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飲食劄記

吃出健康的秘訣-跟循傳統飲食,吃無添加的有機天然食物

By Zen大
on
2008-10-17

吃出健康的秘訣-跟循傳統飲食,吃無添加的有機天然食物

文/zen

書名:真食物的奧秘

作者:妮娜.普朗克

譯者:顧景怡

出版社:天下雜誌

讀了這本《真食物的奧秘》,才了解我們腦海中很多關於吃的「知識」,都是過時老舊而錯誤的科學研究結果,被傳播媒體大量放送後在腦中形成的「刻板印象」,像是喝牛奶很健康/不健康,吃肉對身體有好處/有壞處,膽固醇是壞東西(因而高膽固醇的東西不要吃)等等。

妮娜.普朗克告訴我們,喝牛奶沒有像過去的科學家/營養學家講的那麼好,但也沒有向反對牛奶派所說的那麼糟(牛奶是給牛喝的,因而給人,特別是嬰孩喝,不利其身體/腦發展),正確來說,喝牛奶不好是因為我們所喝的牛奶,不再是牧場放牧吃草的健康牛所擠出來的新鮮牛奶,而是經過工業農場大批以飼料與擁擠環境所飼養出來的人工牛,且牛奶經過自以為科學乾淨的殺菌法除菌後結果反而把牛奶中的營養成分給殺光了,而錯誤的飼養方法更讓牛乳本身成為不健康的東西(更別提那些透過化學工業手法所製成的奶粉,製作過程和成分都添加了太多非天然的東西)。牛奶與奶製品不是不可以吃,正確的作法是,找一家能夠以牧草飼養天然放牧的農場的牛乳來訂購。

另外像魚肉,也是類似的道理。妮娜.普朗克認為人的祖先為了適應環境,演化成的雜食性的身體,變成必須靠雜食才能補充足夠的營養(以最便捷的方式) ,這也是為何魚類富含人體所需的營養成分(因為人類曾經有很長一段時間是漁獵時期,住在河邊,靠捕魚吃漁為生,因而人體調整成靠魚來補充所需營養的生命體)。魚肉變成不健康,甚至是許多疾病的來源,是因為現代人的作息模式與生產模式改變的結果,明明不需要吃那麼多,但卻因為工業農場的大量生產便宜提供讓原本就有渴望魚肉的人體生理本能攝食了過多的魚肉,身體無法負荷,因而出現病變。

加上戰後美式營養學的錯誤發展(這其中又有工業農場業者的推波助欄),把補充營養簡單化約為多吃奶肉等食物,造成飲食習慣和傳統脫節,系統性的偏食讓身陷西方飲食習慣的人民因吃而疾病上身。另外,工業農場與養殖漁業為了大量收成而在動物裡添加了太多化學人工藥品,造成毒素累積,使人吃了以後毒素反過來累積在人體之內,造成人體病變。

其實,魚肉是可以攝食的,只是需要按照人體的需求正常的攝食,絕大多數的富裕國家現代人都吃了太多不必要的魚肉,才會造成不健康的身體。歸根究底,不是魚肉讓人身體不健康,錯誤的飲食才是元兇。

《真食物的奧秘》一書,就是從奶、蛋、魚、肉、蔬菜、水果、蛋白質、膽固醇、脂肪等面向入手,一方面詳細解說現代人的飲食習慣(飲食流程),找出各種食物之所以讓人吃了不健康的真正原因,並且引入最新的營養學研究,替許多過去被錯誤的科學研究所誤導的營養學觀念證明(例如,膽固醇的真正用途與好處;豬油其實是對人體有好處的),書裡詳細的解說了關於各種食物與營養元素的科學根據,也以簡單而清楚的筆觸,直接明白的告訴讀者該怎麼吃才健康,是本兼顧理論與實用的好書。

總的來說,妮娜.普朗克認為,想要吃的健康,就要依循傳統飲食習慣來吃(以前的人吃什麼/怎麼吃,我們跟著吃準沒錯,特別是那些已經吃了幾千年的家常食物,因為若是這些食物對人體不好,早就被淘汰了),食物則挑選天然有機放牧的(雖然較貴,且難找,但絕對值得),絕對不吃現代食品工業所開發的加工食品,也不吃工業農場大量生產的人工食品。總之,堅持吃「天然,在地,當令,傳統」就對了。

惟獨比較可惜的是,此書是奠基於西方(特別是美國人)飲食習慣下所撰寫的,西方人的飲食習慣和台灣人不太相同(例如台灣人吃米甚多,肉食不若西方那般頻繁的成為主菜,蔬菜也吃的多且多半熱炒熟食,食物種類更是不同),除了奶、魚較能實際拿來使用外,肉和蔬菜的部份,營養學參考價值多於實用價值。如若此書在編輯時能夠針對台灣的蔬果食物種類和取得來源多一點當地可用的參考資料補充,此書會更有看頭且更實用。

為了補此不足,在此推薦一本書,《地球上最健康的150種食材》(商周),雖然該書也是以西方飲食習慣獨者為基礎所建立的推荐食材,但推薦食材較廣,且不少台灣人已經非常習慣食用,可與《真食物的奧秘》交互參讀。

標籤
相關文章

2 Comments
  1. 回覆

    阿基米

    2008-10-19

    看了這篇很有感觸
    上國文課的時候是一個很有學問的教授 林比文老師http://tw.myblog.yahoo.com/jw!WEvmSESCBxv1TvxMVLY-
    他本身是一個中醫師,從他身上真的讓我受益良多
    zen大可以依您的意見給我推薦一門課嗎,聽了會覺得有意義的那種
    擇日再寫信與您

    • 回覆

      Zen大

      2008-10-20

      版主回應
      我不知道你在哪個大學
      不過 我想 與主修學門之互補性的課程是有幫助的 舉例來說 理工科應該多學點藝術文學歷史社科課程(反之亦然)
      商管科系應該多修點倫理學 哲學社會科學
      文學與社科院則不妨多接觸點商管課程
      總之 專精你的所長 但其他領域也要略知皮毛
      或懂得如何上哪找知識(如果你需要時)
      至於非得推薦一門課 我會推薦你修
      邏輯(法則)學 或者方法論相關的課程
      懂得如何做研究 懂得邏輯思考 是蠻重要的
      2008-10-20 00:21:29

留言至 阿基米 / Cancel Reply

Zen大

曾居敦南,現住安坑。 我是職業作家/時事評論員,同時也是出版顧問、讀思寫文字溝通表達力的專業講師、網路部落客。 每年讀書(至少)五百本,寫文(至少)五百篇,演講授課(至少)五百小時。 本版文章歡迎個人或非營利單位轉載,營利單位轉載,請來信取得授權(切莫私自轉載)。

Zen大著作推薦