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標籤

投資

心靈處方箋 經濟與生活

投資理財,也記得投資自己:提升主動收入現金流,擴大投資資本

By
on
2024-05-10

有件事情,有意做投資的人肯定都知道,但沒深思過隱藏其中的社會意涵與個人延伸應用可能性。投資,基本上如果是買股票,那就是看好/壞公司發展,買多/空!
大部分人則是買多,也就是說,要有足夠多能賺錢的好公司,股票才有購買價值,股價未來才會成長~如果一個社會搞到最後大家都只想投資,沒人想做實業或開賺錢公司,那怎麼辦?
或許有人說,那就都去買海外的公司啊~
那如果海外也都這樣呢?
投資跟實業是二合一的,不能偏廢,而且毋寧說有實業的發展,才有投資的獲利。有資金的挹注,好公司才能獲得資本的力量持續成長!
資本主義的核心本質,就是透過資本,優化產能,擴大產出與銷售,創造比原始投入更多的效益(甚至讓投入的資源數量遠比過往少)~
此外,還有一點很重要。
人除了學金融類投資,投資好公司;也可以學各種知識或專業,投資自己,或讓別人投資自己。
某種程度上來說,把自己當公司看~
這些年我看過一些白手起家年輕人,事業經營不錯,吸引資金投資他們的公司,募資能力很強,這也是一種投資方法!
另外,不做那麼大的生意,投資自己的專業,做一個穩健的小生意,好比說我家附近好些飲食店,每天生意都很好,天天都賣完,老闆收入金流穩定,也是一種自我投資的實踐之道!
如今的資本有各種形式,且各種不同形式的資本都能透過市場進行交換,不一定只能直接投資經濟資本,也可以先投資自己的人力資本,智識資本,文化資本,社會資本,身體資本,語言資本…,再將其變現!線上集資就是信譽變項的機制,西野廣亮如是說。
但不是有名就能集資成功,得要受歡迎才行。
有名跟受歡迎不一樣。
有名的可以靠名氣拿業配廣告,受歡迎的才能直接對粉絲變現信任。
社群時代,以內容釋出贏得信任,獲得喜愛,形成支持社群者,才能再透過信譽變現機制,籌募執行業務或是生存所需資本。
若是有名,非好感,鬧事衝流量也是有名…
從金融工具的發展來看,線上集資讓個人可以直接對個人進行募資,只是大多數發送的是對應的產品服務,若是發送股份權利,理論上也是可行的。
也就是說,個人可以將自己公司化,股份化乃至債券化,證券化…,邀請大家來當自己的股東,支持自己的服務/產品。
不過,無論怎麼投資,都最好分散風險,不要全都押金融投資,也最好投資自己的專業技能,將主動收入能力提升~
以及記得做好避險~
過了中年後減少槓桿,請用閒錢投資,不宜資金張力過大,不要因為資金調動成本低就過度槓桿~
緩慢而安心的累積財富也很好,不用焦急於其他人跑得比自己快,承認有人比自己強,各安天命之外,那些也可能只是還沒發生的火雞謬誤,得等市場週期跑過幾輪之後才知道~
著急獲利,容易讓人偏行己路,投入不確定性高波動性大的領域,險中求富貴是小,走上外道就不好了~
其實最好不要一直拼命努力,拚到沒有剩餘時間精力留給自己。要設法先讓自己,可以不用那麼拼命也能活。
接下來,將省下來的時間拿來自我投資,提升人力資本產能,創造能夠留給自己的剩餘價值。
第三步,將剩餘價值轉換為資本,看是要投入金融市場,還是投資自己創個能夠穩健產生金流的小生意都可以。也可以都做。
這時候,再想想自己的努力要放在本業,創業,還是投資?
找到自己累積的比較順手的項目,持續深耕。
最好不要跟大多數人走一樣的路,選擇一樣的生活型態。毋寧說,在這個時代,跟別人不一樣,具備獨異性更好。找到自己的獨異性,持續深耕。
獨異性是德國社會學家萊克維茲的理論,他用獨異性解釋晚期現代社會。
在我看來,具備獨異性者,方能有機會脫穎而出。
在我看來,這是有別於黑天鵝理論,以正面表列的方式使用極端值概念解釋社會發展。
試想一件事,活在常態分配中,跟大部份人做一樣的事情,要想勝出的機會,應該不大才對?
就算可以,只怕也得非常拼命,因為競爭者眾…但是,太拼命就會讓我們沒時間跟精力去發展人生的其他部分…
這個時代的佼佼者,大多都有他人難以模仿的獨異性。
屬於極端值。

