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標籤

社會科學

書籍品評介 人人當老闆 閱讀資訊饗 職場煉金術 在地想出版

2024年1月27日博客來圖書會員日推薦新書

By
on
2024-01-27

本期推薦新書書單如下,前十名是我有掛名推薦或覺得特別棒的書!
1.摩根.豪瑟,《一如既往》,天下文化->致富心態作者的新書,不用多說了,買就對了!
2.塚本亮,《有技巧的努力,回報翻倍!50個贏家思維陪你做對選擇,工作、人際關係、生活從此不再精神內耗》,幸福文化->本書我有掛名推薦
3.特雷.高迪,《決策的藝術:做出好決定的三個關鍵思考,讓你活出不後悔的人生》,遠流
4.薇奧理卡.瑪利安,《語言的力量:語言如何影響我們的思維、說話與生活,如何學會更多種語言,和多語言能力對腦部的好處》,晨星
5.上野泰也,《從「匯率」看經濟:看懂股匯市與國際連動,學會投資理財》,經濟新潮社
6.卡若琳.諾斯,《我所看到的上流生活:社會學家的金權倫敦踏查報告,深入挖掘特權、財富、金融投機與嚴密階級高牆共同掩蔽的都會實景》,臉譜
7.愛德華.錢思樂,《金融投機史:綜觀三百年九大投機狂潮,從泡沫中洞悉人性的貪婪與恐懼》,今周刊
8.派翠克.金,《最高的聆聽:建立真心連結、溝通,以及關係的5堂課》,大田
9.照屋華子,《麥肯錫邏輯說服術:最強解決問題思考法!再複雜難懂的事都能清楚傳達,無論誰都會被打動》,樂金文化
10.麥可. 達倫 , 海里格. 托爾布約恩森,《你有數字病嗎?:數學、數據、績效、演算法,數字如何控制我們的每一天》,時報
11.堀込憲二,《台灣磁磚系譜學:台灣磁磚大百科.八大類磁磚鑑賞》,遠流
12.狄波諾,《非線性創新思維:創意大師狄波諾 鍛鍊大腦靈活度的創意練習經典,掌握發想、拆解、連結的方法,激發自我與團隊的無限創想》,天下雜誌
13. 中村天風,《開拓命運:經營之聖與傳奇運動員終生奉行、實現好運的天風哲學》,三采
14.阿道夫.費實,《1898.福爾摩沙踏查:德國旅人阿道夫.費實的臺灣漫遊手記》,聯經
15. 每日新聞編輯部-取材組,《身為守護者的少年們》,好人出版社
16.歐普拉.溫弗蕾, 亞瑟.布魯克斯,《打造你要的人生:歐普拉與哈佛教授談「更幸福」的藝術與科學 》,今周刊
17.安德魯·塞耶,《階級的道德意義》,上海人民
18.井上裕之,《重在如何「用」:不焦慮人生的用錢法則》,楓葉社
19.布萊恩.費根, 娜蒂亞.杜拉尼,《床,和床上的人類史:性交、出生、就寢、死亡……床的歷史與我們在上面做過的事》,日日出版社
20.阿爾伯特.艾里斯曼,《ServiceMaster的故事:在人與利潤間尋得平衡》,博雅
21.關口美奈子,《男人想成為第一,女人想成為唯一:銀座頭牌女公關教你讀懂男與女從未說出口的真心話》,遠流
22.派翠西亞.伊凡斯,《敵意語言:接話與回應的方式,面對伴侶傷人的言語攻擊,適當捍衛自己 》,遠流
23.莎拉‧哈特,《從前從前有個質數……文學中隱藏的數學之美》,貓頭鷹
24.鈴木保奈美,《獅子座、A型、丙午 鈴木保奈美的首本散文集》,時報
25.班.拉馬林詹,《開啟心流的升檔練習:面對壓力與焦慮,運用心態轉換的頓悟,完全解封極限潛能,不靠天賦也能成為頂尖高手》,方言
26.井上理津子,《師徒百景:十六組傳技也傳心的匠人傳承故事》,大塊文化
27.永松茂久,《 30有成:如何成為自在、富有、不後悔的大人?》,平安
28.直井望,《摩登夢二:設計二十世紀日本的日常生活》,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29.丹尼爾.高曼, 卡利.查尼斯,《最佳狀態:超越心流,掌握個人持續卓越的情商》,時報
30.史考特.赫修維茲,《我家有個小小哲學家!:從每天洗澡時、睡覺前、回家路上的親子對話中,練習獨立思考的能力》,采實
31.丹尼斯.魏特利,《創勝心態:喚醒內在動能,激發無限潛能的勝念思考 》,平安文化
32.柔伊・錢斯,《影響力是你的超能力:耶魯熱門課程,解鎖人際影響的心理運作,自信開口、聰明談判,讓人一口答應你》,天下雜誌
33.王文華,《黏土愛積木:AI時代,人類如何勝出》,蛋白質女孩
34.尹惠植,《AI生成時代的工作革命:洞悉開始自主學習的AI將引爆的連續變革,在企業壽命縮短的大趨勢下提早掌握延長個人職涯的邏輯、能力與策略》,天下雜誌
 
 
 

