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標籤

台灣

逆社會觀察

負責任公民會很忙:請先調適心情,面對接下來的四年紛亂空轉內耗

By
on
2024-05-19

做好心情上的調適跟準備,接下來四年大概就是內耗空轉格局。
要慶幸,蔡英文總統幫台灣累積了八年的成果,股票兩萬點,房價很高,各方面經濟實力跟國際關係都有一些進步。國家基礎建設做了不少更新換代工作,且還在持續進行。
我們有存了一些承受下檔風險的備餘,要感到慶幸。就當台灣過去領先了世界一段時間,現在稍微停下來等世界追上來。
社會系統的運作,也沒辦法一直進步,保守派,激進派,基本教義派…,總是會有扯後腿的能量。各國各有不同版本,台灣有台灣自己的問題。
這某種程度也是公民意志的展現。
我們應該更多設法了解真正的結構性原因,聽出他們不滿足的需求跟情緒找出制度解法。只是對立升高互相謾罵,讓自己憤怒,解決不了問題。
你只會覺得很累。
很多年前,我就開始練習不要動怒生氣,不能說完全做的很好,只是有個感觸,憤怒生氣需要很大的能量。
然而,憤怒生氣反而會讓思緒混亂,判斷錯誤,且並不能靠這股能量解決問題,反而會因為犯錯而增生問題。
可以憤怒可以生氣,但是,當要開始面對問題時,要設法冷靜下來。不妨學學四叉貓的笑看逆境,談笑自若的面對其他陣營者,能夠自嘲,笑得出來,就能夠找到出路。不要憋住一口氣自己悶燒悶著氣。
如果總是第一個反應就是憤怒生氣或焦慮,那麼接下來四年會很累。
朝小野大當格局就是如此,陳水扁政府時代已經發生過八年,非常慘烈,還讓對方得逞,然後繼續跌八年。年紀大一點的也經歷過,可以回想看看,不用太感到陌生。
如今對手已經換了一批人,跟以前不一樣了,不講武德,沒有基本操守,以破壞一切為最高指導原則。我們還沒找到辦法破解,會焦慮憤怒難過可以理解。
說真的,不妨認為,他們的目的之一,就是讓你生氣焦慮不安難過,好等著我們犯錯,他們得到更多戰果。
不想輸掉更多,首先得要冷靜下來,看清楚時局。
要知道一件事情,他們基本上都在演,他們都在挑釁,他們不斷練兵,等待我們犯很基本的錯,從而佔據更多成果。
出社會就是這樣,會碰到壞人跟壞事。或者說,會碰到生存價值觀跟基本路線跟我們的認同不一樣的群體。雙方沒辦法有共識,卻還是得生活在這塊土地上。沒辦法滅了他們,只能設法增加自己的盟友,強化體制,制衡對方。
三權分立就是為此被發明出來的。
民主社會的優點,就是政權轉移時的動盪比較小,死傷比較少,但是並不是不會動盪跟只會一直進步。
歷史沒那麼簡單,天底下沒有那麼好的事情,生活從來都是艱難。沒有天天漲停的股市,就算有也不長久,總會有人看空放空,總會有黑天鵝灰天鵝灰犀牛龍王之類的系統性風險。
過去有一些累積已經是萬幸,過往數年,各國都是負累積較多,台灣已經很不錯。
不要習慣了這些不錯,從而成了這些成果都是理所當然的思考框架。國家成功是很難的事情,大部分都是跌跌撞撞,摸著石頭過河,沒人知道明天是否還能繼續維持昨天的光景?
國民如果冷漠,惡人就能放心奪權,收割社會過往累積的成果。
接下來新的一周,時局要加入新篇章,就是朝小野大,內耗空轉。冷靜下來,先讓子彈飛一會兒,多看看對方發的招,別急著衝出去接刀,小心自己滿身傷。
看清楚模式後,再思考辦法。
台灣還不至於脆弱到不能承受一些波動。
要培養能夠從劇烈波動中累積能量,讓自己成長的反脆弱體質。
2026那次選舉結果,會讓鬧事陣營決定加碼力道鬧,還是收斂乖巧一些。也等著兩年後公民社會表態。憤怒的能量,不如轉化成行動力,屆時可以一口氣爆發出來。
負責任的公民接下來會很忙,做好準備再下場,才能撐得久。這次也是比耐心,比氣長。才正要開始,也別被失敗主義擊垮。
三權分立的制度沒那麼容易被瓦解,只是其他兩權目前在看守階段,不能作為,場面看起來稍微凌亂一些。
再等等。太焦慮的話,就先去追劇,休息一下再回來。
共勉之。
這次國會改革法案,有人說,就算國民黨版版通過也會因為違憲,被憲法法庭擋下來!
這讓我想到不久前,國民黨表決通過電價凍漲,然後經濟部也是翻出法條來說這個決議凍漲案無效,堅持要漲~
然後,國民黨又說那要修法,以後電價調漲要送到立法院來審議通過才行~
其實,我在想,不管上一次還是這一次,國民黨不可能不知道就算這些法案強行表決通過,最後無法執行或被駁回的機率很高。
那麼,為什麼要做?大概是練兵+狼來了計畫~
讓民進黨不斷高分貝砲轟反對,讓國民覺得國會就是亂,搞得兵老師疲,逐漸麻木,再一口氣推出他們真正要過的案子~
局勢已然隨著蔡英文結束任期而進入新篇章,人家做好了準備,我方則依然活在過去的模式裡,對於新篇章的應對之道,還在摸索中,對方已經展開一波又一波的猛攻了~
聽說藍委明天要去太平島,那麼今天鬧完拍拍屁股就走了,不是練兵是什麼?
兩兆建設法案,沒環評沒審議還要十年做完,想也知道法案就算過也不可能完成,中橫南橫的整修都花了多少年?花蓮王提的那些要求,比上述兩案還要困難多少倍?十年能做完的話,環狀線應該三天就能修好開通了吧?
就是一直鬧,破壞規則~
我一直認為,秩序不會真空,民意需有代理,不會投民進黨的那些民意,民進黨支持者很少去想怎麼辦?就只是罵他們笨跟傻或壞,但是,他們還是要有人代理~
眼下是不可能慢慢轉移到其他非綠營政黨,然後削弱國民黨勢力了!
前幾年就有人說,讓國民黨做好過民眾黨,這次也再一次證明,國民黨耍起狠還是無人能出其右~
講到選民結構、社會系統這些就有人不開心,我們社會習慣了用個人層次看社會層次的問題,且認為可以用個人努力克服一切體制問題~
歷史總是告訴我們,我們無法從歷史學到教訓~
當年王金平鬥輸馬英九,多少讓他在在318採取中立姿態不管,現在是韓國瑜不是王金平,韓國瑜跟民進黨還有筆前債要清。
兩者局勢完全不同,現在民進黨,沒先拿到公民社會多數的支持,就選了力抗兩黨這條路,導致現在的局面真的不樂觀。
國民黨早就選擇讓不講武德的人上來,跟以前完全不一樣了。
他們不一定要現在通過改革法案,他們只要兩兆到手,只要再讓520很難看就夠了。
他們還有很多時間可以慢慢跟民進黨耗。
讓系統直接被摧到最緊繃…現在有一些人去立法院聲援,但也有車輛載大批警察來到立法院外面。
 