理財就從整理人生開始(線上分享會)

設計個人商業模式,不用離職也能做的副業/創業-主題讀書會(錄影線上版)

財務規劃-設定財務目標與執行方案規劃主題讀書會(錄影線上版)

有錢人到底在想/搞什麼鬼?–主題讀書會(錄影線上版/公益場)

更多 Zen大開設的活動可以到【活動與課程】查看哦!

書籍品評介 閱讀資訊饗 在地想出版 未分類

2024.05.07當期新書推薦

By
on
2024-05-07

本期新書推薦,前面十五本是我有掛名推薦或覺得值得購買的作品,其他的書也都很好,但是要有餘力再行購買也可以:
1.Dr. HIRO,《降低人生難度的魔法說話本事:學會折服人心的洗腦系說話術,工作、談判、人際關係無往不利!》,李茲文化->本書我有掛名推薦,李茲出版的很多書都很棒,所以他們找我掛名推薦我就答應了,我自己也有開設溝通的技藝、論辯與說服主題讀書會,歡迎參加
2.池田義博,《A4一枚超記憶法:圖像化+運用大腦特性,世界記憶力大師教你用最節能的方式深化記憶,學習成效翻倍》,商周->這本我有掛名推薦
3.金翼漢,《巨人的筆記【隨書附「摘要生活大小事」記錄別冊】:用記錄改寫人生的方法》,方智->我自己有個系統筆記術課程,建立一套系統筆記心法與操作技法,我用這套筆記術準備考試、寫書,設計課程,規劃日常生活行程,推進人生;不管你喜歡哪一套筆記術,總之,必須要有自己的筆記術~
4.丹尼爾.科伊爾,《成就密碼:任何人都能實現夢想的技能》,先覺->這本從髓鞘角度談學習的過程,也還談了好的教練/老師該如何引導學習,非常精彩的一本書
5.吉井雅之,《習慣致勝:日本No.1習慣養成大師傳授,職場前5%人才都在做的96件事》,幸福文化->這本書我有掛名推薦;如今想賦權,追求個人生命的成長成熟,習慣學是一定要學的技能,所以我很推薦習慣學,過往也辦了習慣學主題讀書會在推廣習慣學
6.相良奈美香,《 行為經濟學是最強商業武器:善用人的不理性,一次改變千萬人》,先覺->行為經濟學是認識人性思考與行為中諸多偏誤,讓人趨吉避凶的好學門,一定要搞懂;我自己也有一個認識捷思偏誤與行為經濟學主題讀書會,歡迎參加
7.愛德華.錢思樂,《時間的代價:從利息的歷史,揭示低利率的風險與危機》,今周刊
8. 艾敏.尤爾馬茲,《12個經濟指標,讓你投資無往不利》,天下文化
9.麥可.伊斯特,《大腦不滿足:打破「匱乏循環」,在數位浪潮中奪回生活主導權》,方舟文化
10.艾蜜莉.洪德,《做自己,最好賣?網紅產業如何販售真實性》,大家出版社
11.蘇珊.麥格薩曼, 艾薇.羅斯,《藝術超乎想像的力量》,究竟
12.喬治.帕里西,《無序之美:與椋鳥齊飛》,野人->介紹複雜理論的精彩作品
13.中島將貴,《【圖解】結構化思維:MBA、日本最大智庫、一流顧問都在用,終結問題一再重複的邏輯思考實踐術!》,采實
14.迪米崔•席加拉塔斯,《儀式的科學:深入儀式運作的身體和心理機制》,鷹出版
15.洛琳‧達斯頓,《我們賴以為生的規則:從量尺、食譜、法律到演算法,人類如何確立和打破一切?》,台灣商務
16.艾梅.盧特金,《寂寞狙擊:單身真的錯了嗎?一位獨身女性臥底婚戀市場,探詢寂寞與愛的交友實錄》,臉譜
17.上野千鶴子,《人生的煩惱,大多和下半身有關:上野千鶴子回答你50個難以啟齒的私密問題》,聯經
18.山川義隆,《 瞬間思考:掌握機制、建構假說,不被淘汰的新時代關鍵思考力》,方舟
19.安德魯.麥克費,《極客之道:科技天才的商業制勝邏輯 》,天下文化
