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標籤

批判

寫作有方法 教育與學習

用社會學想像力深化寫作力

By
on
2023-05-30

社會學人常說的社會學想像力,非常好用。
除了早年以為可以用來分析社會,後來發現,豐富寫作內容與深度,也非常好用。等於是把經緯宏觀微觀還有質疑現狀全都囊括,是社會學版的邏輯嚴謹/MECE。
社會學學想像力,基本上是由下列四組思考脈絡組合應用而來~
1.兼顧宏觀與微觀,個人焦慮與公共面向思考議題時,同時兼顧個人層次與結構層次,不偏廢,也不犯合成謬誤或分割謬誤。
2.歷史意識不以當前社會的價值觀或意識形態為絕對正確,導入過去人類歷史的相關案例之見解進行比對。
3.人類學思維不以當前所處社會之價值觀或意識形態為絕對正確,導入其他文化民族國家的相關案例進行比對(甚至可以與2整合,歷史上其他文化民族國家的案例也能納入比對)。
4.批判意識不以當前發生之事件或現象為正確,以質疑當前現象存在之合法性與合理性出發,提出如果不是這樣而是其他情況會如何的思考?
簡單來說,使用社會學想像力,就是比較一個事件的古往今來的案例,且不以當下為正確(當代主義謬誤),不只考慮具體個人層次也探討集體結構層次與此一現象或議題的關係。
歡迎參加社會學導讀主題讀書會(錄影線上版)

寫作有方法 心靈處方箋 教育與學習

人得要很懂得發問、檢驗與修潤,才有辦法駕馭AI

By
on
2023-03-17

我在寫作課中總是會提到的,寫文章就是作者為了解決問題,將找到自己覺得滿意的整個過程整理出來,用線性文字跟讀者分享。
如今,寫成文章的部分,AI可以幫你搞定,但是,仔細想清楚明確的問題來提問的部分,還是要靠自己。
在邏輯思考與表達工作坊,我也花了相當篇幅介紹提問方法(別人給的問題,使用拆解法,將問題細拆開來,自己構想的問題則是用歸納法,從小地方慢慢匯整成大問題),介紹我的九宮格提問術。
現在看起來,用在AI操作上,相當好用。
連問五why法,邏輯提問力,九宮格提問法,批判思考等,都是未來會常常用到的工具。
也就是說,人類未來要做的就是根據各自的需求,詳細拆解問題並將所拆解的問題好好串連架構成模型,逐一丟給AI去跑答案,再讓你來檢驗,修潤答案,決定是否使用?
問題問不好,得到的就是跟其他人差不多的答案。其實也不能用。
問題問的好,得到的答案,可以開始修改潤校,進一步深化與展開,慢慢逼進最後版本。這個部分跟過往寫作的後半部很像,寫作就是發想~組織~潤校。以後的寫作重心放在發想問題跟潤校AI整理出來的資料。省了自己花時間打字,將原本發散的網狀資訊該改寫成線性文字的痛苦過程。
以後的寫作課大概就是釐清問題,檢驗AI組稿的資料,然後用自己的修辭下去優化稿件(提問術+批判思考能力)。不管寫什麼,都差不多。
說起來,本質核心並沒有改變,只是把過往人類最不想做且花時間的部分外包給AI來做。
話說回來,AI寫的文字,有種工科生的機械式生硬感。文字跟文字串接的太整齊有邏輯,缺少人味與腔調。從口語表達來說,是沒有腔調(人的文章,很像人的口語表達,內含很多地域貨家族特性,也有個人偏好)。AI的文章就像沒有口音的標準語,少了人味。還沒改過的小說初稿也是差不多。這個大概要靠個別訓練自己的AI來優化。
AI是從有到有(世界上存在於網路的資料作為基礎,不存在的默慧知識就沒辦法了),但人類是從無中生有(人腦思考是系統論中提到的湧現,從底層逐漸往上匯整,往往能將真實世界中發生但還沒有訴諸文字的訊息轉換為文字符號),且在生有的過程中,將自己過往人生經歷的一切,以人自己也不知道的方式附著在文字呈現上一起拋給了世界。
牽扯到科技哲學的部分暫且不談了。商業應用肯定能夠跑很快,但我們很快就會撞上我們自己思想的牆壁,因為使用者的大腦知識庫太貧乏導致的極限。
終究人類會發現,自己得具備精確表達思想的能力,才能讓AI成為真正高盛產力的工具而非只是一時驚豔的玩具或更省力的搜尋引擎。
跟我過去的一個演講提到的問題其實一樣,Google什麼都有,問題是你不知道怎麼找到需要的內容,因為不具備找到那些內容的關鍵字(資料庫)。
我覺得,AI是人類擁有的知識庫落差的進一步深化擴大。會用的人生產力可以百倍成長,不會用的讓就跟現在大部分人使用Gooole做的事情差不多。還是對社會生活能夠有很多幫助,但就是沒能讓工具充分發揮它的實力。
接下來也許很多人會開始學AI的操作技術,然而,並沒有什麼確切的技術,只有原理原則演變而成的使用竅門。模組化的技術會得到差不多的答案,個別具體的提問能力才能得到自己需要的答案。
實際上,這並不容易,人類歷史上搞懂怎麼思考與精準表達思考的人,一直都很少!
問出好問題,精準明確的問題,像蘇格拉底那樣的助產士,也許就是未來人類跟AI互動時所該扮演的角色。
那麼,蘇格拉底提問術的精神與方法,應該也需要納入。
總覺得,事情好像變的更難而非更簡單了!

