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標籤

倫理學

逆社會觀察

少拿普世人權說嘴,現實世界考量的是有限資源效益極大化

By
on
2020-02-26

(本文發表於上報)
鑽石公主號爆發群聚感染,確診人數不斷上升後,日本首相安倍先是不許船靠岸,後來又說不會讓船上所有人下船,因為日本當地的醫療資源不足以支撐船上所有人在短時間內建議,且沒說出口的是,萬一確診人數飆升,會成為日本嚴重的醫療資源排擠。
雖說目前日本基於人道救援,還是提供物資並且收容確診病患,但是,放眼各國無人願意接受,可見各國政府在普世人權之前,都更加考量自己國民的安全與醫療負擔情況!
雖然人權派發言抨擊類似的做法,不過,實務上來說,現實世界的醫療資源有限,若全投入防疫,就會排擠其他國民的醫療需求。
台灣日前也為了讓武漢台商回國一事,與國內的人權派有一番爭論。若接受普世人權價值論,台灣得做好承接所有在中國國民回台準備的話,最後的結果只怕是這些回台者壓垮台灣醫療與社會資源,自己也未必能夠獲得良好照顧。
拉大來看,很殘酷的是,這世界上沒任何一個國家的醫療或基礎建設的資源能夠承受短時間內大量湧入購買或使用者。口罩在全球缺貨只是一個相對輕微的現象呈現方式,若疫情再嚴重下去,就會像武漢一樣,拖垮整個社會得正常運作。
在瘟疫面之類破壞社會秩序的系統性風險面前,或許我們只能承認自己的能力有限,就是會有人不幸得承受此一系統性風險的下檔衝擊,因為有些事情是真的無法預測並且提前預防。
回頭來說台灣的防疫,此次台灣的防疫在很多決策上都是求快再說,雖然有一些事後有修正,但也替社會爭權到必要的緩衝時間。在商業決策上有個大原則,寧可快而錯,不要優柔寡斷或拖延不定。因為,新狀況不斷發生,很難說有什麼一勞永逸的決策,都是見招拆招,摸著石頭過河。
只不過,我相信大多數國人都看見政府的用心,所以當陳時中部長哭了,民眾大多支持並鼓勵,只有極少數人雞蛋裏挑骨頭,那是因為,跟世界各國比,此次台灣的應對絲毫不遜色。
我們不可能有一百分的決策,但是我們能有個願意盡力為真實住在島上的國民謀福利的政府,大家都會支持。
盼望島上那些中國統派,要不就搬過去跟中國共赴國難,不要在台灣扯後腿,還幫忙對岸搞特洛伊木馬,給台灣添亂,還端出人權說法斥責台灣沒有同胞愛!
最沒有同胞愛的不就是不顧島上兩千三百五十萬國民死活,只想拿台灣替自己換取私利的那些兩岸掮客嗎?
我就不相信這些人平日的思考與決策都真的遵循普世人權價值?!人權價值被拿來當成攻擊人的政治正確,在瘟疫橫行的時代,不過凸顯提出者要不是笨就是壞,總之,並沒有真的打算解決眼前的防疫問題。
學者費孝通曾經提出差序格局,說明中國人的倫理觀。理論上的不是人人平等,而是根據親疏遠近排序資源與道德倫理。顯見在資源有限的古代中國,人們已經懂得照顧倫理的不得不妥協之處,雖然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大同世界的理想很棒,但是現實世界是差序倫理主導運作。
在台統派最好搞清楚,拿普世人權說嘴政府不肯救台商,不只根本也違法中國既有倫理,現實也得不到支持,因為有限醫療資源國人都希望優先保留給台灣島上的國人。這是根據成本效用下的取捨,將有限資源用於極大化多數國人福祉而非少數權貴的照顧。
這些鬧事言論在團結抗疫的國民面前,已經毫無市場可言,可以放棄了!
附帶一說,瘟疫過後依然決定前往中國發展或旅遊的台灣人也應該理解,風險自負原則,沒有去中國賺得的好處都是自己很棒很強,問題發生都是國家要幫你承擔的道理。

