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2393894225500 P12563576
逆社會觀察

有苗可打快去打,莫待無苗空埋怨!

By
on
2021-06-19

高齡長者群開打疫苗後,陸續傳出施打疫苗後死亡的案例。

雖然指揮中心為求慎重,不敢貿然斷定個案死亡與疫苗施打無關,希望透過科學解剖相驗的方式處理,卻被有心的媒體帶風向,刻意用化約與暗示的方式告訴閱聽人,打疫苗會有不良後果。

於是,第二第三天之後,施打率開始下滑,甚至說崩盤也不為過。

除了媒體刻意與放大化約施打疫苗後死亡個案的報導,造成符合資格高齡長者施打率崩跌,最近一陣子確診數下滑,也是讓許多人又開始心存僥倖,想等其他疫苗。


哦,對,現在還加碼吵現有疫苗沒辦法遏止變種病毒,間接指控台灣現在打的疫苗沒效,暗示台灣還是缺疫苗(真正傷人最多的變種病毒應該是不斷換議題打擊台灣防疫的特定統媒跟統派份子吧!?)。


殊不知,確診數低到某個地步就會解封三級,重新恢復活動後確診數可能會再升。到時候,當初放棄打疫苗的就成了高風險群(屆時又會出現搶打潮,很可能自己過了排序,然後又要吵個沒完)。


還有,未來達到所謂的群體免疫,不等於清零,只是確診比例會往下壓到醫療量能能夠承受的程度,個別人都還是可能確診,特別是那些當初不打的。


從疫情升級開始,我就發現,社會上有不少人憑直覺或本能做行動決策,卻反而讓自己落入染疫風險(例如,被沒有執行權的市長恐嚇防疫要升級到封城,一堆人跑去買菜,大量群聚並形成防疫破口;碰到人多就回家,別急著搶買物資)。


防疫有很多事情是反直覺的,要馴服內在恐懼而非順從恐懼選擇行動。

至於疫苗施打要降低打疫苗後的自然死亡率連結,我建議,應該要恢復原本的七十五歲以上就算一組的打法。


不宜再將超高齡的抓出來做一小組。


甚至可以的話,以後再大規模施打疫苗,最好65歲以上就算一組,分散自然死亡率都感染。


台灣目前的平均餘命好像是81歲,85歲以上都是超高齡,隨時壽終正寢都是有可能的。


也有很多醫生都出來澄清,不過,個別人看了統計數據大部分都會恐懼,這種直覺聯想,很難透過數據的澄清來化解(特別是對高齡長者及其家屬)。


俗民社會的肯定後項偏誤思考(指將某件之前發生的事情跟之後對某件事情逕自連結起來,當作因果相關)是很常見的,很難在短時間內,化解這樣的思考方式。


更何況,年紀大到一個程度,認知症或失智的比例也高,往往很難自己思考與判斷了。也不能怪他們不理性。


海外的反疫苗派所持有的證據,常常也是源自肯定後項偏誤。雖然醫界耶澄清多年,不信者依然不信。


雖然打疫苗出狀況的機率遠低於染疫,然而,人們多半認為自己不會那麼倒楣(被傳染),卻覺得自己會那麼倒楣(打針後出狀況)。這種認知彈性跟杏仁核與情緒系統起作用有關,很難靠理性說理來破除。


更別說,打完疫苗的確有不少人會有一段時間的副作用,更容易強化聯想。


讓85歲以上集中起來打,光是自然死亡人數倒進來,加上特定媒體一直化約式報導,就夠嗆了。


第二天以後的施打率大跌,取消預約人數大增的問題,要用更務實的方法解決,我真心建議將施打年齡級距拉大。


如果群體免疫只要打到七成人口即可,超高齡是否要打到滿(也許打個五成就可以了,讓其他年齡層多打一些,攤提數據),真的可以再多想想?


這次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要在短時間內打完多數國人,肯定會有很多伴隨著原本就會發生的自然死亡/病故的糾紛(看台每年各年齡層因為各種原因要死多少人?這些之後都很容易倍帶風向成打疫苗而死,這也是海外疫苗施打率很難有效拉高的原因之一)。


原本讓高齡長者先打疫苗,是著眼於一旦被感染,重症比例高。除了佔據醫療量能,對家屬未來照顧也是沉重負擔。


高齡長者多有慢性病,或其他疾病,還有天命本餘不多,有些超高齡長者隨時走人都都不意外。


不過,不管怎麼解釋、有些人就是硬要把不同的事情扯在一起,以恐嚇造謠抹黑方式,拉低長者的施打率,試圖讓重症率居高不下,癱瘓台灣的醫療量能,也是很可怕的事情。


更嚴峻的挑戰還在後面,等施打數量破兩三百萬後,真的有嚴重副作用的案例就會出現,到時候更會被放大報導,用來拉低施打率~
人體有很多現代科學尚未知道的奧秘,加上不是每一個人都會好好看醫生做檢查了解自己的體質與現狀,當超大規模使用同一種疫苗,真的沒人知道會發生什麼事情?


機率解讀群體,有一個比例,縱然再低,但對於個別人來說卻只有零跟一百,有或沒有,這是很難處理的棘手難題~

標籤
相關文章

留言

Zen大

曾居敦南,現住安坑。 我是職業作家/時事評論員,同時也是出版顧問、讀思寫文字溝通表達力的專業講師、網路部落客。 每年讀書(至少)五百本,寫文(至少)五百篇,演講授課(至少)五百小時。 本版文章歡迎個人或非營利單位轉載,營利單位轉載,請來信取得授權(切莫私自轉載)。

Zen大著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