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702032955048952
書籍品評介 閱讀資訊饗 心靈處方箋 逆社會觀察

不反社會的病態人格者,很可能就是人類進步的推手~

By
on
2021-07-24

一直以來,都有在閱讀與病態人格主題有關的書,因為,了解這個主題的相關知識與判讀技巧,對於社會生活的趨吉避凶,幫助很大!


好比說,在路上或商場上碰到可能是病態人格者正在發作,可以迴避之,不要硬碰硬。


這個主題的作品,除了心理學專章探討外,另外常散見於洗腦術、冷讀術、騙術、人際互動、親密關係等主題的作品,多多少少都會談到病態人格(或稱反社會人格、邊緣人格)。


病態人格心理學一書,從重大犯罪新聞切入,帶出病態人格的諸多特質(表面魅力、傲慢虛偽、欠缺悔恨感,欠缺同理心、欠缺責任感,欠缺統合能力,脫序行為,反社會行為,自戀,反社會人格)與原因(基因、大腦病變,成長環境影響),還有可能造成的危害…,篇幅不長,整理卻相當完整,是本認識病態人格的好入門書。

作者在全書最後一章,特別拉出腦病變的變態人格者的犯罪行為該如何量刑一事來討論。這也是我自己長年以來一直在思考的問題?

如果一個人犯罪是因為大腦受損壞掉而造成,行兇的當事人要負多少比重的責任?社會又該如何與這樣的人類共存?

有一些人是天生基因如此(戰士基因,法隆的研究發現,有些人到現在還存在戰士基因,擁有戰士基因的人在遠古負責戰鬥,所以,情感什麼被削弱,這些人的大腦杏仁核比一般人小很多,所以,判斷決策較不受情感影響),有些是後天遭遇意外事故造成大腦受創的結果(腦科學有很多這方面的研究)!


作者指出,病態人格者的數量並不少,約莫佔人口的1~3%,也就是你我身邊的同儕當中,肯定存在病態人格者。


不過,不是每一個病態人格者都會犯罪,有一種較為溫和的次類型病態人格者,將其特質應用在社會生活被允許的目標的競爭中,取得了傑出成就。


在讀作者談論溫和病態人格者的篇章時,我突然有個想法,研究病態人格不能只是放在個體層次,而應該向涂爾幹研究自殺那樣,拉高到集體層次的角度來探討。


實際上作者在書裡對病態人格的分類,就用到了涂爾幹的脫序理論。


書中提到,那些沒走上暴力犯罪,反而正向利用其病態人格特質的溫和派,通常本身能力就很不錯,且與社會整合程度較高(或說反社會程度低)。


也就是說,本身有能力又懂得如何融入社會的病態人格者,非但不是破壞社會秩序造成混亂的兇手,反而可能是促成人類社會進步的好幫手(雖然在其身邊與其共事者會很累),好比說賈伯斯!

換個角度來看,若能讓更多病態人格者與社會整合(或者至少不反社會),因為病態人格而發生的重大犯罪,也許能減少!病態人格者由於欠缺同理心且對社會道德框架與法律秩序無感,甚至對法律的裁罰無感(作者引述了幾位他過去在監獄時碰過的犯人的自白與觀察發現,病態人格的重大犯罪對於被判重刑一事無感,好像不關自己的事情)。

其實大部分病態人格者並不反社會(所以作者堅持將病態人格與反社會人格兩個概念區分開來使用),真正會走上犯罪行為的病態人格者,也只是一部份!


更深一層來說,或許我們被此一心理特質的概念用字本身誤導了,覺得病態就只有負面意義,病態很可能指涉的只是非常態,非典型,不一般。病態有正向發展的可能性也可能負向發展。


好比說,這人的專注、努力與堅持,真的很病態(或變態)。


跟變態心理學的變態,其實不是俗民意義用法的變態,而是只變化的型態有別於一般典型。


搞懂這個概念的使用無涉道德判斷,只是一種操作型概念,再回頭重新讀這本書,應該可以更深入而具體的了解病態人格的各種亞類型,以及你我在接觸具備此一特質的人該如何與之相處?


延伸閱讀
抵禦邪教洗腦的方法 

標籤
相關文章

留言

Zen大

曾居敦南,現住安坑。 我是職業作家/時事評論員,同時也是出版顧問、讀思寫文字溝通表達力的專業講師、網路部落客。 每年讀書(至少)五百本,寫文(至少)五百篇,演講授課(至少)五百小時。 本版文章歡迎個人或非營利單位轉載,營利單位轉載,請來信取得授權(切莫私自轉載)。

Zen大著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