閱讀資訊饗 職場煉金術 逆社會觀察

面對變動未來世界的自主生存之道

By
on
2018-12-25

(本文發表於台灣閱讀與出版)

前言

如今這個世界的發展型態,唯一不變的可能就是持續變動了。

面對變動不居的世界,過去上一代那種「穩定不變的世界觀」應該被揚棄了,我們要重新建構一套面對與應對世界的新觀點,在這套觀點中,能夠協助我們因應不斷變動的世界,找出生存之道。

本次要介紹的書籍,盼望能幫助大家找到變動世界的自主生存方法,不被變動的過程中所帶來的新現象或震盪干擾,從而做出錯誤判斷,影響人生。

大退潮/寶鼎

過去三十餘年,呼籲解除管制,讓市場接手,讓人自己來的新自由主義論述大勝,世界各國政府的監控機制逐漸放鬆,出現了貌似十分活絡的全球化,甚至有人高唱「世界世平的」,一切阻撓世界變得更加融合的崎嶇都將被彌平。

然而,《大退潮》的作者有不同的看法,他認為近年來的全球化或世榮景,不過是更大的景氣循環論中的一小段,從歷史過去的經驗來看,眼下貌似繁榮與全球化的世界已經走到盡頭,一如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之前的世界其實也非常的全球化(當年叫做國際化),但因為全球化的過度發展的負面風險沒能被正視,貧富不均等現象接二連三發生,最後以兩次世界大戰的發生阻止了上一次的全球化進程,且帶來了許多動盪。

在《大退潮》中作者比對了上一次跟這一次的全球化現象,指出目前的世界其實處於高度風險,隨時都可能出現讓人承受巨大損失且讓世界發展倒退的大退潮,作者呼籲人們應該更審慎而帶著風險意識看待未來,不要太過盲目樂觀。

資本的世界史/遠足文化

要了解眼下與未來世界,最好的方法是窺探歷史、追本溯源,看看當今世界是從哪裡走過來的?曾經又發生過那些影響世界發展的大事?

如果說,我們都承認今天所生活的世界叫做資本主義,那麼花點時間掌握「資本的世界史」當有其必要性才對。

《資本的世界史》一書作者赫爾曼指出一個非常有趣的點,他提及早在古羅馬帝國或古代中國,就出現了財富群聚的現象,人們也懂得類似今天的期貨交易行為,且放眼古今中外,可以說沒有人不愛錢的。

但是,偏偏財富轉化為資本開展成新的經濟型態一事,沒有在富庶的古羅馬帝國或中國發生,反而出現在並不能算是富裕的英國。雖然後來的英國是富裕且成為日不落帝國,但資本主義萌芽的時候,英國卻是最欠缺資本的地方。

作者認為,關鍵在於,帶來資本主義的並非財富而是生產方式,工業革命驅動了生產方式變革,生產力的大幅提升成了創造財富的動能之後,財富累積的方式出現了革命性的變化,財富可以不靠資本而靠創新/生產方式創造,資本主義才有了立足的空間。作者更直言,正式在最欠缺資本的地方,正式在最窮的地方才會萌生資本主義,只不過得要有爆炸性提升生產力的生產工具配合。

所以,資本主義並不是市場經濟,資本主義毋寧是創意經濟的擴大延伸,而且需要國家強力干預、積極調控市場才得以讓剛發芽的資本主義茁壯。市場經濟講究競爭,但是資本主義卻試圖壟斷/寡占。

資本並不是貨幣或財富的累積,資本有一種帶著生產性的動能,能捲動國民財富的累積並擴大,以提高生產力的方式。

錢能生錢並不是甚麼嶄新的發明,但優化的生產力卻也能生錢且創造讓財富自行增值的動能才是資本主義的嶄新發明。

資本主義的前提不是財富或市場,而是創造成長的生產動能。也因此,觀察當下與未來世界的重點便在於「成長何時會終結?」如果一旦出現成長的終結,屆時人類可能面臨是否要繼續走資本主義道路的抉擇?至於未來是否會有更好的經濟型態,這個問題作者無法給出答案,只能由全體人類一起思考!

