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與生活

便宜不一定好IV-小心家裡變倉庫

By
on
2007-11-20

便宜不一定好IV-小心家裡變倉庫

文/zen

不管景氣好不好,便宜又大碗的東西,總是能令廣大消費者垂青。

記得剛到台北念書時,第一次造訪家樂福,數千坪的量販店,超低價的商品,讓我眼花撩亂,每次去一趟來回車程就要花掉一小時,因此更是買紅了眼,每次沒有花個兩三千,出不了店門。

隨著量販賣場與低價超市的普及化,量販店甚至深入住宅區,步行可達,不再向過去僅限於郊區,得開車前往,便利性使得量販超市的生意居高不下。

然而,量販店的超低價策略,消費者以為買了便宜,其實是買太多。就算懂得精打細算,總是能夠買得剛剛好的消費者,也得在家中自行闢出儲物區,量販策略下未能馬上使用的商品。

量販店之所以能夠低價供應,部分原因在於將倉儲成本轉嫁給消費者,消費者以為自己賺到,省了不少錢,其實,是建立在自己不自覺的得花更多前租/買居住空間,以囤放量販店購回之商品。在購/租屋成本節節高升的情況下,租屋成本的提高以及量販店折扣優惠兩相扣抵之下,還能省下多少錢,頗值得有心人按照自己的狀況推算看看。

正如同便利超商明明商品較貴,卻還是很多人上門消費,原因就在於便利超商較貴的部份,是替消費者承擔倉儲,還有節省時間。

該怎麼使用不同商品價格區間之商店,得看個人消費/所得結構而定。如果你平白繼承一間大房子(或租/居偏遠低價郊區房屋),多的是地方可以存放,則量販店採購,的確可以替自己節省不少開銷;相反的若是居住在寸土寸金的都心區,房租成本甚高的地區,則前往便利超商或一般超市採購每日所需商品,會是比較節省的購物模式。

就好像開車上班的人認為每個月的油錢支出比通勤上班的人低,但卻沒想過買車的初期成本,尋找停車位、加油排隊的時間成本,還有維修(如今的汽車工業,真正賺的是後續的維修費用,而非初期的購車費用)、燃料稅、牌照稅等成本的支出加總之後的單次開車平均開銷,才是實際花費。當然,以仰賴汽車為謀生工具者(如計程車司機、小商店老闆),購車自有必要性,但上班族真的是否也需要買車以通勤,則必須更仔細的考量,才不會以為省了錢,但其實花更多。

便宜不一定省更多,還得按照每個人自己的消費/所得結構,租住型態,購物偏好等等因素評估,才能找出最低廉的花費,從而真的省到錢,而不是感覺自己省錢而已。

標籤
相關文章

1 Comment
  1. 回覆

    簡陋

    2007-11-26

    這也就是爲何網路拍賣盛行的原因之ㄧ
    愛亂買得人貪便宜亂買替家裡的倉庫&quot囤貨&quot
    後悔亂買的人又把東西登出來二手拍賣

留言

Zen大

曾居敦南,現住安坑。 我是職業作家/時事評論員,同時也是出版顧問、讀思寫文字溝通表達力的專業講師、網路部落客。 每年讀書(至少)五百本,寫文(至少)五百篇,演講授課(至少)五百小時。 本版文章歡迎個人或非營利單位轉載,營利單位轉載,請來信取得授權(切莫私自轉載)。

Zen大著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