20.土門拳,《生與死》,大田
21.下地寬也,《剛剛好的人生成功術!:傷腦筋的話,就改變分類方式吧!善用KOKUYO四大類型分類法,輕鬆解決從工作到生活的各種難題。》,積木文化
22.班乃迪克安德森,《比較的幽靈: 民族主義、東南亞與全球》,衛城
23.克莉絲汀.巴特勒,《別再跳脫舒適圈:以更少的壓力和更持久的心流狀態,創造真正熱愛的人生》,天下文化
24.克瓦米.安東尼.阿皮亞,《 超越國界的公民思辨:如何與異溫層交流?沒捐錢給難民是錯的嗎?當代倫理學大師談全球化時代的道德難題》,麥田
25.穆斯塔法.蘇萊曼, 麥可・巴斯卡,《控制邊緣:未來科技與全球秩序的抉擇》,感電出版
26. 格拉迪絲.麥加莉,《 人間值得:一個百歲醫生的人生智慧,生命每個時期都是年輕的》,天下雜誌
27.安達裕哉,《頭腦好的人說話前思考的事:第一本!將「思考維度」融入於「溝通法則」的工具書》,悅知文化
28.井上理津子,《最後的花街.飛田:比外遇更美好,隱藏在料亭裡的男女情慾場》, 台灣東販
29.湯瑪斯•庫蘭,《完美主義的陷阱:在總想要更多的世界,掌握「足夠好」的力量》,日出出版
30.麥克.布斯,《食在日本:從高檔料理到街邊小吃,深入日本的廚藝殿堂》, 愛米粒
31.關卓中,《吃飯沒?:探訪全球中餐館,關於移民、飲食與文化認同的故事》,大塊文化
32.伊芙.羅德斯基,《找出自己的獨角獸空間:世界再忙,你也有權擁有創意滿點的人生》,大塊文化
33.謝爾希•浦洛基,《俄烏戰爭:世界新秩序的建立》,貓頭鷹
34.山下裕貴,《完全模擬侵台戰爭》,明白文化
35.卜正民,《價崩:氣候危機與大明王朝的終結》,衛城
36.麥斯威爾,《與逆境同行 :領導學大師的16堂失敗訓練課,讓你翻轉慣性思維、突破困局》,商業週刊
37.西岡志,《大腦不老化的人都這樣做!:習慣養成x正念減壓x社交互動,58個預防高齡腦技巧,實踐自主生活》,三采
38.娜塔麗‧魏登費爾德, 猶利安.尼達諾姆林,《性、愛欲、人文主義:從文化差異到情愛取向,一場關於人類原始慾望的哲學思辨》,商周出版
39.鮑伯.傑索普,《國家:過去.現在.未來》,群學
40.大衛.布魯克斯,《深刻認識一個人:發現自己與他人的非凡之處》,天下文化
41.基斯.洛爾,《聰明看棒球:賽伯計量學如何打破舊思維,改變棒球傳統文化》,八旗文化
42.派屈克.亨利.溫斯頓,《麻省理工全能表達課:人工智慧先驅40年熱門課,掌握基本功,凸顯優勢,預測群眾心理,從激發創意到寫作簡報,縮小溝通落差,享受豐厚回報》,天下雜誌
43.譚雅.扎克維奇,《超實用速算技巧:開會、比價、聊投資、盤算事情,你反應最快!190萬粉絲破億次觀看她解數學!不用計算機照樣心裡有數。》,大是文化
44.傑夫‧柯賽夫,《網路自由的兩難:美國《通訊端正法案》230條如何催生社群網站與自媒體,卻留下破壞網路安全與隱私的疑慮?》,貓頭鷹
45.艾美.奧德爾,《ANNA:時尚教母安娜.溫圖的華麗人生》,黑體文化
46.中原淳,《 討論的技術:不再一致沉默、揣摩上意、反駁抬槓鬼打牆,提升決策品質、貫徹執行力的必備管理技能。》,大是文化
47.育苗團隊,《關於社會階級》,字畝文化
48.傑夫.海斯,《創業真希望有人告訴我的事:成功連續創業家的遇事心態X工作方法X資金籌募》,真文化
49.凱西‧威里斯, 卡洛琳‧弗萊,《英國皇家植物園巡禮:走進帝國的知識寶庫,一探近代植物學的縮影》,商周
50.高橋由太,《小貓料亭營業中》,皇冠
 