知性對話必備–讀懂世界的生存之書+提升素養的生存之書(究竟)

要能深入思考人類世界,必須對整個人類世界曾經發生過的事情,乃至人類所提出來描述、解釋、批判的觀點,具有最低必要限度的理解,才能有效運用知識作為理解世界的工具,甚至是推動世界變革的武器。

然而,世界史與解釋世界的知識如此浩瀚,要能窮盡理解並不容易。

所幸,韓國知名作家蔡社長所撰寫的一套兩本「知性對話必備」《讀懂世界的生存之書》與《提升素養的生存之書》給了我們一份簡明扼要且全面又好懂的知識地圖。

這兩本書總共介紹人類的十大領域學門,分別是歷史、經濟、政治、社會、倫理、哲學、科學、藝術、宗教與神秘。蔡社長認為,要了解人類世界就必須掌握上述十個領域的基本知識及其演變。

也因此,蔡社長從歷史出發,以馬克思的生產工具論作為帶出人類歷史的關鍵理論模組,介紹人類各歷史階段出場。馬克思將人類歷史分成原始古代中世紀近代與現代五個階段,造成階段遷移的關鍵因素是經濟型態的變化,由此,蔡社長帶入第二個領域學門經濟,介紹人類史上曾經出現過的早期資本主義、晚期資本主義、新自由主義、社會主義與共產主義。

在經濟型態的基礎上,蔡社長接著介紹政治出場,因為政治制度相當重要的一個(但非唯一)功能是決定經濟成果的分配,蔡社長以人類的保守與進步兩大思考模式作為切點,介紹了民主主義與菁英主義兩大政治思想陣營各自的發展與重視的問題。

再接著輪到社會上場,關於社會的探討,蔡社長認為關鍵在於能否理解個人與集體兩者之間的兩難矛盾,個人主義與極權主義兩者之間的千絲萬縷。

第五個知識體系是倫理學,蔡社長從後果論與義務論來談人類道德思想與決策背後的成因。有些人更在乎應然而有些人則看重實然,不同的側重會讓同一件事情得出不同的理解。

因為篇幅有限,另外五個知識學門就留給有興趣的讀者自己閱讀。總而言之,這裡想傳遞的一個重要訊息是,一個人想要深刻的理解世界甚至預測未來社會的變化,沒有一定的知識系統作為分析工具是很難窺見世界的本質與奧祕,分析社會變遷不是看著某些重大新聞事件提出個人見解而已,還要了解事件跟整個人類社會之間的關係,不同觀點者重視的面向以及緣由,在不同領域之間可能產生的影響變化。

準確預測未來的思考術/春天

的確,能否準確預估未來變化模式,影響的可能是你的人生?

而預估未來這件事,很可能和許多人想的不一樣?

坊間有些預估未來的書,事後諸葛證明了並不準確,但做出錯誤預估的人卻還是能夠持續出書,讓某些人覺得是在騙錢,更嘲諷那些寫書的人。

那是因為準確預估未來的確很難,這類作品的可看性也不是結果到底準不準,而是作者在預估未來時所提出的推論與證明方式究竟是怎麼走的?

