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9421594 10225989146009058 5617190561677567986 N
逆社會觀察 經濟與生活 少年社會學

代際流動普遍向下的時代-上不如父母,又比子女過得好

By
on
2022-05-06


如果過不上跟父母一樣的生活水準,可以視為代際向下流動。


舉例來說,住在父母台北市,在台北買房買車結婚生子,你卻無法繼續住在台北市,無法在台北市買房買車結婚生子,那就是代際流動。


再好比說,過去的家庭,一個人賺錢就可以養家,現在兩個人賺都還需要再兼差。


普遍來說,我們大多數人都感受到了代際流動向下的趨勢。


物價上漲當然是主要原因,房價跟育兒成本大幅上漲。但是,薪資沒能追上物價漲幅,也是其中一個很重要原因。


GDP中的薪資占比,在不少國家都是持續下滑。


薪資不能上漲的原因有很多,新自由主義促成股東資本主義抬頭,認為利潤應該保留給公司股東而非發給員工,也不需要在乎社會成本或社會責任,公司認真賺錢就好。


接著,離岸外包崛起,製造業外移,許多人中年失業後難以轉職,生活水準呈現斷崖式跳水。


後福特主義促成(沒有福利保障的)彈性工作崛起,像是派遣兼職外包跟Uber化,進一步削弱受薪階級的收入與議價能力。


科技的發達,成了方便榨取勞動剩餘價值保留給股東的工具,以看似自由自在自主決定的生活/工作型態為包裝。


所以我們被教育成,要學會存錢投資,自己操盤自己的退休金,而非在工作上向上攀爬,因為實際上高薪好工作有限,至少不夠整個社會上多數人光靠工作收入就得以過好生活。


另外一個原因是,消費主義當道,我們在必需累積資產的一開始,就花掉了太多不應該花的錢。


父母輩年輕時,社會上沒有那麼多生活享樂需要掏錢,相對容易存錢。


再還有一個原因則是個人生涯規劃的錯判或失敗。例如,揹了過高學貸拿到學位,卻無法靠學位創造超額收入。再例如,離婚率的上升,讓單親家長的育兒與生活成本進一步墊高。


如今的我們,生兒育女,買房買車,或過自己理想生活很少能夠全拿。能夠做到的人,不少人工作也經常過勞,是燃燒未來人生換取現在的收益(延伸閱讀:做好不指望子女成材的覺悟,再來生養小孩)。


總體來說,生活水準看似墊高很多,大家的學歷增加不少(換個角度看就是教育支出增加很多),勞動年限延長不少(退休年紀不斷往後遞延),工作人口增加不少(女性勞動力的大量釋出,及時填補了男性勞動力收入不足養家的部分),社會看似變的繁榮,實際上卻是透過增加勞動力與勞動時間,還有科技創新延伸勞動時間,犧牲家庭生活等方式擠出來的成果,沒人知道這樣的泡沫能夠撐多久而不破?


但是,即便如此,從代際流動來看,普遍向下等趨勢是無法掩蓋的。


代際流動不但可以看整體狀況,也能夠檢視個別家戶(撇開繼承不談,單憑自己的付出,你過的比父母差就是向下流動,即便跟社會上比是人生勝利組還是向下流動)。


長遠來看,如果新自由主義全球化、股東資本主義與消費資本主義不能被抑制,社會運作仍然朝原子化而非社群化路徑開展,那麼,代際流動還會繼續向下,你的子女未來的生活就業工作,沒有意外的話,成本持續墊高,支出類型不斷增加,收入卻成長有限,也就是說,可能會比現在的你還糟糕。

標籤
相關文章

留言

Zen大

曾居敦南,現住安坑。 我是職業作家/時事評論員,同時也是出版顧問、讀思寫文字溝通表達力的專業講師、網路部落客。 每年讀書(至少)五百本,寫文(至少)五百篇,演講授課(至少)五百小時。 本版文章歡迎個人或非營利單位轉載,營利單位轉載,請來信取得授權(切莫私自轉載)。

Zen大著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