 

逆社會觀察 經濟與生活

深化升級高階製造業,站穩跨國分工關鍵位置:台灣開展出了一條,有別於歐美日韓既有發達國家經濟發展的新道路…

By
on
2024-05-09

由於台灣缺乏能將學術研究寫成國際暢銷書的學者,加上台灣對自身社會的研究大多以外國的社會經濟模型為基準,加上台灣的國際關係特殊,直接忽略台灣的研究不少(況看歐美人寫書探討社會經濟文化時都不太談台灣就知道了,即便近年大談疫情衝擊,也還是忽視台灣這個異例),以至於長年以來,台灣社會的實際狀況不透明,難以為自己與國際所知而被嚴重低估。
然而,台灣是世界第二十一大經濟體,如果以人口兩千萬這個規模等級的經濟體來看,則幾乎是世界第一。
歐美人對台灣的理解,最多就停留在製造代工崛起後的亞洲四小龍,且認為台灣沒能順利度過產業升級轉型,因此落後於韓國香港與新加坡。
然而,實際真是如此嗎?
先不談近年來已經順利完成半導體升級的部分,就是早年的製造業代工的部分,台灣在本地生產成本上升後,其實陸續到中國東南亞乃至東歐南美州找機會的企業很多,甚至發展出了地區型跨國際業。
一般研究跨國企業,若不是談麥當勞星巴克那種第三級產業,就是豐田國際牌這種有自己品牌的製造業,然而,台灣的代工廠即便出國去發展也還是繼續深耕代工,繼續幫人代工製造,有很多繼續維持世界第一~
這些企業走出台灣後,帶了很多台幹出去,這些人也跟著企業發展一起成長茁壯,收入上升,日子過得並不差。
只是台灣的企業很懂避稅,有些會叫你辭掉台灣的工作,再到當地應聘,所以,帳面上未必能直接反應這些台幹的收入狀況,甚至可能被歸類為台商走出台灣後的失業大軍的範疇中!
其次就是近年大幅升級深化的半導體產業,這個部分媒體介紹不少戰果就不用多說。
然而,從世界體系理論的國際分工角度來看,台灣其實發展出了一種歐美社會科學家過去沒能預測到的新經濟模型~
過去學者認為,工業化之後是後工業社會,生產製造等環節會外包給相對不發達的經濟體,先進國家會走上文化與知識產業為主,以及保留跨國營運總部,總之,製造部門會萎縮,實際上也的確如此,再加上新自由主義全球化崛起,歐美的工人階級不但人數萎縮且待遇停滯,無法再維持在1970年代的社會中間位置,開始向下流動,社會型態走上貧富兩極分化~
二十年前台灣也曾經在思考,電子代工產業是否也跟傳統製造業一樣走到了瓶頸,必須將工廠外移?
實際上也啟動了一波外移潮,所以中國有不少台灣電子大廠過去設廠。
此外,當時台灣也積極投身文化創意產業,試圖轉型為後工業社會,還經常拿日韓作為自我檢討反思的投射對象,特別是近年來的韓國,文創產業大爆發,更是經常被拿回來檢討台灣。
然而,就在整個世界一片認為未來該怎麼走比較有機會的時候,台灣的電子業繼續深耕發展,跨過了其他國家跨不過的障蔽,且建立了自己的生態系,成為整個科技業不能繞過的環節,甚至趁著疫情期間台灣初期防疫得宜,得以一口氣超越其他競爭對手,獨佔了半導體產業深化後的紅利,於是,產業獲利能力與營收規模大爆發,直接往上跨兩三個等級!
再加上原本傳統製造業仍然有許多隱形冠軍,也就是說,台灣扎扎實實的站穩了製造業中高獲利的部分,在製造業中自行完成了升級~