 

更多 Zen大開設的活動可以到【活動與課程】查看哦!

逆社會觀察 文化創意考 經濟與生活

黑天鵝投資策略:尾部避險,避免破產問題發生

By
on
2024-04-17

前幾天在讀<黑天鵝的投資大師們>,書中花了比較多篇幅介紹長年跟塔雷伯一起合作,而且毋寧說是實際上將黑天鵝理論轉化為避險基金投資方法的史匹茲納格爾(書中說,塔雷伯受不了每天虧損一點點的那種投資方式對身體造成的壓力,但史匹茲納格爾從剛入行當交易員就被師傅訓練成要熱愛虧損,所以甘之如飴,數十年來堅定抱持其黑天鵝協定,戮力執行,認真扮演投資人的尾部避險基金主事者角色;他最輝煌的戰績就是在金融海嘯爆發時,三個月內讓基金績效衝上4414%倍),讀著讀著,作者提到了史匹茲納格爾寫的書<資本的秩序>,我赫然發現,這本書我有,是幾年前買的簡體版。
對史匹茲納格爾有興趣,上網查了一下,發現寰宇還出了他的<黑天鵝策略>,於是上網買了下來!<黑天鵝策略>一書的推薦敘是塔雷伯寫的,看起來是花了很多心思,將兩人的思想精華濃縮其中,順便又暗諷了市場上其他流派的交易員…
讀這類投資理論的書讀多了,我的心得是,市場上的每一種波動都有一種相對應的理論跟投資策略,但凡成名或操盤大規模資金者,皆有自己的獨特看法,而當世界的開展與其模型一致時,就能替其創造高額利潤~
塔雷伯承襲卡爾波普的這一脈否證法,讀起來有趣的地方在於,他們對於人類的歸納法知識的不以為然,對另闢蹊徑的熱烈追求,對非線性與非常態分配的洞見,對於做什麼會破產有深刻的理解…
這些東西,普通人反而很難實際上用在投資策略的布建上,但是,對於人生決策的思考與判斷,卻有很重要的提醒,所以我還蠻喜歡讀這類型的作品~
像是在<黑天鵝的投資大師們>第十八章,探討破產問題的論述,有一些很值得拿來反思人生:
"破產是永遠的,當傷害影響延伸到未來所有時期,那麼,傷害就是無限大,當傷害無限大,任何的預期傷害也是無限大,而任何的潛在效益都無法拿來彌補無限大的傷害,因為潛在效益必然是有限的面臨破產問題時,不要權衡賠率或做成本效益分析,無論效益有多大,都不值得冒險,因為只要這個遊戲一直玩下去,你終究會破產,那是數學上的必然;破產成本是無限的,成本分析不再實用!"
當一個下檔風險可能導致破產時,分析成本效益是無效的,因為已經破產了,出現不可逆的毀滅狀態了~有些科技為什麼不應該碰,有些事情為什麼不應該做,有些界線為什麼不要逾越比較好,因為發生破產問題的機率即便很低,一旦發生,就完蛋了~
對個人來說,梭哈式的投資,槓桿開太大的資金運用,不愛惜身體安全的超速違規駕駛行為,不愛惜身體健康的身體使用方式…,都可能面臨不可逆的破產問題~
對國家或文明來說,放任全球暖化持續,以綠色知名重新包裝無法處理廢料的能源科技,放任金融槓桿無限滋生,遲早都會面臨破產問題…
不要走上必然破產的道路,否則前方只有毀滅~

