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標籤

社會工作

生活有感想 心靈處方箋 逆社會觀察

長照悲歌-親手弒親後自殺…

By
on
2023-06-16

先從一件私事談起,最近我岳父過世!
從住院搶救、轉入加護病房,再轉一般病房,到決定走安寧,離開,不到一個月的時間。
轉出加護病房後,雖然身體是日漸衰弱,但精神還不錯,有請看護照顧,家人沒有太累。
最後也跟家人們都見了最後一面,沒有拖延太久,沒有太多的搶救折磨,沒有長期臥病在床。
從臨終照護的角度來說,是很幸運的事情。
我有個老朋友,前陣子剛好我在個人臉書上問起看護的事情,才知道他的母親在家長照已經數年,他本人是練就一身照顧技能,也還好他們家經濟實力不差,他也很會賺錢,才能撐住這樣的支出跟精神壓力(他們家就是家族長輩不允許子女放手,要求他們搶救…)。
不是每一個家庭,都有能力支付鉅額金錢和看護費,在長期照顧失能或或失智的年邁親屬!
根據媒體相關報導的統計,每年為了照護家人而離職,約莫十萬人(大部分是女性)。
這些人離職照顧長輩後,幾乎就此中斷了工作升遷,未來要能再回職場銜接上原本的職務與薪水很難。
在日本,不少人因辭職照顧家人,後淪為下流老人預備軍,經濟出狀況,因為原本職場回不去。
五六十歲的老人,照顧七八九十歲的老人,是未來社會的常態。
將近十年前,我陸續出過兩本談老後生活準備的書,那時偶爾會出去演講相關主題,每次活動結束,都會有一些大姊留下來問問題。
聊著聊著,我發現,他們並不是真的想問道什麼答案,答案他們都知道,只是那些選項他們無法選擇,他們只是身心俱疲,來聽演講透透氣,找人說說自己碰到的事情。
近年,每隔一陣子就會出現一起人倫悲劇,是起因於不堪長期照護失能或失智或重病家人,決定親手了結家人性命後再自殺或自首的案例!
目前這方面的殺人事件,官方好像還沒有建立正式的統計分類,只有民間團裡根據媒體報導,做了紀錄!
幾乎每年都有,大部分的時候是落在個位數,然而,目前最嚴重的一年,將近二十起。
台灣目前仍然還遠未達到超高齡化社會的階段,目前承擔長照的世代也還沒有完全被少子化衝擊,大多還有手足可以輪替或共同出資。
也就是說,類似的不幸,未來隨著超高齡化與少子化發威,還會發生,案件數量也可能逐年上升。
說起來,面對長需求日劇普及這個社會現象,各界其實都有積極在努力推動一些變革,讓長期照護環境變友善,無論是DNR、安寧病房,還是長照險、喘息服務,通用設計,乃至高齡長者重視自我健康照護等等。
然而,以台灣目前的情況來說,社會福利加碼再多,某些經濟上實質貧困,乃至具體個案情況特別嚴峻的家庭,能夠分得的資源肯定是不夠。
這跟哪一黨執政無關,也未必是政府不願意付出,而是,這是高齡化少子化社會必然會發生的社會現象!照護人手不足,長時間到市場上購買照護人力的經費不足,只好自己來。
我覺得,現階段社會上在做的各種努力都應該繼續,我只是想到一件事情,現在是遠遠不可能,可是未來的某一天,我們社會遲早會需要討論並做出決擇,那就是讓某些情況極為嚴峻的長照個案家屬,申請讓被照護者安樂死!
也許有些人會說,這真是大不孝,怎麼會決定讓長輩去死?
二三十年前,DNR跟安寧病房剛開始推動時,社會上也有這種輿論,怎麼可以放棄搶救,怎麼能夠如此不孝?
近年來,這樣的聲音雖然當然還是有,但已經比過去一開始推動時小一些。
之前讀一本書,出版一些時間了,是長期推動DNR的黃勝堅院長的作品,書中有一段提到,台灣花在臨終醫療上,明知道救不回來但因為家屬的緣故,投入的搶救醫療資源支出,所費驚人!
這些錢如果能夠省下來,肯定能夠做更多有利長照或臨終照護的事情,也能減少健保的透支與虧損,但因為人們的情感因素,短時間內很難有效壓低。
讓特別嚴峻的長照個案安樂死,聽起來很不人道,也是不孝,在道德上的論述固然都沒錯。
然而,那些是自己沒碰上時的應然論思維,如果自己正式那個極為嚴峻的個案時,也許會想要從實然面去思考,有沒有什麼解法?
你明知道那只是延命,被照顧者的生存的尊嚴幾乎早已被磨損殆盡不說,照護者也筋疲力盡,氣力用盡,經濟也面臨很嚴峻的情勢。
再想想,國家不施援手,最後的結果,就是每年都會發生讓至親親手結束被照護者性命,然後自己了斷的悲劇!
這些人,都不是壞人,不可能是壞人,否則不會願意二三十年間,長期照顧臥病在床的家屬?
他們只是累到想要解脫,而現階段的法令與社會環境無法給他們解脫的辦法,他們也知道自己做的事情很糟糕,所以不少人才會選擇犯案後自殺!
我想不到還有比這個更讓人難過的事情,一個其實是很孝順的孩子,很愛自己另一半的配偶,最後因為氣力耗盡,精疲力盡,做出這種自己動手結束所愛之人性命的事情~
安樂死在現在的台灣遠遠不可能被通過,所以,這類的不幸大概就時不時會發生。
歡迎參加
老後生活準備注意事項分享會(錄影線上版)理財就從整理人生開始線上分享會(錄影線上版)財務規劃主題讀書會(錄影線上版)