製造業的強大,才能聘僱大量的勞動工人,這一勞動工人從傳統的技術藍領轉為知識白領或知識藍領,強大的製造業才能提供足夠多的高薪工作,因為第三級產業是圍繞著製造業開展的,服務業是為了解決製造業勞動力的生活運作需求而出現的生活照護產業,有高大量薪的製造業成員才能帶動第三級產業的蓬勃發展以及收入水準提升~
簡單來區分的話,第三級產業中又分成上中下,會計金融法律教育時尚算是上層,其他生活美學風格的優化部分算中間,基礎生活運轉服務算是下層~
也就是說,台灣走出了自己的國家經濟升級道路,跟過往歐美日國家預測的農-工-後工業不同,我們是深化了工業部門的製造業,成功上升為高階製造業,繼續盤據製造生產環節~
最堪作為對照組的就是日本與韓國,特別是日本的傳統製造業,韓國的半導體科技業,日本雖然有很多厲害的技術,也還有很多獨一無二的獨佔專利,但是因為金融與其他環節跟不上(例如沒辦法像台灣的傳統製造業順利發展出區域型跨國企業,靠代工生產製造擴大規模與市占;反而被日式經營的特殊性壓制,許多仍然以下町工廠的型態存活,沒有發展成跨國企業),沒能讓這些厲害的技術有效的轉換成收益;韓國則是半導體產業深化失敗,雖然文創產業蓬勃發展,但是,就如其他文創產業如動漫、觀光一樣,能吸納的勞動人口或許不少,薪資卻很難有效大幅提升,因為服務業的薪資水準是不可能高過製造業的…
台灣其實還得利於一點,雖然過往都被當成缺點,那就是人口規模不夠大,企業想壯大發展得走出台灣涉足世界,日本就是人口規模足夠大到自成一個自給自足的經濟體,加上日式經營的一些因循守舊,因而在最有機會國際化全球化發展的時間點上選擇向內深耕自己國家的市場,拋棄了海外市場,以至於後來寒流有機會承接這個市場~
總之,台灣的經濟轉型成功是僥倖的意外,就是在沒人看好的情況下,意外的最後湧現出很不錯的成果!
當然,我們也開始有經濟高度發展之後的社會病,像是高房價與所得貧富不均,沒能進入高薪產業加上沒有夠好的出身庇護,就很可能落入中下階層。
不過,即便如此也並非完全沒有翻身機會,我們社會的草根能動性很大,我們社會不是大財閥寡占市場的韓國型態,我們是擁有將近兩百萬中小企業+數千家大型上市上櫃公司的社會型態,有很多收益規模不算高但能活得還可以的自營商,這是另外一個很少被深入研究卻是扎扎實實支撐住台灣經濟與就業勞動力的一隻腳~
如果我們有更全面的社會科學研究跟不要那麼愛鬧事的媒體總是扯台灣後腿,也許國人的生存滿意度會再高一點吧!
政治跟文化的確是台灣比較弱的部分,這兩者都跟過往台灣社會長期被殖民統治,無法發展自主獨立性有關,這是台灣接下來的課題,也是文化產業能否接續而上,也成為能夠創造收益的產業的勝負關鍵~
我們太少對自己的研究,太不了解自己,凡是拿國外的標準來自我對照與檢視,如果跟國外相同感覺就是好,如果國外沒有我們有就覺得好像哪裡怪怪,可是,也許我們的特殊性並不差,只是欠缺文化論述將之建構成模型,向是界發揚光大而已~
因為單從各種統計數據來看,我們實在是很不錯的中型人口-富裕發達國家,只是有一些扯後腿元素得一點一滴收拾,才不會搞砸這些好不容易發展起來的結果。