這陣子常常看到有人分享自己對AI生成提問的結果,說真的,如果是剛好我也知道的領域,那些答案常並不總是完全正確,也遠遠沒有窮盡,就是抓了一些資料,用文章格式排列呈現。
提問者如果沒有檢驗結果的能力,很可能被AI提供到資訊誤導。
而文章化的結果呈現方法,會讓不少人失去警戒心,認為答案應該沒有錯。
答案沒有錯,不代表是最好的答案,也不是唯一的答案。生活或工作中追尋的答案,常常需要窮盡跟嚴謹,而非只要有答案就好。
這一點,問題不一定是AI,更有可能是使用者不會用所造成的。
能通過考試,我覺得沒什麼。考試的題目都是明確的,有規則跟標準答案可循。而且,是針對人類智能結構的弱點進行測驗,這卻剛好是AI的強項,因此要破解不難。
考試的出題者,剛好就是擅長發問者。偏偏日常生活的使用者,很不擅長發問。
我覺得,這波AI生成的炒作熱最厲害的一點、就是從AI生成可以寫出一篇文章切入,用這一點震驚很多人,於是後面好像就有一點照單全收了。
從NFT到元宇宙再到AI生成,不知道這波熱潮最後能否成為一股穩健的趨勢呢?
還是又一次矽谷發動的行銷?
這些年下來,大概也看懂了矽谷新創公司推出新產品時的自我行銷的路經模型了!?
—-數年前,有段時間,談科技奇點即將到來的書出了不少,我也都買來看了!
書裡提到一點很重要,就是跟許多人想的剛好不一樣,我們大部分人以為,自動化科技會淘汰勞力工作,實際上,是AI先淘汰中低階白領工作,因為白領工作中許多跟運算有關的事情,恰巧是AI擅長的,反而是勞力工作中許多人體動作的精密處,自動化科技跟不上。
舉個例子,光是人的腳的移動方式,現在都還辦不到。所以你會發現仿生學理那些仿生獸的腳的運作方式,跟生物的很不一樣,而且可以說是某種折衷將就下的妥協。
另外,雖然早就發明了可以灌入大量食譜的機械手臂廚師,要價也不貴(2萬美金),卻沒掀起餐飲業革命,許多人不喜歡機械手臂烹煮的食物!
科技這東西,最終要能以非常便宜的價格普及,才能推動社會變革,光是出現,有時候是科技被淘汰,有時候是得等上數十年才能普及,後者如傳真機,技術早就有了,但是實際的應用是多年以後才發生。
我很推薦<老科技全球史>這本書,作者從實用的眼光來檢視所謂的頂尖科技與人類社會的關係,提醒大家,不是頂尖科技被發明出來,最後就會被世界買單!
以前念社會學概論的時候,社會變遷一章就提到科技的進化速度跟社會文化的適應速度有落差(lag),落差會出現各種脫序混亂,這個落差在工業革命之後就成了新常態,也就是說,各種變動進化就是你我生活的新常態,而且也已經兩百多年了,只是進入數位社會之後,時間縮得更短,一代人裡面就得碰上好幾次大變化。
像我的話,國中出現個人電腦,大學出現網路、BBS,研究所出現部落格、谷歌,出社會後是通訊軟體革新,像是MSN之類,離開職場獨立當SOHO後則是臉書等社群平台跟智慧型手機帶來移動數位世界…,幾乎是每三五年就有一次新技術問世,也就這樣挺了過來!
所以我在很早之前就在想,資質不夠高的我,要想辦法在變動社會撐就一點,唯一能做的就是盡可能往產業上游或人類社會本質核心的領域找工作,本質核心就是幾千年來人類之所以為人類的必要條件…。
後來我有一些增補的想法,那就是,盡力累積各種資本,因為,只要人類還活在資本主義社會型態中,社會終究靠資本推動,也就是馬克思說的,掌握資本的人,就能掌握生產工具跟生產關係,至少能混口飯吃!
早幾年那些談科技奇點的書,很擔心一件事情,那就是人類的勞動力將完全派不上用場,生產這件事情將完全交給科技,屆時人類要拿什麼來換錢,購買生活所需呢?以及,都交給科技之後,生產成本可能大幅下降,東西可能變得非常便宜且產量超級高,卻不太有人買得起(因為沒錢)…,某種程度這也是全民無條件基本收入,或是像機器人擁有者課稅等想法之所以出現的原因!
我的想法是,我們現在的人拼命想的事情,將來會出現意想不到的解決方案,人類社會一直以來都是這樣的發展,不是誰精準預測了未來,而是某種前所未見的破壞式創新,幫人類文明進行了典範轉移的革新!辛苦的不是跨過去之後的人類,而是卡在中間的,也就是接下來沒有資本可以支撐,又找不到工作可以換取錢財購買生活物資的人。