也就是說,內行人看的是預估者的思考模式而不是結果。

事後諸葛來看,更要仔細剖析推論與證明過程,找出哪些地方是誤判或疏漏導致預估失準。因為,預估未來更重要的是鍛鍊預估的思考與判斷能力,而非結果有沒有中(中了固然能大紅特紅,但其實多數預估者都是沒中比中的情況多,只是世人多半只記得中的結果而忘掉失準的部分,就跟去算命我們只記得老師說的正確的部分卻忘了沒說中的部分)。

一部分原因是這類談未來發展的書在預估未來的思考方法的部分講得太少,或是讀者沒能意識到這些才是重點,所幸我們手邊有了佐藤航太《準確預估未來趨勢的思考術》一書,針對預估未來的思考方式進行深入探討,作者指出,要能夠準確預估未來,必須能夠看出科技進步背後隱藏的模式,此一新科技對未來社會系統的影響(正面的效益與負面風險),最後則是個人如何因應未來做出決策?

某種程度上來說,預估未來要能看出散落在世界上各種新事物(點)背後的趨勢(用線將點串聯),找出這些串聯點的線,就能看出未來可能的進展。比如說別人只看到了網際網路、雲端、電子商務、人工智慧、物聯網…,而你能看出貫穿其中使其作用或改變社會系統的「東西」,那麼你也許就可能比其他人更能精準預測未來並且做出因應之道。

全球經濟的關鍵動向/商周

鄧特二世就是經常提出全球經濟分析,預測卻似乎不是太準而經常被網友鄉民嘲諷的作者之一。

他最新的作品《全球經濟的關鍵動向》仍舊堅持以他提出的循環週期論分析全球經濟走向,且仍然堅持2019年之前會出現大落底,並且提出他認為正確的資產配置布局。

社會科學預測未來趨勢最棘手的一點在於,當預測的結果還未到來之前,得知預測結果與推論過程的人們,可以行動介入干預。

舉個例子,每個國家的人口學者都會提出未來的人口金字塔圖預測,特別是出現少子化與高齡化趨勢時,就會向政府建言,應該以政策作多的方式避免那個可預測的未來真的降臨。是以,如果最後少子化並沒有發生,可以說是預測失準嗎?可以說是,也可以說不是,端看怎麼解讀。

同樣的道理,當鄧肯二世不斷從人口等各種循環指標提出建言時,假設掌握國家資源分配的關鍵人物得知預測之後,決定以政策做多干預市場,或消滅或延後預測結果發生時,可以說預測失準嗎?

人力可以因為得知未來趨勢的預測而進行行動的調整,避免預測的不幸結果降臨,某種程度上來說,這也正是提出預測分析者期望見到的結果,畢竟真的出現不幸的結果,預測真的成真,未必讓人開心得起來。

好比說鄧特二世過去曾經預測的新一波金融海嘯之所以失準,有一部分原因是因為各國央行不斷以貨幣政策做多,透過量化寬鬆等政策讓問題爆發的時間往後延。遞延是否等於失準或不會發生,只能等待時間來證明。

這也是為什麼我前面提到,閱讀未來預測之類的作品更重要的不是去比對預測結果準不準,而是去審視作者所提出來預測的思考與模型有沒有道理。

鄧特的作品利基於景氣循環論,景氣循環論算是經濟學中被肯定的一套論述,而鄧特在此基礎上回顧歷史找出多項大小周期不等的指標,目的也是希望替其預測的可信度背書之外,更試圖擴大提醒更多的人群留意其所預測的問題。

放到大脈絡來看,鄧特二世的作品跟文章開頭介紹的《大退潮》一樣,都在提醒那些相信未來只會有榮景不會衰退的人們留意衰退指標,不要過份樂觀了。在這個意義上,我認為《全球經濟的關鍵動向》一書中的模型推估很值得一讀。