書籍品評介 閱讀資訊饗 文化創意考 在地想出版

戰後台灣的社會科學翻譯出版品概論

By
on
2023-12-22

本文發表於臺灣出版與閱讀
戰後台灣的社會科學翻譯出版品概論
華語世界的社會科學翻譯作品,當屬於1897年出版,嚴復翻譯史賓賽的著作The Study of Sociology,中譯本名為《群學肆言》(上海:商務印書館)為最早。
爾後,嚴復還翻譯了政治學經典,米爾的《群己權界論》(上海:商務印書館,1903年),當今通行的書名為《論自由》。
戰後台灣
1945年8月29日,國民黨政權正式任命陳儀為台灣行政長官。其中管理出版的有「宣傳委員會」、「教育處」、「圖書館」、「編譯館」與「國語推行委員會」。
其中,「編譯館」與翻譯書籍出版有關。
當時要跟社會科學有關的翻譯書,約莫僅有商務印書館的「人人叢書」、「萬有文庫」。此外,當時的出版品,多從大陸地區輸入,台灣本地自行印製的出版極少,只有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出版的政治宣傳類圖書,或地方政府所印製的年鑑、旅遊指南和少數的文藝作品(辛廣偉,2000:25)。
1949年5月20日,台灣省政府、台灣總司令部宣佈戒嚴,自進入長達38年的戒嚴統治。同時間,政府開始整治出版,如查禁《資本論》。社會科學翻譯書出版事業,自此進入漫長的沉潛期。
1950年代的台灣出版
50年代的台灣出版界,以黨公營色彩和大陸地區來台的出版社為主。
一種是原在大陸地區就已是重要書局,配合政府政策將發展將重心遷往台灣,像是中華書局、正中書局、商務印書館、開明書局等,以印行專門書刊、學術書、工具書和中國國學叢書為主,如《三民主義》、《建國大綱》、《中國之命運》等,兼負政策性使命:「闡揚三民主義」、「宏揚中國文化」、「傳播學術新知」(吳建民,1983)。
另一類出版社則是隨國民黨遷台文人在台創辦,主要出版文藝類作品。如陳紀瀅的重光文藝出版社、張道藩的文藝創作出版社、張國興的亞洲出版社,以及紅藍出版社、明華書局、大葉書局、長城出版社等等。
此時期出版品,以文藝書籍、語言類書籍、工具書為主,社科類作品極少。
值得一提的是,1952年,劉振強創辦「三民出版社」。不過,三民當時只是重慶南路上的一個小書攤(游淑靜,1981)。
劉振強曾說過,50年代台灣有四種出版社類型:「大陸來台的出版社,由大陸撤退到台灣的公務員所開設的書局,或少數作家自己辦的出版社」以及「三民書局,就像一個『散兵收容所』,多半是新的作者」(轉引自王瓊文,1995:99)。
1960年代,依舊由黨國主導出版事業、翻印書盛行
60年代的台灣,經濟開始擺脫戰後陰霾,逐步成長,帶動台灣出版產業起飛。
當年的台灣出版業,主力放在翻印(西書和古書),新書仍少見,翻譯書亦少。
因開發與建設需要借重歐美新知,大學直接向海外取經,對外國教科書需求量大。加上韓戰爆發,駐札臺灣的美軍的英文閱讀需求大增。
當時台灣的經濟實力仍疲弱,無力負擔巨額版稅,翻譯西語人才也不足,加上國家默許,也還未加入國際版權公約組織,於是,出版業積極投入翻印西書。
最早從事西書翻印的出版社,計有東亞、淡江、敦煌、新月、文星、虹橋等,翻印書作為高等教育的教科書。
由於西書翻印獲利極高、越來越多翻印書流入美國本土及其他國際市場,嚴重影響原版市場銷售情況,引發美國出版業不滿,向台灣政府抗議,要求簡化註冊主義,禁止臺灣翻印西書出口,並以取消美援與軍援向台灣政府施壓,要求臺灣政府改善翻印西書出口問題。
臺灣政府於1960年、1962年與1963年,分別公佈限制翻印書籍出口的行政命令。並且於1964年著手修改著作權法,增列縣市警察機關取締翻印的權力,加重翻印罰責,增加對外國著作的保護。
不過,因為政府默許,翻印西書仍然偷偷在進行中。好比說唐山出版社,翻印了不少社會科學與西方馬克思主義的經典,直到612大限前都能見翻印書的蹤跡。
在幾乎沒有社會科學作品翻譯的時代,臺灣銀行的研究部門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發行的《臺灣研究叢刊》算是少數的例外。《臺灣研究叢刊》整理、翻譯日本時代的經濟史料文獻,以及日本經濟學家對臺灣研究的成果(如:矢內原忠雄《日本帝國主義下之臺灣》等),出版共114冊。
這個時期的台灣仍是以黨領國,加上白色恐怖、戒嚴體制箝制思想自由,對整體的出版政策影響很大。如戒嚴法第十一條規定,「戒嚴地區內最高軍事長官,得以禁止集會、結社、遊行、請願並限制言論、講學、新聞、雜誌、攝影、標語暨其他危害軍事的出版物。」社科類翻譯書不太有發展的機會。
政府之手的干預與補助,社科翻譯書現蹤跡
1970年代中期以前,台灣社會科學學門的翻譯書數量稀少,可能是:第一、政府整體出版政策的限制;第二、社會科學界本身人力、物力的缺乏,高等教育社會科學學系制度環境的不成熟;第三、社會科學界因1940年代後期國共內戰某些學者反國民政府的言論,導致社會科學界與政府的關係趨於緊張,被政府刻意忽略有關。
早年台灣的大學教科書由教育部出版,一般出版社只負責印行。正中書局因其黨政色彩的緣故,獲得了社會科學教科書的出版權。像是George A. Lundberg著,田世英義的《社會學》(1966,教育部出版,正中書局印行)。
後來有所謂的「部編大學用書」,由國立編譯館主編,書籍版權歸國立編譯館所有,發行製作則委託民間出版社,像是楊懋春之《中國社會思想史》(幼獅印行)、楊懋春的《當代社會學說》(1981,黎明文化)、F. L. Bates& C. C. Harvey著,張承漢譯的《社會體系》(1982,黎明文化)、《語言社會學》(巨流,1991)、《社會結構》(洪葉文化,1996)等,都是國立編譯館主編之部編大學用書。
「部編大學用書」隨時代變遷,結束業務。1982年後,出版政策轉向鼓勵圖書出版,該項業務轉變成補助書籍製作出版。