財務規劃-設定財務目標與執行方案規劃主題讀書會(錄影線上版)

風險:預估、防範,共存乃至從中套利?-主題讀書會(錄影線上版)

更多 Zen大開設的活動可以到【活動與課程】查看哦!

書籍品評介 閱讀資訊饗 心靈處方箋 逆社會觀察

一如既往:這世界上真正重要的是那些恆久不變的事

By
on
2024-02-06

《一如既往》,《致富心態》作者的新書
日昨天下文化寄來了限量錢母版給我,這本最狂的就是,每一本限量版都送一塊美金,根本出版社發錢母的概念!
別小看這一塊美金,再多的財富,都是從一塊錢開始累積的。還有,這本書訂價450元,以出版社出貨價55%來看,等於折讓給讀者超過一成的毛利。如果不是很有信心是不敢這樣送的,畢竟書很難賣啊!
早上忙完後打開書讀,先簡單摘錄一些重點,順便記錄一點閱讀時聯想到的關鍵字和想法。
之後有時間,再來補完全部,寫成完整文章。
總的來說,這本書在談認知,不少觀點跟風險學,機率學,行為經濟學有關聯,塔雷伯經常出現。
作者毋寧認為,人的認知決定其所看見的世界,決定其思考與判斷,從而也決定其人生。
就像貧窮研究認為,一個人有錢與否不是貨幣持有的數量,而是對於金錢的認知。
一個人人生的成敗,則是取決於他對世界,風險,幸福,金錢,工作,人際關係..的認知。
關於認知,大部份人更關心變化,熱衷預測未來,然而重要的是從來不變的事情。
還有,任何事情都有複利效應(指數效應)。
作者一如既往很會講故事,將論述包裝的生動有趣好理解,一點都不枯燥也不太抖包袱,平易近人的好讀。
全書23章,每章最後,透過一連串故事解說,會帶出一個作者認為,永恆不變的價值主張。
最好記住並且在生活中實踐或遵守之。
以下是分章重點或感想(還沒寫完,也可能不寫完):
1.很多時候,只是僥倖運氣好所以活下來,所以成功。作者說他年少時差點就碰上雪崩山難的故事。他不知道自己當初為什麼沒有跟其他朋友再滑一次雪?他僥倖活下來了,人生最關鍵的選擇睡運氣促成。
2.無法考慮到的事情就是風險,因為無法預防。風險感知是主觀的。黑天鵝總是會降臨,不要把心力放在預測風險,而是要放在做好承受衝擊的準備。儲蓄要稍微多一點,多過你覺得合理的範圍。屆時自己預測不到的風險真的降臨時,才足以應對。
3.你的幸福程度取決於你的期望。幸福感知,主觀感受覺得幸福程度。不讓對幸福追求的期望值上升,消費降級,是獲得幸福的最好方法。相對剝奪感,比上不足感讓人即便客觀上變的富裕,主觀仍然覺得不幸福。花錢購買幸福就好像吸毒藥物濫用一樣。1950年代的美國比較好,不少他們比較有錢,而是當時的人收入與生活水準都差不多,也就是不平等相對小,沒有巨大的貧富差距。沒得比較。
4.創造非凡成就的人很多都是瘋子。不要嫉妒那些非凡者的成就,除非你能夠照單全收其人格特質,否則無法像對方一樣。然而,我們未必能夠照單全收那些瘋狂,因此我們不是他們。
5.人不擅長解讀統計數字與機率。對數字的錯誤認知會造成許多錯判與嚴重後果。人身處註定充滿不確定性的世界,卻依然奢望著能夠獲得確定性。對於微小機率的解讀,要加入頻率或分母。奇蹟不罕見,中樂透也不難,總會有人碰上,只是不太會是你而已。
6.最棒的故事勝出,而不是最正確的道理。作者舉哈拉瑞的人類大歷史為例,實際上這本書也是。沒有什麼作者自己的獨到見解,而是很會講故事,讓人認同並接受其所說的。沒有原創沒關係,會講好故事者勝!
7.世界充斥無法運算之事不要誤以為能運算的事情就能解決,也不要覺得任何事情都能運算。世界上有很多事情不能運算,並且世界由這些所決定。好比說,人的信心/恐懼決定一家公司的股價高低,乃至存亡。
8.穩定會創造不穩定平靜時會播下瘋狂的種子。人在看好景氣時會加碼投資,因而舉債。當夠多人都看好景氣就會過度舉債投資,墊高行情到超出臨界值,最後反而崩潰。從系統論來看,能量在短時間內快速湧入或抽離,都會毀掉系統。前者是過熱,後者是衰竭。
9.好主意衝過頭就變成糟糕的東西。任何事情都有合宜到速度,任何組織都有合宜的規模。當好事衝得太快就會變成壞事。當成長成為策略而不是戰術,當沒有紀律的成長,成為組織擴張的重心,接下來就會出事。成長要耐著性子等待,才能長成稀缺性高而有價值的東西。
10.狀況百出,問題不斷的時期,同時也是創新大爆發的時期。太平盛世不會有太多了不起的創新。人面對解決不了的問題就會死時,爆發出最大大潛能。大蕭條帶來了日後的高速創新成長期。