機器、平台、群眾/天下文化+2030年雇用大崩壞/大牌
 
最近幾年,未來趨勢分析類的作品,不管是樂觀預測還是悲觀預測的作家,不約而同的都會提到的共同趨勢是AI、物聯網等技術的成熟應用,以及對於就業是和經濟制度的衝擊。

樂觀派認為,未來人類可以更多仰賴AI或自動化科技減少勞動力,人可以從勞動力中解放,因為機器人就能創造更高的產值,人類將過上更好的生活。

悲觀派則認為,機器人雖然可以提高生產力,卻也會帶來驚人的失業潮,因為資本家不在需要領薪水還會抗議的工人,他們可以直接買入大量的機器人來使用即可。

悲觀派還看到一點,失去靠勞力換取收入的方式後,人的購買力也將大幅萎縮,很快的將會衝擊市場經濟,因為經濟是靠交易所建立起來的貨幣循環系統支撐,當一個市場只有不斷大量高效生產卻無人消費時,一定會崩盤。

有意思的是,樂觀派和悲觀派共同提出的一個解方式「全民無條件基本收入」,然而,截至目前為止理論雖然談的風風火火,多數人卻對此一見解抱持悲觀的態度,認為不太可能落實。

在《2030年雇用大崩壞》一書中,對上述脈絡有非常簡扼而清楚的爬梳,值得一讀。

關於自動化科技影響人類未來的作品,往後數年應該會持續出版,不過,《機器、平台、群眾》一書作者的作品則是格外值得留意,麥克費和布林優夫森是《第二機器時代》一書的作者,兩本書都對人類科技發展與社會變遷有非常深入的描繪和解讀,悲觀中帶著希望的看待AI進入人類社會後的滔天巨浪,在這個多數人類將退出生產力的提供這個注定的未來人類該如何自處,作者在《機器、平台、群眾》提出了有趣的解方。

簡單來說,就是提出第三條路,既不是過分天真的樂觀相信一切交給機器人就可以了,也不是悲觀的認為人類沒救了,而是更積極的相信未來人類將能更加充分的整合使用這些新科技,透過人機一體,人腦與機器的合作的方式,走出未來人類自己的道路。

未來是個不斷跨界整合的時代,誰能看出兩個值得結合的事物並且將之導入商業模式,就能令其發揮相乘效果,在未來社會站穩腳步,就像作者相信人類的商業模式未來是高度仰賴產品與平台的整合,一群核心的專家與廣大群眾的聯手也終將幫人類度過一次又一次的危機。善用跨界整合的力量,審慎的評估風險然後朝希望邁進,也是人類可以選擇的路。
 
你可以不只是上班族/大塊+複業時代來了/高寶+零工經濟/天下雜誌+一鍵獲利/商周+斜槓創業(實踐版)/方言文化

前面介紹了不少判斷時局大環境的書,那麼,接著要來談一談當個人確認大環境趨勢的判斷之後該怎麼辦這件事情?

大體上來說,讀完上述作品之後,應該很少人還會相信未來將如過去一般穩定,可以靠著找到一份安穩做到退休的工作過完人生才對,甚至眼尖的你應該已經發現了,別說未來轉職成為常態,薪資凍漲也將會是常態,只要留在組織裡且沒有機會爬升到高階主管的話?

那麼,該怎麼面對未來變動不居卻薪資凍漲的就業環境?

首先有一個很重要的認知要建立,未來不是單靠一份薪水就能養活自己的時代,每個人都必須要有副業(就是最近很紅的「斜槓青年」),而且,副業恐怕不只一種,而是有複數種,只要能夠變現的專長,就應該想辦法到市場上變現(透過網路媒介)。

雖然每一種副業都只是零工經濟,但只要販售的是知識而非單純的體力,許多副業加總起來將成為複業,而從事者將成為斜槓人,也就是同時能夠使用多種專長從多種領域賺取收入的新新人類。

上班族從事複業,未必要轉為全職,將來也不必然得做大到創業的規模,設定一個金額,每個月用有限的時間達到該金額,也是一種選擇。也就是在公司無法給你足夠薪水且環境短時間內很難改善的前提下,自己想辦法增加收入來補貼生活。

《複業時代來了》、《你可以不只是上班族》和《斜槓創業(實踐版)》三本書,介紹了不少上班族可以做的「零工經濟」,從如何發想概念到落實,甚至未來轉型開展成一門全職事業該思考的問題以及流程步驟,書裡都有。