像是巨流承接製作出版「阿蓋爾的社會心理學系列」,就是由國立編譯館補助的經典全譯計劃。余伯泉(1995)於「阿蓋爾的社會心理學系列」序中指出,該叢書是「國立編譯館第二套全集性作品轉移」。弘智文化的「應用性社會科學調查研究法系列叢書」第一批六部著作(印有國立編譯館主譯),同樣由國立編譯館補助。
戰後國立編譯館補助了超過兩千本學術著作的製作出版,人文社會科學叢書方面補助了數百餘本(資料來源:國立編譯館網站),對於社會科學翻譯出版的貢獻不少。
社會科學翻譯出版品的主力,在民間出版社崛起接手之前,大多由政府相關部門的出版單位出錢出力,除了國立編譯館,國科會、中研院、國立大學出版社(如台大出版中心、清大等),都出版了不少精彩的社會科學翻譯作品!
1970年代到解嚴前—出版隨經濟起飛高速成長,社科翻譯書現蹤跡
70年代和80年代是台灣社會環境的鉅變時期。
1976年,台灣國民所得突破一千美元,生活水準提升,本土市場擴大,出版業也產生了重要的變化,出版社如雨後春筍般成立,逐漸擺脫黨國主導,轉向民間主導、群雄分立的戰國時期。
1970年到1979年,出版社由1,351家增加到1,858家。1980年到1989年,出版社由2,011家增加到3,448家。
1970年代是台灣本地出版社崛起的第一波,這個時期加入出版業的年輕出版人,如名人出版社的林獻章,遠景的沈登恩、王榮文,好時年的蔡浪涯,戶外的陳建遠,國家的林洋慈,故鄉的許長仁和高源清,唐山的陳隆昊等,皆是日後台灣出版界的重要推手,不少人都是從學校畢業就投入了出版界(王榮文,1990)。
這個時期的書籍開本、封面、裝訂水準大幅提升。開始套裝書出現,特別是翻譯西方的百科全書類作品,由業務挨家挨戶拜訪推銷,可分期付款,非常正在崛起的中產階級家庭歡迎。
此一時期的出版社,文學依舊佔大宗外,市場上開始出現藝術類、宗教類、科技類與人文社科思潮類出版品,出版社開始重視書籍企劃與市場定位,紛紛推出書系、叢書。。
不少日後影響台灣社會深遠的社會科學出版品的出版社,像是國家、水牛、志文、谷風、南方、結構群、商務印書館、遠流、聯經、時報文化、桂冠圖書、天下文化、天下雜誌、協志、淑馨、唐山等,都是1970年代創立的。
這個時期,台灣的出版社,開始推出人文社會科學翻譯書。
附帶一提,當年的輔大出版中心,推出了不少優質西方學術思潮翻譯作品,是解嚴之前,譯介西方思潮的重要出版單位。
竄改中國大陸學者姓名後出版的翻譯書
當時,開始有出版人引進中國大陸學者翻譯的社會科學作品,像是費孝通翻譯馬凌諾夫斯基的《文化論》(商務),不過,當時仍然禁止公然販售或提及中國大陸人士,因此,這類型翻譯書,多會竄改譯者姓名,像是費孝通就被改成費通。
谷風、南方、結構群、久大、萬象圖書等出版社,都推出過竄改中國譯者姓名的社會科學翻譯書。
解嚴之後,民營出版社成主力,社會科學翻譯出版品大爆發的時代
1980年代是戰後台灣出版社本身第一波大規模的世代交替、改組、出走與另創新局等等。
新興出版社抬頭,像是久大(桂冠)、風雲時代、大塊等多家新興出版社,都是主事者離開原先任職的出版社,另行創立新出版社。此一開枝散葉型的發展方式,一直延續到今天。
80年代的大型出版社,計有正中書局、商務印書館、中華、世界、三民書局、黎明文化、華新、幼獅、中央文物、臺灣書店、開明、皇冠、遠景、洪健全、時報文化、聯經、純文學、五南圖書、國家、松崗等(辛廣偉,2000:74)。以上出版社,不少均持續推出社會科學翻譯書。
不少知名的社會科學叢書書系,皆於此時期誕生。像是遠流的「新橋譯叢」、「新馬克思主義經典叢書」、「傳播館」、「大眾心理學叢書」、「歐洲百科文庫」、「西方人文叢書」,時報文化的「近代思想圖書館」、「NEXT」,桂冠圖書的「當代思潮系列叢書」、「新知叢書」、「社會科學叢書」與「社會學叢書」,商務印書館的「OPEN系列」。
其中以時報推出近代思想圖書館系列最為有名,書系第一彈就選定馬克思的《資本論》,彷彿宣告戒嚴終結,思潮自由時代來臨,過往因戒嚴被禁的《資本論》可以在台灣重見天日!
那是一個書系輩出的時代,各家出版社莫不積極以書系建立市場定位、品牌形象定位,作出與其他出版社的差異。
當時的社會科學翻譯書,有不少都是採用中國大陸譯者的翻譯,像是桂冠圖書的兩大書系(「當代思潮系列叢書」、「新知叢書」),泰半都是中國大陸學者的譯稿,只不過到了這個階段,已經不用刻意改名,可以直接秀出本名。
兩岸政策的開放,大陸圖書對台灣出版界的影響加劇,不少台灣的出版社選擇和中國大陸的出版社合作,取得原書翻譯版權與中國譯稿授權,成了台灣出版界的重點工作項目,不少出版社皆積極有系統的大量引進中國譯者翻譯的作品,來台出版繁體版。
解嚴後到2000年之前,是臺灣社會科學翻譯書最暢銷的時期,當年傅科的作品,不算好懂得當代思潮學術書,能夠熱賣破萬本。
彷彿是為了補課追上西方當代思潮般,1990年代的台灣出版主題,空前多元,幾乎什麼主題都有人經營。從政治、當代思潮、西方馬克思主義、女性主義,到同志議題、環境保護、後殖民主義、後現代主義、性別議題等等,並且每個領域都有獨領風騷的一群出版社,都有經典名著的翻譯推出。
1990年代之後,出版社會科學翻譯作品的出版社日多,像是五南、麥田、貓頭鷹、商周、經濟新潮社、正中書局、漫遊者、新新聞、立緒、自立晚報出版社、女書文化、允晨、前衛、巨流、先覺、群學、心理、揚智、生智、雙葉、弘智、大寫、大家、風雲時代、心靈工坊、韋伯文化、張老師文化、大塊文化、行人、博雅書屋、暖暖、衛城、野人、左岸、八旗、游擊文化、堡壘等等。
90年代以降,臺灣出版品中的翻譯類占出版總數的30%到50%間,除兒童讀物最多外,其次就是社會科學類圖書(辛廣偉,2000:115-6),顯見其盛況。「翻譯著作」成為這個時期出版品的主流,這股熱潮並延燒至今。
