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標籤

理性

人人當老闆 職場煉金術 教育與學習

身處瞬息萬變第一線人員,需要持續強化系統一

By
on
2023-07-25

<快思慢想>問世後,出現一種狀況,各方倡議思考法的作品或達人,都著重在發展系統二的方法與技能,系統一的部分卻逐漸被邊緣化!
讓人誤以為系統一好像我們天生就有一樣!
實際上,系統一是可以鍛鍊的。
早於<快思慢想>問世之前就已經成為經典的<心流>,以及習慣學,乃至古代的身體鍛鍊技藝,李維史陀說的原始心靈,都是在談系統一的鍛鍊與使用!
系統二固然因為貼近現代知識社會的實務需求,加上過往較不懂得鍛鍊方法,近年來被認真研究並高舉倡議,不過,不代表系統一的鍛鍊不重要!
危急時刻真的幫得上自己的,是系統一而非系統二,系統二是好整以暇坐在辦公室裡討論問題,分析問題,思考解決對策時,為了好好檢視論證資料時使用的。
當一個人身處第一線,不管是真的戰場還是店鋪賣場,抑或者面對面接觸客戶,高度仰賴的都是系統一。身處現場的第一線人員更需要鍛鍊的是系統一,邏輯思考雖然很重要,但是身處瞬息萬變的現場人員,在執行工作的當下用到的機會極少,都是靠臨場反應,而臨場反應的出色表現的基礎,靠的是平日對於系統一的鍛鍊!

整合思考方法、建立思考框架主題讀書會(錄影線上版)

助你成功的習慣學主題讀書會(錄影線上版)認識腦科學主題讀書會(錄影線上版)
認識系統思維主題讀書會(錄影線上版)
認識捷思偏誤與行為經濟學主題讀書會(錄影線上版)

心靈處方箋 逆社會觀察

人並不理性客觀,也沒邏輯,大多都是雙重標準,因為基本歸因謬誤、認知失調、主觀情感認同、逆火效應影響

By
on
2023-06-13

政治攻防打雙標,能夠爭取的支持者不多。
護航與雙標,更多是人性的基本歸因謬誤,加上認知失調所造成的不得已!
人通常不會承認自己犯錯看走眼,如果發生了跟自己原本認知有出入的事情,願意直接認錯的人很少,通常就是找理由合理化扭曲的認知。
至於基本歸因謬誤,那就是別人犯錯都是因為邪惡,我則是有很多不得已跟委屈。
人本就不理性,沒邏輯,重感情,更看重自己人跟關係。
用上述這些指責敵對陣營,效用不大。
人不會因為被指責而變的有邏輯或理性思考,那需要專門學習相關知識,勤加鍛鍊,才可能達致。
這是人性,要尊重人性,因為邏輯是人類史上,很後來才誕生的一種客觀思考機制,並不是內建於DNA的東西,但人性是幾十萬年演化下來的結果。
不合理,不理性,不客觀都沒錯;但行為經濟學早就說了,人本來就不是理性的動物。
一個社會中能堅持用理性看事情的人口數,能有10%已經很了不起。
所以進入媒體政治時代,世界上所有主要政黨都不會傻到只談長篇大論的政策,而是採用廣告邏輯+金句,拍符合自己調性與支持者情感認同的廣告來強化支持。
因為真的很難有人完全不雙標。
就算有,也只是鳳毛麟角。
人們並沒有自己口中所說的那麼討厭雙標仔。
反而可能因為逆火效應,私底下更力挺被打擊的人。
任何議題,打的差不多就可以收手了,讓中間選民自己去想去發酵,打太過頭就會出現迴力標效應,大多數時候,人會開始同情被往死裡打的犯錯者(極少數犯全社會不分黨派性別…眾怒的情況例外)。
歡迎參加
破框致勝分享會

生活有感想 心靈處方箋

啟動(前額葉)好大腦並不容易,需要充足能量與良好訓練!