藝術家並不會擔心AI繪圖比人類更強,因為早在1917年,杜尚就用一小便斗推翻了藝術的定義。畢卡索康丁斯基等畫家,也早就宣告神似不再是繪畫的重點。
更深一層來說,牽涉到算法的技術,科技遲早都能接手。
工業革命後,工匠只剩下少數能夠存活,因為量產取代了大部分工匠。可是,工匠還是活下來了,因為工匠本身有比技術更重要的能力,掌握這樣能力且融入工作中的人,可以繼續存活。
關鍵是掌握只有人才能做到的事情。
—舉個例子,AI可以幫助業務,更精準的擬定針對特定客戶的開門話術,商品介紹,擬定質疑問題的解決的銷售文稿,設計銷售簡報。
將自己跟客戶互動取得的基本資料,性格取向,消費偏好,價值偏好等資料,丟給AI,可以快速判讀出客戶的類型,需求,痛點,合適的接觸接近與說服方式。
原本老鳥或資深業務長期工作累積才擁有的直覺,AI可以很快幫助新進業務縮短熟悉客戶且找到適合應對方法的時間跟試錯成本。
AI還可以讓文案,廣告,美術設計,簡報設計,行銷跟業務等銷售旅程上的相關工作整合為一,更有利於站在第一線的銷售人員。
受益最多的,就是業務。不用什麼都自己花時間學到精通,只要掌握客戶資料(這原本就是業務的強項),問AI就能夠找出推進銷售後續所需要的資料,簡報變精美,文案也優化。
只要抓到的關鍵字,其他的組合排列呈現,都可以讓AI接手做。
而業務擅長的一個點,也就是約到客戶跟客戶建立感情,AI還沒辦法直接取代。
AI是業務最好的個人特助,是超級大利多。–
再說說寫作,真正目的,是整理人自己原本發散的想法,用線性邏輯+獨特口吻修辭(我們賴以維生的比喻),建立自己的獨特表達方式,與世界接軌,傳遞訊息。
也就是說,寫作說大腦想法的具現化工具。
技術能夠節省很多執行步驟,成本與時間,但是,大腦的強化鍛鍊,目前沒辦法節省步驟。
例如擴充大腦知識庫,沒人能夠代勞。
如果因為AI搞到捨本逐末,人就真的很危險了。
腦子沒有資料庫,工具再厲害,還是長不出好成果。
否則的話,人類早就因為技術革命,推翻了階級與社會不平等,大家都發達了。
很多事情是AI辦不到的,像是讓大老闆跟你見面,投資你,經營人際關係與家庭生活,像是把AI變成高效能的生產工具之類的,應該多想這一塊。
關鍵是掌握只有人才能做到的事情。
歡迎參加
AI生成的使用、衝擊與回應主題讀書會