翻譯書風行,或許還跟同一時期金石堂、誠品等大型連鎖書店的出現有關。當年市場上突然出現能夠容納大量出版品的賣場,出版社為了佔據連鎖書店的書架,開始積極出書,大量出書(辛廣偉,2000:106-8)。為了能夠在短時間內出版大批作品,翻譯絕對比找本地作家寫來得快,然而,大量出版也為日後台灣出版產業的過度競爭,供給遠超過需求,以書養書等動搖出版產業的亂象,種下了禍根。
社會科學翻譯書的類型
第一、經典作品。以社會科學出版品來說,經典著作幾乎等同於翻譯著作。像是遠流的「新橋譯叢」、「新馬克思主義經典叢書」,時報文化的「近代思想家圖書館系列」、桂冠圖書的「當代思想叢書」,出版有不少社會科學經典著作。
楊國樞在桂冠圖書的「當代思想叢書」總序中提到:「多年來一直期待有建識有魄力出版家挺身而出」,編輯這套叢書的「這個出版單位(指桂冠圖書),有感社會中功利主義的濃厚以及人文精神的薄弱,決定這套叢書以出版人文學和社會科學方面的書籍為主。」
經典或是大師著作的翻譯其實是另一種市場保證,這類書籍雖然不像一般暢銷書,但卻是一股銷售數量穩定的常銷書。每年可以銷售一定的數量,而且書籍的時效性較長,歷久不衰。
像唐山出版韋伯(M. Weber)的《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本書還有協志和左岸文化等版本),遠流「新橋譯叢」翻譯韋伯的原典如《宗教社會學》、《支配社會學》三卷、《社會學的基本概念》、《中國的宗教》、《印度的宗教》兩卷。巨流出版米爾斯的《社會學的想像》(後有商業週刊譯本),時報文化翻譯出版安德森(Benedict Anderson)經典《想像的共同體》、桂冠圖書翻譯黎斯曼的《寂寞的群眾》亦是歷久不衰的經典著作。
1990年代,當年的台北國際書展,兩年舉辦一次,每一次書展上,都會主打重量級社會科學翻譯新作,尚在大學就讀的我,就曾經在書展上買過華勒斯坦的《世界體系理論》三部曲,還有羅蘭巴特、傅柯等候現代思想家的翻譯書,扛了好幾大袋書回學校,至今仍印象深刻。
第二、社會科學入門書/二手詮釋著作。學術書的翻譯,通常反映著學院內對於某些思潮的教學、閱讀狀況與流行,像是全球化、後現代等議題。學術入門書的翻譯,門檻較低、需求較高,內容易懂、好銷,因而像Routledge出版社的「概念」書系(Key Word),陸續就有不少被翻譯成中文,像《文化霸權》(遠流,1991)、《消費》(巨流,1995)、《文化》(巨流,1998)、《全球化》(弘智,2000)等等。其他像是遠流的「歐洲百科文庫」、「西方人文叢書」,風雲論壇的「當代思想巨擘叢書社會學系列」、巨流的「概念書房」,都是以入門書為主體的書系。
第三、反映學術潮流與社會議題。出版社為了呼應獲回應社會議題與潮流,翻譯出版相關主題的國外作品。歐美日等國家的發展軌跡,早於台灣,基於他山之石可以攻錯的心理,出版界長期以來不斷翻譯歐美日探套社會變遷或未來學的社會科學作品。最有名的當屬《未來的衝擊》、《第三波》等書。
其他像是80年代的韋伯熱,解嚴後到90年代初期社會運動熱潮,對馬克思主義思潮的追求,台灣出版界引進了不少馬克思主義作品。沈起予在遠流的「新馬叢書」的總序中,談到這股強大的新馬學趨勢。90年代末期的全球化與新自由主義熱潮,坊間各大出版,莫不投入全球化書籍的出版。
1990年代末期,短短數年,全球化議題的叢書如雨後春筍般冒出頭。像是立緒的《民族國家的終結》(1996),韋伯文化的《全球化與文化》(2000)、《全球化大轉變》(2000),弘智的《全球化》(2000)、《社會學:全球性觀點》(1998)、揚智文化的《全球傳播與國際關係》(1999)、聯經的《全球族》(1994)、《無國界的世界》(1993)、《全球資本主義危機》(1998),時報文化的《全球市場解讀》(1990),商務的《全球化危機》(1999),知書坊的《經濟全球化》(2000),巨流的《全球環境議題:臺灣觀點》(1999)、《全球變遷與變遷全球:環境社會學的視野》(1999)等等,十分熱鬧。
1999年台灣總統大選,陳水扁總統提出新中間路線,造成社科出版界一波紀登斯熱潮,其著作《第三條路》在當時創造了18,000本的高銷售量(戚國雄,翻譯工作坊網站)。2002年紀登斯訪台,中文世界更是大舉出版紀登斯的著作中譯本。除了原先已有的《第三條路》(聯經)、《超越左派右派》(聯經)、《失控的世界》(時報文化)、《批判的社會學導論》(唐山)、《資本主義與現代社會理論》(遠流),又接續翻譯出版了《親密關係的轉變》(巨流)、《社會的構成》(左岸文化)、《民族國家與暴力》(左岸文化)、《現代性與自我認同》(左岸文化 )、《第三條路及其批判》(聯經)、《現代化:紀登斯訪談錄》(聯經)等作品。
可見歐美學術大師來台,也能帶動翻譯與銷售熱潮。
進入21世紀後,投身社科翻譯出版品的出版社日漸增加,不少原先並非經營社科類出版品的書版社多多少少也都會翻譯出版社會科學類出版品,算是社科翻譯出版品徹底普及化、日常化、常態化的時期,由於書種與出版社繁多,難以盡數,姑且留待後人來處理撰寫這一塊的狀況,暫且擱筆。
參考書目王榮文。1990,〈台灣出版事業產銷的歷史現況與前瞻-一個台北出版人的通路探索經驗〉,《出版界》,第26期(11):7-15。—1995,〈因應出版變局〉,《出版界》,第34期(6):6。吳健民。1983,〈正中書局創業半世紀〉,《出版界》,第10期(12):2-5。戚國雄。2001,〈台灣人文社會類翻譯書的生產與製作〉。《檢視當前台灣翻譯工業與翻譯文化研討會論文手冊》,翻譯工作坊。陳明蹯。1987,〈四十年來台灣出版史略(上)〉。《文訊》,32期(12):259-268。–1988,〈四十年來台灣出版史略(下)〉。《文訊》,33期(1):251-269。王瓊文。1995,《台灣圖書出版業發展歷程與未來發展趨勢》,台北:政治大新聞研究所論文。辛廣偉。2000,《台灣出版史》,河北:河北教育出版社。