文化創意考

吳清友先生與羅四維神父—為了台灣而奉獻自己的偉大靈魂

By
on
2017-08-01
吳清友先生與羅四維神父—為了台灣而奉獻自己的偉大靈魂 文/Zen大(本文發表於雲論) 不久前,誠品書店創辦人吳清友先生和輔大社會系創系人羅四維神父,在同一周內接連過世。 吳清友先生的大名自然全台皆知,知道羅四維神父的人可能就沒那麼多了。不過,雖然社會知名度有別,如果歸結起來,兩位有一個共通的特點,都是將原本可以讓自己的人生過得更好的時間跟經歷,奉獻給了台灣社會的了不起人物。 吳清友先生在三十多歲的...
逆社會觀察

請幫第一線社工加薪

By
on
2011-05-11
請幫第一線社工加薪 文/zen(本文寫於2011/4/12) 一個每天工作經常要超過十二小時,而且處理的都是人類的負面情緒,必須深入社會最底層最黑暗面的工作,社工大概是這類型工作中收入最低的一種,其他像醫生、警察等工作,收入再不濟也能有五六萬(而且還能隨著年資而調高),社工卻永遠只有三萬出頭(超級資深才可能有四萬),這樣的薪資水準如何吸引人才留在社工領域發展? 薪水少,工作多,壓力大,是第一線社工...
信仰主基督

社工作為一種志業

By
on
2010-05-15
社工作為一種志業 文/zen(本文發表於基督教論壇報) 書名:社工員的故事 作者:Craig Winston LeCroy 譯者:李宴甄、林立 出版社:群學 不明就理的人,或許認為「社工員」和我們的日常生活沒甚麼關係?畢竟我們既不出生在高風險家庭,也沒有酗酒又會暴力毆人的父母,家庭也不是特別貧困,心理狀況也很健康,根本不需要社工員。 再者,就算有甚麼問題,可以找教會的牧長和輔導幫忙,不然也可以向上...
書籍品評介

第一線社工員的心聲

By
on
2009-07-25
第一線社工員的心聲 文/zen(本文發表於2009.7/廈門書香兩岸) 書名:社工員的故事 作者:Craig Winston LeCroy 譯者:李晏甄、林立 出版社:群學 社工員到底在做什麼? 提到「社工員」,你會想到什麼? 一群穿梭於社會底層,負責分派社會福利資源給低收入戶的社會局官員,還是穿梭於獨居老人家戶,送送便當,視察有無需要送醫? 亦或者,根本不知道「社工員」究竟在幹什麼? 如果正在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