By
on
2023-04-26

應該有不少人都是在第一次情緒失控爆走後,才意外發現自己的大腦邊緣系統竟然跑的比理智(前額葉)快!
許多父母為什麼會吼小孩?不是沒有愛,而是耗盡了啟動前額葉所需的能量。
為什麼一些客人,莫明的就對店員發飆?不是他們很邪惡,而是日常早已耗盡其耐性,啟動不了前額葉。
諸如此類的情況,如今的社會生活中到處可見。
在失控發生之前,大部份人都會不證自明的相信自己就是個理性的人(看看經濟學,偏離現實的理性人預設用了多少年?)。
然而,如今的世道,人的大腦中的情感機制跑的比理智快,這很正常。
一來,啟動大腦邊緣系統所需的能量,少於前額葉。
二來大多數人都不擅長啟動前額葉的方法(理性思考),有些人甚至還沒發育完整,加上啟動使用又很耗能,如果很累時啟動不了,大部份平日就很勞累的人都是能不用就不用。
前額葉佔大腦比重極小,一般人俗稱的好大腦,指的就是這個部位。雖然人人都有,但是發展的狀況却各不相同。並不是有一個前額葉就能夠熟練使用,還需要訓練。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點,我們如今生活的社會環境,到處充斥著刺激人類大腦邊緣系統產生反應的東西,我們每天打開網路看到的臉書IG推特抖音網路新聞炎上事件..絕大部分都是強化大腦邊緣系統的反應速度,而不是強化前額葉思考能力。
我們早就被訓練的,比過往人類更容易啟動大腦邊緣系統,加上過勞的生活,常常耗盡了啟動前額葉所需的能量,於是使用戰逃(情緒)反應機制作為應對世界與人際關係互動的預設。
歡迎參加認識腦科學主題讀書會(錄影線上版)

逆社會觀察

同一件事情-機率是解釋群體分布狀況,新聞檢視個案特殊性,個人則是看參與程度造成的耗發頻率

By
on
2022-04-18

最近不少專家出來呼籲,魔王變種重症機率低,小孩重症機率低,民眾不要太擔心。
這話說的很理性,但也太過理想,更是抱持理性思考的專家常犯的一個謬誤。
行為經濟學說,人是系統性的不理性。就算知道要理性,實際上也不一定能夠理性,被大腦杏仁核影響嚇的直覺反應速度,往往勝過理性思考。
除非花時間鍛鍊,否則,人就是會不理性。
加上媒體報導以強調特殊個案為主,媒體的鋪天蓋地轟炸資訊能力,遠勝過專家都呼籲能力,因而,總的來說,當一個重大個案發生後,透過媒體瘋狂放送,結果是社會肯定會有很多人感到不安焦慮,不管怎麼解釋說明都無法排除。
因為發生機率不為零的情況下,就是會存在某種不確定性產生的不安全感。
這種隱隱約約的不安全感,是生活在沒有確定性都現代社會的人,多少都會有的,只是耗發的場域不同而已。
好比說,會不會得癌症?天朝會不會打過來?核電廠會不會出狀況?我會不會失業?公司會不會倒閉?我會不會被劈腿?…
機率很低,不代表不會發生。
如果機率很低但是發生了,副作用不大,那不需要擔心。
但是,如果機率很低,但是發生之後,副作用很大,後常態科學(黑天鵝效應)認為,這樣的統計極端值並不能忽視不計,還是要做準備,好好面對。
防範方法有兩種:
第一是超額準備,財務上來說,就是存超過實際需要打金錢,預防未來人生不可知的風險(買保險也算是這一種)。
第二說是槓鈴策略,那就是把大部分資源放在安全保險的地方,拿出少部分資源(10%)壓在高風險高獲利的東西上。
以防疫來說,那就是要多準備防疫物資,審慎做好個人防疫,即便被別人說你未免太大驚小怪,還是準備。
另外,打疫苗的話,只要身體狀況評估是可以打的,那就去打。因為,疫苗副作用比起確診重症,還是小的。
專家思考方式是宏觀整體發生率,只要壓低發生率跟可能造成的損害(以政府來說就是死亡人數壓低跟醫療系統不垮),但是,個人不能盡信專家的說法,因為機率在個人身上不管用。個人的機率永遠只有零跟一。防疫這件事情上要讓自己盡可能靠近零不難,那就是做好過去兩年多我們一直認真遵守的防疫規則。
如果個人都能審慎看待防疫,追求讓自己是零而非一,那麼,集體來說,發生率就會被壓很低。就像去年五月大爆發後,沒什麼看好台灣能撐過去?但是,我們還是守住了,甚至後來清零。
機率是解釋群體現象的工具,個人並不適用。
或者說,個人如果要使用,得換算成頻率,也就是加入自己的實際參與次數進行加權。舉個例子,同樣的平均感染機率,醫療人員因為接觸確診患者的次數比一般人多很多,是以他們的染疫可能性比一般人高很多。
概論整體的機率,對個別人的參考價值有,但是不高。個人得視自己的具體狀況,對整體性的機率進行加權評估,再做出決斷。
我個人的看法是,要更審慎,而非樂觀。不管總體機率呈現的是樂觀或不樂觀。
況且,數量很大的話,機率就算很低,仍不是小數字!以衛福部長預測會有15%國人確診,就算中症以上只有百分之一,那也是上萬人的規模,並不算小,還是得審慎比較好!
 