風險:預估、防範,共存乃至從中套利?-主題讀書會(錄影線上版)

誰說人是理性的?-認識捷思偏誤與行為經濟學主題讀書會(錄影線上版)

財務規劃-設定財務目標與執行方案規劃主題讀書會(錄影線上版)

改變人生,從認識與使用自己的大腦開始-腦科學主題讀書會(錄影線上版)

更多 Zen大開設的活動可以到【活動與課程】查看哦!

職場煉金術 心靈處方箋

做一件事情之前,不妨先估算執行的時間成本與機會成本…

By
on
2024-01-02

臉書剛來台灣時,流行社群遊戲,什麼開心農場之類的。
我有段時間玩很凶,同時玩好幾個。
每天花在玩遊戲的時間不斷拉長。
某天,我發現竟然每天花一個小時在各個遊戲的日更,覺得很荒謬。
決定不玩了。
此後就不再玩遊戲了。
後來這些遊戲廠商也都被臉書踢走了,幫臉書衝使用者人數的階段性任務結束。
幾年後我發現,有商業眼光的人,趁著臉書進來台灣時,就已經積極經營粉絲團,佔據各個重要段關鍵字。
不少人後來成為百萬等級規模的粉絲團/社團版主,事業有成。
一件事情的實際執行成本,除了做這件事情的花費,還有你的時間成本與機會成本!
好比說,去看一場兩個小時的電影,往返一個小時,總計三個小時。
票價三百元,不買零食飲料。還要加上三個小時的平均時薪。
假設工作一個小時能賺兩百五,三個小時就是七百五。
如此,做這件事情的實際成本就是一千零五十元!
機會成本的話,則是思考,如果將三個小時與三百元拿來做其他事情,能否得到比這件事情更好的效益?
如果有其他能夠獲得更好效益的事情,要不要換做那一件事情?
唯有時時刻刻將自己的時間成本也加入考慮,才能提醒自己別太揮霍時間做一些單純消耗式的活動。
跟情人一起看電影,可以提升關係,讓感情變好,雖然不能產生經濟產值,但還是值得做(產值不只是貨幣累積,情感深化,健康優化都是值得投入時間做的事情),當然不算是消耗式的活動!

時間管理、生活優化與提升生產力工作坊(錄影線上版)

更多 Zen大開設的活動可以到【活動與課程】查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