以為你買/讀很多書

就好像你自己以為自己很努力很上進,很認真過生活

但其實是沒有真的碰到什麼叫認真上進與多所產生的誤解!

 

我碰過不少跟我說他買或看了很多書

一問數據資料或看完所謂書櫃的藏書後,我就不太再說什麼了。

可量化的證據很重要,不是聽起來有道理的論點都是成立的。

 

就像有些人口中說的自己努力,很可能根本算不上是努力

只是周遭更不努力造成相對比較下的假象。

 

所謂的買很多書然後都沒看這句話的真相可能是

自己其實不怎麼有讀書,且書其實也買的不怎麼多!

 

我一年買大概二十萬上下的書

將近一千本,讀完的大概五六百本。

勉強到這種程度,才叫多吧?!

家裡的書都用堆疊的情況。

 

一個月買個幾千塊,讀不了十本書

然後,常常跟別說自己買太多書都沒看

有知識焦慮,這是偽命題啊。

 

主觀認知不等於客觀真實!

 

退一步來說

我的例子或許比較極端

但是,身為一個有上進心且想在專業上有所成就的人

每個月固定閱讀數本自己專業相關的作品

新書或新論文上市就能把握或找來看,應該是算合理的事情吧?

 

可是,不少人固定連逛書店跟買書讀書的習慣都沒有

自己的領域相關的專業書讀不到一百本的也所在多有

連基本的專業知識的知識庫或最新狀況都無法把握

要說自己很努力,我覺得真的需要有一些客觀指標來衡量會比較好?

 

另外,每周寫點跟自己專業有關的文章,或整理想法或與其他人分享

累積自己的專業表達力與影響力

應該也是一個想上進的人應該可以做得到且必須堅持下去的事情吧?

可是,實際上會堅持做下去的人又有多少?

 

如果連上述的閱讀與產出都難以定期維持一個可量化評估的數量

卻認為自己很認真或做了很多事情

很可能只是自己以為做了很,多其實並不多

就像有些人以為很努力了,其實並不算真的努力。

 

當然,這些話說出來後讓人聽了覺得很受用

可以讓人覺得自己很上進,算是很高CP值的自我經營手法。

 

諸如此類的情況還很多

所以為什麼日常生活裡許多閒聊就是聽聽就好

認真往心裡去,則需要檢驗論述,檢驗論述則需要可客觀評估的證據資料

而且結果往往人言言殊,且會讓人不開心。

 

只是,如果您真心想要過上好日子

就要避開這種以為自己有在努力與上進的假象。

 

努力與上進,成果未必和過程有關

但是,過程卻仍然可以量化檢驗評估

或者毋寧說,以客觀量化資料評估自己的努力與上進過程

才可能揪出那些努力是無效

那些是自以為在努力的自我感覺良好,哪些是真正的努力!

 

留下那些真正有效的努力

丟棄那些只是自以為的努力與上進

務實客觀的面對自己的人生現狀,或許人生能夠過得好一些!

 

建議不妨給自己定一組客觀衡量上進或成長的指標:

1.自己的專業領域的新知,是否能夠即時掌握不遺漏?
2.市面上有重要新作出版是否會找來讀?
3.會否每天瀏覽與專業相關的網站期刊或意見領袖的訊息?
4.對自己的專業領域的傑出狀況有確實的理解?例如年收或是實務工作必須處理的範圍與狀況?
5.實務上來說,每年從專業上獲得的評價反饋狀況是否持續成長?是否有可量化指標來顯示成長趨勢?
6.在專業領域的影響力擴散情況是否持續增加中?有無可量化指標來評估?
7.自己是否是媒體採訪專業相關領域的備詢人選?
8.有沒有固定發表專業領域相關的評論或文章?若有,獲得的回饋狀況是否持續成長?
9.與其他領域的橫向連結或合作,是否持續成長?
10.年收入是否因專業的付出而持續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