交易構成的世界秩序主題讀書會(錄影線上版)

人人當老闆 職場煉金術 經濟與生活

台灣房價漲不停…

By
on
2024-04-18

2008年到現在的房價上漲,馬英九調降遺產稅,聯準會跟各國量化寬鬆/利率大降(錢不值錢,看黃金漲幅可以略知一二),台灣房屋持有成本低,台灣投資客擅長槓桿操作,總體經濟下修後再衝高,等待都更的全台老房數量不斷上升,台商鮭魚返鄉,台積電與半導體帶動的士紳化,人口結構來到戰後出生率最高的世代買房,台灣仍然推崇有自己的房子很重要,繳房租不如負房貸,政府放寬貸款年限,房貸利息補貼政策,新青安上路,營建成本上升…以上都是原因。
如果說,其中任何一點都能造成房價上漲,那麼,諸多因素複合之下,有些還是結構性因素,大趨勢下,房價很難不漲。
世代+階級的不平等,會因居住成本上升問題而擴大。出身中下階級,揹學貸長大,沒有父母可靠,無法進入高薪產業的普通上班族白領或技術藍領青年世代受困其中,看起來難以翻身。
尤其是現在這一波,連租房租的成本都大幅攀升,以前是高房價但是房租還算合理。現在是連房租都飆漲,房屋品質卻差強人意者眾。
進不了高薪產業,想翻身,要不就出國,要不就自己創業/自營商。如果按照社會既定遊戲規則走,唸個不上不下的學歷+進公司當普通上班族,很難在這篇結構性壓力下突圍。
當青年時代無法累積剩餘,累積資本,無法買房是其次,很可能連結婚生子都放棄,國家生育率持續探底,新生人口數出現螺旋式下降(目前是正在進行式)。
歐美日等先進國家中,出身中下階級的青年時代,也都是如此,而且很多國家還不像台灣,政府會平抑能源與食物還有交通方面的民生物價,幫忙減稅,給青年一些政策性補貼…。
台灣的問題是,現實面很難出現足夠多且便宜的社會住宅,來保障弱勢與青年時代的居住權。坊間甚至有人會要求個人為結構問題負責的言論,像是你可以便宜賣掉你家的房子啊(完全沒有任何解決力的提案)!
全球化的趨勢就是上層世界串連,自成一國,各國蛋黃區的房價物價比照世界最先進國家水準,高不可攀,從而形成階級障蔽,阻止中下階級階級流動,鞏固既得利益階層的勢力不受影響,可以持續繁衍。