教育與學習

批判是針對證據提出質疑;批評則是針對論點主張(極其提出者)的反對…

By
on
2023-02-24

批判是針對證據提出質疑,批評則是針對論點提出反對。
前者關注事實資訊是否足以支撐結論,後者只是為了反對而提出反對意見,且不一定會附上證據。
批判針對的是證據,所以不管論點自己是否支持,都可以進行批判。而且,某種程度上來說,自我批判,也就是批判自己提出的主張的證據可信度,比質疑/批判他人的論點的證據更重要。
至於批評,通常只會針對自己不認同的論點,甚至針對提出不認同論點的人進行否定。主要針對其他人,較少針對自己(邏輯上不太可能發生)。
社會學非常重視批判思考,社會學的想像力認為社會學三大思考路經,分別是歷史學的想像,人類學的想像,還有批判的想像力。
社會學的批判思考,就是質疑現狀,不把現狀當成理所當然,而是去思考,如果現狀不是現狀,那會是怎麼一回事?
這些質疑跟思考都是針對論點的證據,也就是主張背後的根據與依據,理由與事實的檢驗。
社會學導讀主題讀書會(錄影線上版)

人人當老闆 職場煉金術 教育與學習

Why型思考與How型思考

By
on
2022-03-26

疫情這兩年多來的生活,類近剛開始當Soho的時候,常常得自己想出一些事情來做,因為不像過去那樣,時不時就會有工作找上門。長期帶狀工作也少了很多。
嘗試新點子,不賠錢(或少少賠)就試試看。雖然做了也不一定有什麼具體成果,但就是得試試看。不能只是坐等時間流逝。
自雇工作者,要有養成能夠驅動自己不斷去找新點子嘗試的習慣,十有七八可能都是徒勞無功,卻不能不嘗試。
坐等他人送工作上門,除了頂尖紅牌,其他人大概都會失望。
當初離開公司自己幹,決定靠寫作維生,就沒想過能夠被頻繁邀稿。畢竟那時候就算有知名度的人也很少光靠媒體刊物邀稿收入就能活(後來網路刊物也開始付費後,漸漸反而培養出這樣的寫作群體了),得自己到處找機會,甚至寫了很多根本賣不掉的習作。
太平日子可能多少還有一些,特殊時期,大家都在保命時,就真的比較難(減量在所難免,以前紙本不斷衰退時期我就碰過一次了,版面字數越來越少,刊登頻率越來越低)。
所以,這兩年,很多醫生娘開始開起團購,很多老師推出線上課程,很多餐廳開始做外送做便當跟超商搞聯名…,都是在找出路找機會,多方嘗試,勇於突破。
 