逆社會觀察

談社會問題,不能只從成功人士的故事切入找解法

By
on
2022-08-22

探討社會現象,探討一群人的狀況,在社會科學的角度,不會只看特殊個案。
因為個體跟群體並不是同樣的存在狀態,個體的集合會因為湧現而出現自己的誠信狀態,跟個體時不同。用個體概推群體,常常會出現合成謬誤的狀況。
凃爾幹就是從自殺率發先了自殺的社會成因,提出了脫序理論,有別於生理與心理成因都解釋自殺現象。自殺不再只被看成個人問題,還是社會問題。
自殺如此,失業如此,詐騙也是一樣。
我們社會太常從個人層次解來解釋活解決社會問題,也還常常摻入個人的道德判斷,讓社會現象的解析或社會問題都解決,變的更加困難。
要看真實世界的概況,要透過統計數字呈現的趨勢來理解,而非極少數特殊個案。
個案可以當成自我獎勵/提醒的榜樣/教訓,却很難當成通則。
雖現代人戲劇看多了,容易相信透過故事法則傳達的教訓/價值觀跟感動。實務上來說,感動歸感動,榜樣雖然也有一些幫助,然而,大部分人仍然活在機率的世界裡,連平均人的程度都達不到。
因為平均數是少部分任遠超過,大部份人還不及的一種數據!
社會科學看統計數字,看比例去判斷趨勢與實務,不會只看個案。若沒有統計趨勢支撐的個案,就只是個案而已。
舉個案為例是能否否證全稱命題沒錯,卻不能否證統計數據呈現的趨勢。
趨勢仍然是鐵一般的現實,非常嚴峻的存在。
基本上,大部分俗民社會談論社會現象都是談一個心情爽或宣洩,或透過這些議題呈現個人價值觀的,對於真正的剖析探討與解決問題都實質幫助不大,常常還是反效果。因為對個人或許有幫助的解決方法,讓群體來做可能是反效果。
社會學導讀主題讀書會(錄影線上版)

寫作有方法 逆社會觀察 教育與學習

為什麼碩士論文口試時,研究生都非常認真準備點心跟飲料呢?