設計個人商業模式,不用離職也能做的副業/創業-主題讀書會(錄影線上版)

財務規劃-設定財務目標與執行方案規劃主題讀書會(錄影線上版)

逆社會觀察

有些人說:歐美的基本薪資跟平均薪資比台灣高…

By
on
2024-04-13

台灣有些人會說歐美的基本薪資跟平均薪資比台灣高,甚至房價物價卻比台灣低,來說明台灣民生指數痛苦。
嗯,但是他們通常不會說,台灣不是正常國家,在國際上會被打壓無法加入國際組織,不利競爭。
他們不會說歐美完成原始積累的時間比較早,進入資本主義社會形態的時間比台灣早很多。
更不會說自己國家,早年在國際上的掠奪創造了驚人財富、趁此優勢佔據世界體系的核心地位。台灣則是在戰後從邊陲一路往上攀升到核心。
也不會說,台灣稅率比較低,台灣人口密度比那些國家高(地窄人稠,人口規模跟土地規模都不高),台灣失業率比那些國家低,醫療費用更是便宜很多,而且服務業發達,便利性強(服務業難高薪)。
如果比較不是全面性的評比,比而是挑出台灣弱的項目來比,那當然台灣遠不如人。
況且,台灣的確不是第一名,台灣只是全球第二十一大經濟體。
而且交通是真的不好。
更別說台灣的地緣政治風險,以及黨國毒素。
如果將各種不利台灣經濟發展的條件納入考慮,放眼世界,能跟台灣一樣在戰後短時間內,成為高所得的相對富裕國家只有韓國,新加坡。
歐美先進國家中的一般人,有時候不太瞭解世界史對非西方國家的不利因子,在那邊侃侃而談非西方國家不如他們。
跨國比較是很難的事情,選擇性的比,要什麼結論都能推的出來。
話說回來,比較往往是看你站在什麼位置上看問題,也就是你的階級屬性影響很大,自己的利害關係往往會影響最後的判斷結果解讀。

交易構成的世界秩序主題讀書會(錄影線上版)