<政府歸政府,個人防疫仍應從嚴審慎以對>
如果是一般時期的醫療後送出狀況,是可以很認真檢討系統通報與運作問題。
然而,疫情大爆發時期,系統本身可能早已超載,壅塞,不堪負荷。出現被延誤,甚至被忽視或遺忘,都是可能的。
對處理機構來說,同時處理很多案件(並不是只處理防疫,各種疾病急難救助都要同步處理)。對需要被服務的人來說,你覺得自己就是對方唯一需要服務的對象。兩邊的認知根本不同,常常有感受落差。
當然可以理解家屬的憂心,然而,焦慮放大的恐懼跟不滿,最終只會召喚更多的挫折。
在某些時間點,甚至會出現資源配置看似失當的情況,像是比較不嚴重的得到比較好的安置,比較慘的卻被拖延。
或是,認為自己被拖延。在平常可能是拖延,當系統超載時,是壅塞,是沒辦法的事情,就像現在道大醫院看醫生都要搶名額,等很久,那是因為系統超載。
況且,很多事情檢討起來很有道路,看出一堆問題,那是事後諸葛的宏觀檢視,當下根本無從得知。
當然,檢討系統問題仍然有必要,卻只能知道超載極限為何,並不能真的解決問題。
系統超載問題是無解難題,只能等待降載!
疫情都第三年了,海外也都示範給台灣看了,如果有些人還是覺得,防疫或是應變是政府要負全責,當然也是可以,只是,真的碰上狀況時,究責並不能改變已經發生的事情。
防疫漸漸地失去耐性,疏於防範,結果讓自己陷入危險之中,可能就是俗話說的老兵八字輕的狀況。
真的能保護老老人跟小小孩的,只有自己家裡的人。先把居家防疫能做的全部都盤點過,做好最壞的準備,不要過度樂觀的相信因為這波大多是輕症,所以自己也一定只是輕症,那是肯定現狀偏誤,最好再深思。
如果未來台灣確診將會破百萬,以千分之一重症率來看,也會有一千人(目前看起來,如果是中症以上,好像是百分之一,那可能將會是一萬個人需要醫療機構協助)。
這一千(或一萬)人如果擠在一個月內發生,可能落入更加嚴峻狀況的機率大很多。如果分攤成好幾個月,那麼,重症獲得良好照顧大機會就多很多。
因為已經第三年,也談過好幾次了,千萬別讓自己落入每一波大流行的最開始被感染的族群,那時候兵荒馬亂的,升級又降級,系統難免狀況一堆…。
當國家管的是宏觀減災,意思就是,再怎麼努力就是會有個案遭逢不幸。若我們不想成為那個不幸,個人層次的防疫要做的比政府本身提倡的更嚴格,才能保護好自己跟家人(特別是家中有老老人小小孩,跟不能打疫苗的家屬)。
這次應該是最後一波了。
不久的將來,社會會經歷一段大流行最後壓平感染率,走出瘟疫高峰期。都撐那麼久了,別到最後才輕忽。很多事情只有發生後才知道,那就別讓自己親身嘗試,多看統計數據中的特殊個案狀況,也多跟自己的狀況比對,不要誤以為自己一定是多數那邊,從嚴看待,好好撐過去。我們已經比很多國家幸運很多!
 

書籍品評介 閱讀資訊饗 教育與學習 經濟與生活

跟隨投資大師心法操盤者日增之後…

By
on
2021-09-16

伯恩斯坦在投資超級英雄進化論中提到,他所寫到的一些當代被認證有效的投資理論,約莫都是一九五零到七零年代陸續問世!
最近我密集讀了一些不同流派的投資理論跟投資大師的作品(主要是其他人整理與訪談大師所歸納的作品),像是更富有更睿智更快樂、當代財經大師的守錢致富課,以及一些成功靠投資達到財富自由與人生自主的投資客的書,像是簡單致富,不免想,網路時代的今天,這些大師跟投資客也都不吝分享自己的know-how,且追隨倣傚者眾。
會不會有一天,市場上泰半人都會使用這些相對良好的觀念與工具來購買並持有金融商品,屆時的金融市場又會變成什麼樣?
舉個例子,在一堆書都告訴你主動式基金手續費會吃掉你的複利,越來越多人知道之後,金融機構被迫得推出低手續費的指數型基金。
再舉個例子,越來越多人知道透過正念療法與冥想可以控制自己的捷思與認知偏誤,干擾我們做錯抉擇的變項逐漸被控制,這樣的投資人增加,市場又會有什麼樣變化?
還有其他像是退休基金、ETF之類加入的人慢慢增加…
感覺這是未來研究金融市場的人可以追蹤觀察的,也就是過去學術界覺得理性人不存在,因此理性人預測是錯誤。
然後,越來越多研究指出不理性的成因與解法,也有越來越多人拿來自我修練…,改善投資行為模式,投資市場會出現變化嗎?
特別是金融市場,因為這一塊裡能活下來的人,大多勤奮好學且樂於自我鍛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