By
on
2022-08-02

為什麼碩士論文口試時,研究生都非常認真準備點心跟飲料呢?大家還會互相推薦好吃的店家呢?不就希望老師認真吃,好好享受美食,別認真聽嗎?
(以下開放大家介紹當年口試準備的點心或食物清單…)
當年我只買了星巴克蛋捲禮盒,算是很簡陋的!
口試委員,為什麼通常都是指導教授常搭配的幾位口試夥伴呢?
大家能夠彼此照應自己的學生!
口試大多密集集中在一段時間,有些老師一個月要跑幾十場口試,你覺得他們能把每一本論文都仔細看完再來口試嗎?
你覺得口試會問有深度的問題的老師,比例有多高?
讓學生感受到畢不了業的焦慮,對他們有什麼好處?
我的其中一個口試委員就問萬用問題,他去哪裡口試都問差不多的問題,給差不多的分數。
為什麼社科常常要唸三年呢?
我資質駑鈍(雖然是當屆第一名考進去的,但是入學後覺得那邊外星人太多就放棄繼續升學了),唸了三年半,差點畢不了業/碩士唸到人過胖,後來去當補充兵,碰到蔣萬安跟我同梯同連還同班。
社科碩論寫三年很正常(偶爾有人唸到六年),因為論文很難寫,文獻回顧讀不完,又因為研究做下去,假設的模型跟實證資料對不上,偏偏研究通常希望能夠得證而非否證或找到的只是不相關,只好重做。
我的論文就寫了兩次全部重做的第二次,才勉強能夠考試。
第一稿完全不行,老師也覺得很無奈!
我的論文裡的統計資料,是整理某個類型的出版品的資料(戰後到2000年,從幾萬本書中撈出兩千本書,能去的圖書館都去找了),為了盡可能收集完整書單,花了非常多時間。此外,還要一本一本翻過去找出需要的資料,再做統計,那個過程非常漫長煎熬而且容易誘發過敏。
為什麼之前我說,實證資料跟論文原創性環環相扣?
沒真的寫過社會科學論文,沒上過社會科學研究法跟方法論乃至社會統計的人,或者沒唸過社科碩士的人,根本無從想像。
就算唸過,做質化研究或理論探索的論文,又跟量化研究不一樣、根本隔行如隔山。
因為無從想像,才會覺得自己的見解很有道理,才會覺得別人在講寫碩論的實務慘狀,學界陋習和個人經歷是在護航。
初次寫論文鍺,最痛苦最難熬的就是文獻回顧不知道怎麼寫?不能讀過的重點都引用進去,得合併類近觀點的論文,濃縮摘寫成一兩句話,在文字後面的括號內放入論文出處的論文格式寫法。
每一句話幾乎都是某幾本論文的結晶,藉此串起自己的研究主題與問題(為什麼是這個問題而不是其他問題),還有自己提出的假設?…
在碩士層級的論文,這部分一千本論文看有沒有一個人寫的合格呢?大多都是剪刀漿糊式的雜湊抄寫他人論文段落,甚至他人論文中的文獻回顧直接照用(附帶一提,很多學者寫教科書也是這樣引用,假裝成自己讀過原本的論文自己整理寫出來的樣子,其實是參考別的教科書寫的內容,再進行改寫)!
為什麼我會知道這些有的沒的呢?因為我碩士論文就是研究戰後台灣社會學出版品,當然要搞懂這些論文跟學術書的各種體例格式!
話說,碩論口試之後,老師會給修改建議,要求改好才能送交學校。問題是,有多少口試委員跟指導教授真的會再看修改稿呢?誰真的能改到好才送,又怎樣算好?心存苟且送了再說,有沒有可能?
量化類研究的社科碩論,論文使用的統計資料與研究成果通常都是原創(或是跟指導老師的研究計畫的資料),只要問卷自己設計自己訪談自己跑的,根本不可能抄襲,或被論文資料庫比對出抄襲。
文獻回顧的內容出現大量摘抄真的很多,通常我猜這部分老師會希望學生修改更精簡,但是,這部分常常是社科人文類碩士論文寫作最痛苦也寫最糟,怎麼改都改不好的部分,因為我們的學術論文寫作訓練做的很差,不少學者的論文文筆都很差了,怎麼指導學生?
附帶一提,我讀書時,也是耳聞不少傳播所新聞所的鳥事。很多社會系學生,後來都唸傳播與新聞類研究所,走媒體這一行。
他們的論文生產過程完全不會有多高雅,現在卻一堆人在媒體上大作道德文章,真的是不妨多回想回想當年寫論文的光景吧?!
真的可以不用這樣,這整件事情下來,倒楣的只是以後的碩士生跟口試委員們而已。
竟然還有發起我的論文是真的的人,馬上被踢爆論文大量翻譯別人的英文期刊來當自己的用!
其實真要按國民黨那套追究邏輯,如果不管學術倫理輩分,是會出現指導教授的研究結果發表的時間比他帶的學生晚,看起來像老師抄襲學生論文的可能性。
實務上,大家都知道老師的研究計畫的研究成果,很多是學生寫的,就像很多掛名學者翻譯的書,其實是學生翻譯的(光我知道的就好些本,甚至參與過其中某一本/當年幫朋友翻譯他被老師交代到的部分)。