生活有感想 逆社會觀察 教育與學習 經濟與生活

我是1976年,龍年出生,那一年是戰後台灣人口生育數最高峰…

By
on
2024-01-18

我是1976年,龍年出生,那一年是戰後台灣人口生育數最高峰,總計該年度出生人數高達四十二萬人,此後,台灣的出生率就不斷往下掉!
1982年上國小1987年台灣解嚴1988年上國中1989年柏林圍牆倒塌,日本泡沫經濟破滅1991年上高中,同年蘇聯解體(全球化開始)1994年上大學1998年大學畢業出社會,亞洲金融風暴1999年網路泡沫化2001年,911事件,同年天朝加入WTO2002年台商開始大舉西進(此後台灣白領上班族逐年減少,非正式雇用型台抬頭)2003年SARS(我唸研究所加當兵,這一年出社會/但1998上研究所就開始打工)2008年金融海嘯(這一年出現了22K政策,打壓社會新鮮人起薪將近十年的時間.不服從的都打成草莓族~)2014年,太陽花學運2016年,中美貿易戰爭開打,之後台商開始回流2020年,新冠疫情席捲全球
1976年出生的人,剛出社會的前十年,有一半時間都在承受系統衝擊,承受系統過熱與衰退的反覆交錯出現,還有數量最龐大的競爭同儕!
國外有研究發現,不景氣時代出社會的新鮮人,同樣學歷產業與工作的前提下,終生年收入比景氣時代出社會的人少!
台灣還有2008~2016的國民黨完全執政(中央,地方,立法院),馬英九積極推動貶抑唱衰台灣經濟,追捧天朝的活動,如火如荼展開中。
房價則是從2008年前後開始飆漲,在差不多是我們這個年紀應該可以買房之際,房價卻如脫韁野馬衝了出去,不再回頭…
1976年出生,可以說出社會將近二十年,超過一半以上時間(嚴格來說只有2003下半年~2007這段時間還可以),台灣的經濟系統都在下墜或處於谷底停滯期…
1976~1985這十年間出生的人,大體上都經歷著一種年幼成長期經濟仍然向上攀爬,等到自己上大學或出社會不久,景氣突然下墜崩跌,從此被制約住很長一段時間的窘境。
台灣的少子化,從2000年左右逐漸變嚴重,也就不足為奇了,對應的大概是1970年代以後出生的人,畢業出社會十年多之後,面對景氣低迷薪資停滯與過勞的經濟環境,越來越多人只能選擇晚婚不婚,減少生育或不生育。
我這個世代真要的抱怨,也是有很多可以外在歸因的事情!
蔡英文上台之後,國際情勢改變,台灣選對邊,八年時間,總算止住頹勢,開始谷底翻身。甚至2020年跌破全球眼鏡,守住新冠疫情,沒有第一時間衝破防線,還讓半導體產業一口氣衝上最高峰,股市也跟著拉抬上萬點,也難怪四五十歲世代,是最支持民進黨的世代~
每個世代有自己的成長經歷,碰到的執政者與時局環境都不一樣,所以政黨偏好也會不一樣。
以大我個二十歲的世代,是經歷台灣錢淹腳目跟蔣經國後期執政,社會開始開放的時代,那個時代的人,不少人較多受惠於國民黨執政(除非熟悉台灣史,或是家族中的長輩承受過二二八或白色恐怖),自然偏好支持國民黨,也不讓人意外~
如今的青年世代,生命史跟我或我上一個世代很不一樣。
我的上一個世代是出社會後,台灣經濟開始成長,中壯年後經濟開始衰退;我這個世代是出生到出社會前,台灣經濟開始成長,出社會後經濟開始衰退;青年世代則是生下來就一直面臨著經濟衰退,景氣惡化與停滯,還有政治惡鬥。
出生後面對的是無止境的下墜,看不到未來希望的世代,跟我或我上一個世代會產生的世界觀與價值觀是截然不同的,會出現想破壞一切,想教訓之前的世代,厭倦藍綠兩黨瓜分政治也是可以理解的。
這有點像美國的中下階級白人厭倦共和民主兩黨聯手寡占美國政壇,圖利與其交好的財團與利益團體,捨棄中下階級白人於不顧,對於日漸破爛的基礎建設與社會問題不聞不問,因而轉向支持打破一切既有框架的川普…
每個世代生命史都無法複製或重來,也很難同理的帶入去理解(因為自己沒有經歷過那些事情,若也不從史書資料去掌握時,很可能就是處於一無所知的狀態)。各自世代的集體決策本都有自己的結構成因,如果願意的話並不是不能理解,只是大部分國民沒有這種餘裕~
比起國族,文化,階級,性別,世代差異,是更難理解的差異。
主要原因在於,其他各項的平權觀與不平等/歧視的探討或多或少融入教育,也常常被提醒避免國族自我中心,父權霸權,文化本位主義,有錢人不能夠恃強凌弱…
然而,不同世代間的生命史差異,造成每一個世代跟其他世代都完全不同都世界觀與思考模型,很難歸納出某種普世標準,甚至為反而反,打到掌權世代成為一種正當性,更難彼此同理。
世代間的不同意見的鴻溝,很難跨越。
世代衝突是最難化解的衝突,因為能夠取得同理的共鳴點太少,共享的生命史經驗太少,大眾媒體時代還有一些集體記憶可以映射,進入網路時代則難上加難,每個人都生活在自己的小部落裡,社會僅剩的共識/常識不多了…
其他的意識形態差異暫且不談,民進黨跟國民黨之間是一次世代之戰,民進黨跟民眾黨之間則是另外一次世代之戰。
至於民眾黨跟國民黨有點像爺孫,不常在一起時,感情看起來不錯,會聯手對付中生代,但其實雙方還是不一樣,而且兩方都想自己的特殊性主導對方,取得控制權。

理財就從整理人生開始(線上分享會)

人生下半場,要怎麼過才能健康又快樂?-熟年生活準備要趁早分享會(錄影線上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