不過,縱使大家都不容易,有些人還是特別樂於助人,給人機會,助人於危難,拉人一把,著實是很了不起。
說到底,工作上的主動性,靈活性,最小成本試錯/創新能力,挫折復原力,快速商品化能力,在這個變動不居的時代,格外重要。光是擁有專業或經驗資歷還不夠。
更別說江山代有才人出…
另外,平日多儲蓄,建構好被動收入金流,也很重要。
疫情快到終點,又來個烏俄戰爭,真的像塔雷伯說的,唯有多做準備,累積冗餘,才能預防風險衝擊。
人生沒有長期一直順遂的,總會有波折。勝負在逆境時的自處之道,而非只看順境。順境時,誰都能過的不錯。
教學類的文章,必然會包含練習方法。教學市場的客群,把這些當重點乾貨,也願意認真鍛鍊。甚至花大錢找人教,務求能學會。
然而,如果將這類型文章丟到批判類的場域(我兩種領域都有做,方法類文章往往兩邊都會發),那個市場的族群,往往未必看得見方法的意義或價值,甚至只會說對這些方法挑毛病,或直斥不可能有人會做拉,人們(那麼糟糕那麼無能)不會練習不會做的。
然後,開始大談自己認為造成事件的原因,也還有人開始抱怨自己倒楣,政府無能…。偶爾也有把矛頭指向撰文者進行攻擊的人。
Why型思考,找到很多理論來解釋原因,卻無法解決問題,有時候反而成為強化自己原本對事件/現象的不滿的力量。
How型思考,雖然也看重探討原因(Why)。
然而,目的是找到解法(How),改善狀況。
思維邏輯的不同,導致的行為舉止也不同。
思考的切入點,並不是那麼不重要的事情。

逆社會觀察

光會在網路上罵韓酸韓粉,卻替自己找一堆理由不回家投票嘛?

By
on
2019-12-20

最近好像只要有人寫到自己身邊還是有人要投韓國瑜的文章,就轉很大,讚很多,然後很焦慮,好多人彼此提醒,要去投票。

彼此提醒是好事,我也買好票了,我身邊住美東的都喬好假了,要回來投票。

不過,如果想聽一下我身邊有沒有支持韓的?

有哦,不少!

搭計程車碰到的司機,開口跟我攀談的大概都是韓粉,我也算常搭了,因為工作。

我住新店,每次出門吃飯,特別是去中央新村那邊,每一個老媽媽都聊韓國瑜,都支持韓。

大安區文山區,撇開學校附近,只要吃飯時間隔壁傳來的聲音,也都支持韓。

再說親族,我姻親家族裡除了少數幾個,其他都投韓,最近有幾個考慮改投宋。

國語教會更不用說,好一點就支持宋,挺國民黨勝基本的。

工商場合一堆挺藍的商務人士講話都還是很大聲啊。

所以,很多啊?!

其實一直都很多,這就叫選民結構,仍然還未化解啊!

我是很習慣,因為我看數據也看理論。

台灣每次民進黨贏都是慘勝啊,沒有一次例外,而且都得投票率超高,民怨超高才會贏。其他時候,投票率低一點國民黨沒出超級大狀況,都是穩穩勝。

這就是黨國洗腦教育的庇蔭啊,那些人的情感認知跟資料來源管道一直都是被綁架且跟我們不一樣啊。

像我長年直接住在異溫層,從生活圈居住區工作圈再到教會圈,都是啊,看到的真實跟網路上的取暖很不一樣啊。

但我不會失敗主義,未戰先降。

我是覺得,就回去投票,講一堆駡啊,自己嚇自己的失敗主義啊,不爽,駡韓粉笨啊,都沒用。

選舉比票數不比智商,比感動不比理性,比故事不比聰明。

然後,結果一堆駡的人說要上班(我身邊就有,但我也不想說什麼了),不能請假,怕老闆,不想少賺,回家太花錢也太遠,自己一票沒有用,誰選上對我都沒影響只是我討厭韓,朋友想出去玩…總之,就是想罵但不想去投票。

那些不投票光駡的,都是嘴炮的廢話。

不要讓駡韓成為網路上騙讚用的手段,只是因為網路風向倒韓多,1124開票前的網路輿論還不是進步派碾壓保守派?結果開完票誰碾壓誰?

說真的,幾萬個讚能換多少票?大家都知道網路贊的轉換率很低,自嗨成分比較高,要不然網路生意怎麼會掌聲多成交少?要不然怎麼會超級網紅才勉強選上?

醒醒吧?!張看眼睛看真實世界,去菜市場藍營居住區跟生活圈看看吧!

然後如果感到焦慮,請在真實生活世界拉票,不要只在網路上各個同溫層網紅底下留言取暖。我至少鼓勵了一些情感上挺藍的改投宋!

給我動起來去拉票,然後去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