再說一個陋習,以前國科會補助研究計畫,常常是國立大學老師寫提案去就能申請到錢,私立大學老師好幾年才能中一次。而且,計畫研究結果可以勾選研究結果不公開。
然後,學界每學年就會有兩次,老師們關起門萊趕告到時間。一次是申請計畫的提案書,一次是成果匯報。
這種小型案子,大家都知道是給老師補貼買書經費用的,大家都知道研究結果通常很鳥,大部分都是永不公開!
學術界的許多陋習,大家都知道,學者也不盡然抖很高明或沒有狀況,只是大家通常都當笑話講,不會無限上綱的鬧,當成許多制定不合理瞎的歷史共業。
再好比說,馬英九之流的官員,能有什麼學術貢獻?為什麼可以當完官就去大學教書(還不是私立大學而是國立大學)?這種行政官員卸任後,在大學教書的事情一堆,他們又學術貢獻嗎?他們的論文就能能看嗎?都是長年沒有拿出來吵大鬧大的陋習而已!
學界陋習可多了,要寫起來,大概會比儒林外史還要厚吧?!
論文撰寫,資料蒐集,口試與修改,到處都是問題跟權宜之計,產出的品質當然不堪檢驗。
真的寫過社科碩士論文的人大部分都懂,畢竟我們看著學長姐跟學弟妹,上上下下加起來那麼多屆那麼多的學生,在那裡面掙扎怒吼挫折奔跑妥協甚至放棄…,很知道碩士論文實際上是怎麼一回事!
正因為如此,正是了結那裡面的不堪,才覺得拿這個議題打是很傷的事情。誰打誰都一樣。
誰年輕時沒想過權宜之計想辦法拿到口試成績,趕快送審完成離校手續,拿到畢業證書閃人呢?
所以我後來常常對那些畢業後數年,又學校唸碩士都人說,你們真是想不開!?
我做苦悶都青春就是耗在論文上,想來覺得真的是慘烈。因此覺得不管是誰都不該來殺這一塊,這太殘暴了!碩士不過是二十出頭的年輕人的一個學術經歷的階段性成果的展現,通常都是寫的很糟糕的…。
社會上有一種大人,明明就小時候成績普通,却匡年紀還小的孩子,自己讀書時代成績都很好,都是第一名!
最近看一堆人突然都成了社科論文專家,在那邊大談碩論檢驗標準,突然有種你們都第一名啦,寫過的論文都一氣呵成拿論文獎啦,真的很敢講的感受!
像我們這種勉強畢業的,都很珍惜自己能夠畢業的不容易,也知道自己的論文水準到哪裡,知道寫碩論是怎麼一回事?
不會高談闊論一些,根本就不存在的幻想情境與道德文章!
<抄襲其實沒有一般人想的那麼簡單!>
寫不出足以獲得畢業資格的論文者,可以堂而皇之的宣稱自己不屑抄所以才沒有畢業,真的是略懂略懂民粹語言的操弄邏輯了呢?!
其實也是有可能連抄,都不知道怎麼抄對位置喔!
最近很多人都成為論文專家,打抄襲打的跟什麼一樣,好像自己很會寫論文一樣,卻可能連論文該具備哪些格式,註釋引用格式該怎麼寫都沒看過?
說老實話,論文要求遵守一堆格式,要能把資料抄到對的地方,其實也要有基本的學術論文格式理解才辦得到。
其中最難的就是文獻回顧的抄法,不能讀過的重點都引用進去,得合併類近觀點的論文,濃縮摘寫成一兩句話,在文字後面的括號內放入論文出處的論文格式寫法。
每一句話幾乎都是某幾本論文的結晶,藉此串起自己的研究主題與問題(為什麼是這個問題而不是其他問題),還有自己提出的假設?…
在碩士層級的論文,這部分一千本論文看有沒有一個人寫的合格呢?大多都是剪刀漿糊式的雜湊抄寫他人論文段落,甚至他人論文中的文獻回顧直接照用(附帶一提,很多學者寫教科書也是這樣引用,假裝成自己讀過原本的論文自己整理寫出來的樣子,其實是參考別的教科書寫的內容,再進行改寫)!
為什麼我會知道這些有的沒的呢?因為我碩士論文就是研究戰後台灣社會學出版品,當然要搞懂這些論文跟學術書的各種體例格式!
不是拿別人的東西來照抄就叫抄,好嗎?
好像很多人看不起抄襲,卻不知道,更慘的是,搞不好,連抄都不會呢?!
不然的話,可以再往前推一層,碩士課程裡的報告寫的出來嗎?
報告通常就是小論文,學術格式要求沒有那麼嚴格,也不需要對公眾發表,就是給老師看,告訴老師你讀過的東西怎麼用來論證老師給的題目?
所以,要把讀過的東西抄到對的位置上,就能得到基本認可!
事實上,很多人就算讓你用抄資料的方式拼寫一篇合格的文章(通順有條理,有問題有論點有論證而不只是意見與價值判斷,或是謾罵),很多人是抄不出來的?!
國民黨最近北踢爆也抄別人論文寫論文的那位,至少在資料的大篇幅裁減與重組上,還是做的可以的,有放到該放的位置。所以人家懂得如何將一篇論文的內容,拆成二十二段,打散到自己論文的不同地方!