就算不想搞那麼大也完全沒有關係,開頭我有提到,這類兼差只是為了幫補家用,有點像過去台灣的家庭代工,利用晚上閒暇多少做一點的概念,只是如今做的工作來自網路,且代工的方式是出售知識而非體力活。

有了網路來相助之後,任何專長或服務都可以透過網路銷售,只要掛出之後有人願意購買,工作就成立,完成之後,就能拿到報酬。在《一鍵獲利》中,作者收集了三百種可以透過網路從事的零工工作,還有提供媒合服務的平台,有的收入也許只有幾塊美金,但也相對簡單。例如,幫忙翻譯幾行外文字或幫一段簡短的影片配音,這種在過去不可能透過正式翻譯公司發包的案子,如今可以透過網路媒合,在全世界範圍內找到合適的人選。這類工作的收入少但工時也少,網路更讓接案門檻降低。

如果複業做得很順手,決定全職且公司化營運,那麼可以參考《給你10萬,你怎麼做到10億?》一書,本書是中國知名知識型網紅李笑來老師,逐課解讀史丹佛大學的《創業養成課》,從點子如何開展成公司?檢視自己的創業基因?如何找合夥人與首批員工?如何製作有靈魂的產品?執行產品的銷售與新創公司營運成敗,乃至天使投資人的喜好(要能討天使投資人喜歡新創公司才能拿到資金)…等,跟創業有關的大小事的全面解讀。

有人曾經說過,「就業已經終結」,而人生成了「永遠的測試版」,面對變動不居的世界,想通往財富自由之路,除了公民聯合推動讓更美好的政治與經濟制度降臨之外,就是靠著自己的專業知識創業,將知識變現能力提升到最極致,也是一種面對變動不居世界的方法。

 

信仰主基督 心靈處方箋 逆社會觀察

情境倫理v.s.普世價值/絕對律令

By
on
2014-03-15
「打人就是不對」、「殺人犯都該死」、「不可說謊」…,真的嗎? 「打人就是不對」、「殺人犯都該死」,是康德式的道德律令,認為道德標準是放諸四海皆準的普世價值,不可因為任何緣故而動搖或改變。 孩子犯了大錯,父母為了讓孩子記取教訓,適度地體罰孩子,也不對嗎? 有人持槍攔街搶劫,被搶的人冒死反抗,不小心失手誤殺了搶犯,也該被判死刑嗎? 已故德國牧師潘霍華認...
書籍品評介 心靈處方箋

如果明天就是世界末日 今天你打算做什麼?

By
on
2012-11-13
如果明天就是世界末日,今天你打算做什麼? 文/Zen大(本文發表於2012/11雙河灣月刊) 書名:時光守護者 作者:米奇.艾爾邦 出版社:大塊文化 基督教神學院的倫理學課程,有一個非常有名的問題:「如果明天就是世界末日,今天你打算做什麼?」 人類迷戀末日,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打從《新約聖經.啟示錄》預表「末日」後,兩千年來,無數人致力於末日的日期預測。雖然次又一次的落空,卻不見熱潮消退。最近的一...
信仰主基督

求同知異:閱讀與分辨非基督教思想之作品

By
on
2012-07-26
求同知異:閱讀與分辨非基督教思想之作品 文/Zen大 生活在非基督教社會,生活中難免會接觸到大量非基督信仰的報章雜誌。就算休閒生活的閱讀盡可能避開非基督信仰的作品,但是,至少在求學讀書階段與職場工作方面,很難迴避。 雖然不少教會牧長認為,不閱讀比較好,能夠避免落入屬靈爭戰,但若因為工作的緣故一定得閱讀時(舉例來說,在出版社當編輯、在報社當記者,不可能拒絕閱讀非基督信仰的文章/作品,除非放棄這份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