寫作有方法 逆社會觀察 教育與學習

問卷設計與施測,也及社會科學論文的原創性…

By
on
2022-07-27

由於大學唸的是社會系,入學沒多久,就聽說有一種打工蠻好賺,那就是去市調公司當訪員。
當時一個晚上做四個小時電訪有五百元,如果超過表定時間,還有誤餐費(120元)。
累積資歷後,可以轉當督導,負責監聽訪員的訪談內容,給予引導建議。通常到高年級還在打工的,多半就可以轉當督導。
在1990年代中期(我1994年禁大學),算是很不錯的打工。當時最低時薪好像才六十元的樣子?
也因此聽說,市調公司薪水不錯,那個時代剛畢業就能有四五萬。
統計學好的話,畢業不怕找不到公司。
上千人的大型問卷,基本上很多都是委託市調公司執行,調查費用以題計價。當年一題就要一萬多塊,不算便宜。
後來我雖然沒有進這一行,但是,大學某個暑假做過中研院社會所的大型問卷調查訪員。
上研究所後,因學姊介紹,做過某家大型公共工程公司的幾年環境影響評估的居民意見調查部分的訪員跟統計分析。
畢業後還接過一次台積電人資單位委託,新進工程師的調查資料的統計分析(但我忘了誰介紹這個工作給我了)。
社會系的學生,有些人在學期間還滿常做問卷的,因為很多作業都需要問卷調查(所謂對實證/量化研究)。只不過,學生最多就做到四百份問卷,已經是極限了。
雖然後來網絡出現,做問卷調查變的容易。但是,那些通常非隨機,抽樣過程會有很多問題,資料的信效度跟回答率等數字都不好看,參考價值不大,無法推估/反應母群體的狀況。
嗯,我想說的其實是,最近那個出來說自己梅抄襲,先寫完論文的學長。人家好像也沒說他抄襲。人家說的是他用了後來才寫完論文因而被指控抄襲鍺者的問卷調查資料。
這部分我好像沒看到對方回答(還是對方有答,我沒看到報導)?
總覺得出來回應的人一直回錯問題,雖然這些答案對某些人很受用!
論文如果是跟著指導教授的研究計畫,通常問卷調查/實驗就用老師的資料,問題不大。
但如果有人的論文是自己做實證研究,通常問卷設計到訪談到跑統計與分析,都得自己來。
問卷設計通常又會跟研究假設,模型建立有關。因此,除非是跟老師的大型計畫,否則都是自己做自己的問卷。
如果借用他人既成問卷資料就會碰到一個問題,是否根據問卷調查結果去設計整個研究呈現。雖然學術論文最後的確是根據研究結果撰寫,但有時候問卷做出來的結果和當初假設不一樣,甚至被推翻,結果不漂亮。
如果借用他人問卷調查結果來撰寫論文,若沒有告知指導教授,那就會有研究倫理的問題。
如果真的借用他人的資料,好像必須在論文中感謝或註明出處,而且需要事先告知指導教授。
論文真的要檢驗的話,就看問卷設計與實際調查是誰做的?
一份社會科學論文最寶貴,不是那些抄來抄去的文獻回顧。文獻回顧寫不好看起來就像是抄,因為會引用很多資料,而且大家引用的都差不多,但那個並不是真正的重點,重點是資料爬梳到最後帶出來的問題是不是跟自己後續的實證調查相結合,模型與假設是不是源自這份推導?
論文最寶貴的是實證研究的資料,那個才是最寶貴切花心力,獨特的地方。
我想我概可以理解,出面澄清的學長為什麼會擺出這種態度?畢竟他的學位也是需要捍衛的,更何況他還是公務員。碩士學歷對升遷考績的評比,是跟學士學位不一樣的…。他也有他的清白需要捍衛,否則最後他也會有他得被追究的責任。
 
做研究,資料共享並不罕見,因為做一份大型實證研究的花費不少。
人家當初也只是說了學長借用了他的問卷調查資料,只要雙方的模型,假設與所欲檢驗的假設不同,並不是不能用同一份資料,並不算抄襲。
當然,如果學校認為不可以共用一份資料,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但其實,這一切最荒謬的是什麼呢?
是論文指導教授都說沒問題了,卻還一直被找麻煩。
我們都知道,僅只是碩士學位論文,通常都誰指導教授幫忙背書與力挺才能過關與畢業的情況很多。並不是每一本碩士論文都很有創見或寫的好。寫的不好沒創見但就是老師給過的情況很常見。
寫過碩士論文的人一定都懂,除了極少數拿論文獎的人除外,其他人都是靠著很多老師的力挺財過關的。如果連指導教授背書都不承認,那就是壓根沒打算承認這份論文誰合格論文了!
就連口試委員很多人都不看論文就來的。
每到畢業季,老師們要協助口試多少論文,那可能全部都看?
論文事件,我在乎的不是被抹黑的人,我在乎的是學術制度與學術歷史共業竟然讓某些人拿來亂搞,包括那些在高等教育擔任教職多年,明明知道碩士論文的構成是怎麼一回事?研究生撰寫文獻回顧的程度?論文的原創性要看什麼?這些事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外面的人不懂,其他理工學門學者不懂,社會科學領域的學者也不懂嗎?
拿社會上一般人理解的出版品抄襲,在講碩士學位論文的抄襲?真要按照他們的標準定義,不少人的學位都要被撤銷了?!
寫的很鳥很爛靠老師罩的碩士論文,多得去!這就是學術界的真實狀況,這是為什麼很多人希望可以廢止某些學位的碩士論文撰寫。
這一切卻只因為被攻擊的人,是他們不支持的政黨的政治人物,就可以睜眼說瞎話!
這些人滿口仁義道德指控他人之際,又何嘗在乎過學術倫理跟學者品格呢?
附帶一提,之前我也寫過碩士論文這東西,找槍手也是很常見的事情。
至於這是不是可以承認的事情,不得而知?
不過,找槍手寫原創論文的情況,也是存在的。天朝就不少,在職專班跟EMBA都不少。
寫論文就是有很多不堪的事情,寫過的人看過別人鞋的就知道。至於要高唱道德大旗當然可以,但那就不打算討論論文寫作這件事情的意思,我也不混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